眼看2015年春節將近,逆變器圈子里也如感染了節日氣氛般,一時精彩非凡,喧囂塵上。從經濟觀察報一篇文章《“顛覆者”華為:光伏行業狼來了》為開始,華為按照內部測算,號稱逆變器出貨量中國第一;隨后陽光電源快速發公告反駁。這本是兩個公司間的互掐,但是微信中一位資深電源人老代的文章卻又引發了更深層次造假、虛假宣傳、乃至于威逼利誘等戲碼。此時的華為仿佛處于刀口浪尖,被眾多目光所關注。
一個行業的發展,離不開競爭,但需要的是合理有序的競爭。華為強勢入局逆變器行業中,掀起了行業新一輪發展的高潮,但究竟是華為給行業帶來了推動力,還是擾亂行業正常發展,這點我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不可否認的是,虛假宣傳甚至威逼利誘,只會讓一個企業身陷囹圄,舉步維艱,畢竟營銷造勢是要建立在誠實務實的商業原則上的。
筆者縱觀這次事件始末,也有些許自己的看法和疑惑。近日針對華為組串式逆變器采用自然冷卻方式和戶外安裝方式,其光伏逆變器產品采用無風扇、無電解電容設計,業內抨擊華為逆變器內部存在內置風扇且同時存在大量的電解電容,對產品可靠性帶來嚴重影響,華為官方也承認其組串式逆變器存在內置風扇和電解電容,并作出技術說明。
華為技術說明
文中提到“華為的優勢是取消了外置風扇,外置風扇暴露在風沙,鹽霧等環境,是故障的主要來源。內置風扇有效提升了極端高溫環境下的過載能力,額外提升環境溫度60℃以上的散熱能力和可靠性。內置風扇只在外部環境溫度超過60℃時開始工作,增加內部空氣流動,均衡熱量。”
筆者打開了華為31186168-SUN2000(8KTL-28KTL)用戶手冊 04,發現華為SUN2000的工作溫度為-25~60℃,也就是說在環境溫度超過60℃時,逆變器已接近無功率輸出。內置風扇在外部環境溫度超過60℃時才開始工作的說法與其用戶手冊中工作環境溫度范圍完全矛盾。另外文中提到風扇的壽命模型:“風扇整個壽命周期工作時間數一定,溫度越低,壽命越長”從文字組織上巧妙的避開了另外一個結論:風扇壽命隨溫度升高成倍數的下降!文中也提到采用的內部風扇壽命為60℃下10萬小時,但是這里的60℃是指風扇的工作環境溫度,對于華為的逆變器來說就是逆變器的內部環境溫度。從華為提供的數據來看內部環境溫度高時會高達七八十度,此時風扇壽命將極大降低!25年的工作壽命真的能保證嗎?還有一點讓筆者疑惑的是按照用戶手冊上關于“工作溫度”一欄的說明,華為的逆變器在40℃或者50℃時將開始降額,在環境溫度為60℃時,逆變器完全處于降額運行狀態。華為的技術說明文件也都是以這環境溫度為60℃的工況來做出說明,但是這種工況是逆變器內部環境溫度最惡劣的情況嗎?按照一般經驗50℃滿載運行時機箱內部溫度是否更高?華為肯定做過詳細的熱測試,是否能把逆變器內部真正的最高溫度列來呢?
文中提到“華為組串式逆變器內部電解電容只做能量存儲,不參與高頻濾波,高頻紋波由薄膜電容電容吸收,電解電容在正常工況下處于旁路狀態,不參與工作。”
逆變器打開內部圖
筆者也不去談華為這里所謂的“處于旁路狀態,不參與工作”是否嚴謹,筆者想提醒華為的是:電解電容不僅僅用于母線!紅色框中應該為逆變器整機內部所有電路板的供電電路,此處電解電容應為供電電源的輸出濾波電容,承擔著儲存能量和濾波的作用。我們知道逆變器在正常工作時,必須要由供電電路對其供電,電解電容一直處于工作狀態且從來不會停止。那么華為所謂“內部電解電容只做能量存儲,不參與高頻濾波,高頻紋波由薄膜電容吸收,電解電容在正常工況下處于旁路狀態,不參與工作”是不是純粹是一種選擇性遺忘?!
