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擁護薄膜路線的漢能總顯得有點“另類”,李河君“把晶硅比作臺式機,將薄膜比作筆記本”的言論,更“得罪”了不少光伏同行
根據胡潤研究院于2月3日發布的《2015年胡潤全球富豪榜》,截至2015年1月17日,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身價”達到1600億元,一舉超過了馬云和王健林,至此,這位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會長又多了個頭銜——“中國首富”。
盡管李河君對此只是淡淡回應,“我不知道哪來的,大家不用太當真”。而有意無意間,“首富”身份還是為其一直振臂高呼的“薄膜發電”,做了次效果極佳的“廣告”。
越來越多的尋常百姓由此認識了光伏,知曉一種被統稱為“薄膜”,具有輕柔特質的可發電組件,能夠應用在建筑上、汽車上、帳篷上、手機上,甚至是服裝上,為人們提供可移動的清潔能源。
不過,在中國光伏界,由于堅定擁護“小眾”的薄膜路線,漢能總是顯得有點“另類”;李河君“把晶硅比作臺式機,將薄膜比作筆記本”的言論,更是不經意間“得罪”了絕大多數選擇晶硅路線的光伏同行。
在這場由來已久的關于“光伏技術哪家強”的爭論中,李河君堅稱,“薄膜”因具有輕柔的特質,相較晶硅產品的應用市場更為廣闊;而代表晶硅路線的一方則駁斥,薄膜的性價比無法與晶硅媲美,晶硅才是光伏“王道”。
CIGS產業化條件愈發成熟
“胡潤全球富豪榜”給予李河君的上榜理由是,截止到2015年1月17日,其在港股上市公司——漢能薄膜發電的持股市值為800億港元,另外加上漢能控股非上市部分水電、太陽能及其它資產,李河君的財富合計達到了1600億元。
可見,李河君之所以問鼎中國首富,全賴漢能薄膜發電的市值暴增。而“薄膜發電”正是支撐漢能薄膜發電市值的商業邏輯。截至2月9日收盤,漢能薄膜發電的市值達到1749億港元,繼續穩居全球單一光伏上市公司市值第一大。
然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對漢能、李河君以及薄膜發電的懷疑,并未因漢能薄膜發電的股價大漲而減弱。
一方面,漢能薄膜發電存在“軟肋”——業績主要仰仗關聯交易;另一方面,出于種種目的,“薄膜發電”也時常遭到業界的“口誅筆伐”。
“薄膜發電”的未來究竟有沒有李河君說的那般美好?又或者它會不會只是一個夢?
根據胡潤研究院于2月3日發布的《2015年胡潤全球富豪榜》,截至2015年1月17日,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身價”達到1600億元,一舉超過了馬云和王健林,至此,這位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會長又多了個頭銜——“中國首富”。
盡管李河君對此只是淡淡回應,“我不知道哪來的,大家不用太當真”。而有意無意間,“首富”身份還是為其一直振臂高呼的“薄膜發電”,做了次效果極佳的“廣告”。
越來越多的尋常百姓由此認識了光伏,知曉一種被統稱為“薄膜”,具有輕柔特質的可發電組件,能夠應用在建筑上、汽車上、帳篷上、手機上,甚至是服裝上,為人們提供可移動的清潔能源。
不過,在中國光伏界,由于堅定擁護“小眾”的薄膜路線,漢能總是顯得有點“另類”;李河君“把晶硅比作臺式機,將薄膜比作筆記本”的言論,更是不經意間“得罪”了絕大多數選擇晶硅路線的光伏同行。
在這場由來已久的關于“光伏技術哪家強”的爭論中,李河君堅稱,“薄膜”因具有輕柔的特質,相較晶硅產品的應用市場更為廣闊;而代表晶硅路線的一方則駁斥,薄膜的性價比無法與晶硅媲美,晶硅才是光伏“王道”。
CIGS產業化條件愈發成熟
“胡潤全球富豪榜”給予李河君的上榜理由是,截止到2015年1月17日,其在港股上市公司——漢能薄膜發電的持股市值為800億港元,另外加上漢能控股非上市部分水電、太陽能及其它資產,李河君的財富合計達到了1600億元。
可見,李河君之所以問鼎中國首富,全賴漢能薄膜發電的市值暴增。而“薄膜發電”正是支撐漢能薄膜發電市值的商業邏輯。截至2月9日收盤,漢能