筆者從業內資深人士了解到,采用鋁電解電容在進行產品設計時如果推算出來的壽命超過15年,電解電容壽命一般也以15年為上限。華為所謂內部電解電容完全可滿足25年使用壽命的說法連電容生產廠家都不敢承諾,華為如何保證?
內置風扇不是沒有風扇,電解電容不是沒有電容。華為的組串式逆變器給市場注入了強大的新鮮血液,確實取得了令人尊重的成績。但是從技術進步的角度來看,華為難以抹去虛假宣傳的嫌疑。像華為這樣業界的知名廠商,只有踏踏實實認真做一些基礎研究,下功夫來解決組串式逆變器推廣上的難題,組串式逆變器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這一場鬧劇不知道如何收場,是靜默無聲被春節的喜悅沖淡,還是華為華麗轉身打響漂亮的危機公關戰,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回頭不妨再看看這個鬧劇的開始:華為聲稱出貨量4GW,超過業內各大巨頭成為行業第一。這點筆者再做一簡單的分析,此前從華為內部人士和相關供應商處得到消息,華為實際出貨量約在1GW左右,至于這個消息是否可靠,我們暫不評論,但總非空穴來風吧。也許您覺得空口白話不具有說服力,那么筆者再給您提供些數據干貨作為支撐吧。據悉2014年國內整體裝機量約為10.5GW,其中陽光、特變、上能、正泰、科士達五家國內銷量基本達到9GW,南車、南瑞、許繼等其他一些企業也有將近1GW的銷量,那么華為的4GW賣到哪里了呢?而從招投標角度來看,綜合整理2014年五大四小發電集團及大型國有及民營企業的招標項目容量,我們可以發現,組串式逆變器招標量還是很少,約1GW左右,市場仍舊以大功率逆變器為主,那么華為的4GW出貨量又是如何而來的呢?難道華為將那些戰略協議和框架協議也算做出貨量?那么這個舉動是不是自己給自己挖坑呢?
當然,華為作為優秀企業有很多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我們只希望能借此機會一震行業風氣,讓行業各家企業秉承負責可靠的態度服務中國光伏行業,只有這樣我們國家的清潔能源事業才能取得長足進步,中國能源行業才能為國家的復興和騰飛提供助力。
最后,用一句話與諸位共勉: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世紀新能源網無關。
一個行業的發展,離不開競爭,但需要的是合理有序的競爭。華為強勢入局逆變器行業中,掀起了行業新一輪發展的高潮,但究竟是華為給行業帶來了推動力,還是擾亂行業正常發展,這點我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不可否認的是,虛假宣傳甚至威逼利誘,只會讓一個企業身陷囹圄,舉步維艱,畢竟營銷造勢是要建立在誠實務實的商業原則上的。
筆者縱觀這次事件始末,也有些許自己的看法和疑惑。近日針對華為組串式逆變器采用自然冷卻方式和戶外安裝方式,其光伏逆變器產品采用無風扇、無電解電容設計,業內抨擊華為逆變器內部存在內置風扇且同時存在大量的電解電容,對產品可靠性帶來嚴重影響,華為官方也承認其組串式逆變器存在內置風扇和電解電容,并作出技術說明。
華為技術說明
文中提到“華為的優勢是取消了外置風扇,外置風扇暴露在風沙,鹽霧等環境,是故障的主要來源。內置風扇有效提升了極端高溫環境下的過載能力,額外提升環境溫度60℃以上的散熱能力和可靠性。內置風扇只在外部環境溫度超過60℃時開始工作,增加內部空氣流動,均衡熱量。”
筆者打開了華為31186168-SUN2000(8KTL-28KTL)用戶手冊 04,發現華為SUN2000的工作溫度為-25~60℃,也就是說在環境溫度超過60℃時,逆變器已接近無功率輸出。內置風扇在外部環境溫度超過60℃時才開始工作的說法與其用戶手冊中工作環境溫度范圍完全矛盾。另外文中提到風扇的壽命模型:“風扇整個壽命周期工作時間數一定,溫度越低,壽命越長”從文字組織上巧妙的避開了另外一個結論:風扇壽命隨溫度升高成倍數的下降!文中也提到采用的內部風扇壽命為60℃下10萬小時,但是這里的60℃是指風扇的工作環境溫度,對于華為的逆變器來說就是逆變器的內部環境溫度。從華為提供的數據來看內部環境溫度高時會高達七八十度,此時風扇壽命將極大降低!25年的工作壽命真的能保證嗎?還有一點讓筆者疑惑的是按照用戶手冊上關于“工作溫度”一欄的說明,華為的逆變器在40℃或者50℃時將開始降額,在環境溫度為60℃時,逆變器完全處于降額運行狀態。華為的技術說明文件也都是以這環境溫度為60℃的工況來做出說明,但是這種工況是逆變器內部環境溫度最惡劣的情況嗎?按照一般經驗50℃滿載運行時機箱內部溫度是否更高?華為肯定做過詳細的熱測試,是否能把逆變器內部真正的最高溫度列來呢?
文中提到“華為組串式逆變器內部電解電容只做能量存儲,不參與高頻濾波,高頻紋波由薄膜電容電容吸收,電解電容在正常工況下處于旁路狀態,不參與工作。”
逆變器打開內部圖
筆者也不去談華為這里所謂的“處于旁路狀態,不參與工作”是否嚴謹,筆者想提醒華為的是:電解電容不僅僅用于母線!紅色框中應該為逆變器整機內部所有電路板的供電電路,此處電解電容應為供電電源的輸出濾波電容,承擔著儲存能量和濾波的作用。我們知道逆變器在正常工作時,必須要由供電電路對其供電,電解電容一直處于工作狀態且從來不會停止。那么華為所謂“內部電解電容只做能量存儲,不參與高頻濾波,高頻紋波由薄膜電容吸收,電解電容在正常工況下處于旁路狀態,不參與工作”是不是純粹是一種選擇性遺忘?!
筆者從業內資深人士了解到,采用鋁電解電容在進行產品設計時如果推算出來的壽命超過15年,電解電容壽命一般也以15年為上限。華為所謂內部電解電容完全可滿足25年使用壽命的說法連電容生產廠家都不敢承諾,華為如何保證?
內置風扇不是沒有風扇,電解電容不是沒有電容。華為的組串式逆變器給市場注入了強大的新鮮血液,確實取得了令人尊重的成績。但是從技術進步的角度來看,華為難以抹去虛假宣傳的嫌疑。像華為這樣業界的知名廠商,只有踏踏實實認真做一些基礎研究,下功夫來解決組串式逆變器推廣上的難題,組串式逆變器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這一場鬧劇不知道如何收場,是靜默無聲被春節的喜悅沖淡,還是華為華麗轉身打響漂亮的危機公關戰,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回頭不妨再看看這個鬧劇的開始:華為聲稱出貨量4GW,超過業內各大巨頭成為行業第一。這點筆者再做一簡單的分析,此前從華為內部人士和相關供應商處得到消息,華為實際出貨量約在1GW左右,至于這個消息是否可靠,我們暫不評論,但總非空穴來風吧。也許您覺得空口白話不具有說服力,那么筆者再給您提供些數據干貨作為支撐吧。據悉2014年國內整體裝機量約為10.5GW,其中陽光、特變、上能、正泰、科士達五家國內銷量基本達到9GW,南車、南瑞、許繼等其他一些企業也有將近1GW的銷量,那么華為的4GW賣到哪里了呢?而從招投標角度來看,綜合整理2014年五大四小發電集團及大型國有及民營企業的招標項目容量,我們可以發現,組串式逆變器招標量還是很少,約1GW左右,市場仍舊以大功率逆變器為主,那么華為的4GW出貨量又是如何而來的呢?難道華為將那些戰略協議和框架協議也算做出貨量?那么這個舉動是不是自己給自己挖坑呢?
當然,華為作為優秀企業有很多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我們只希望能借此機會一震行業風氣,讓行業各家企業秉承負責可靠的態度服務中國光伏行業,只有這樣我們國家的清潔能源事業才能取得長足進步,中國能源行業才能為國家的復興和騰飛提供助力。
最后,用一句話與諸位共勉: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世紀新能源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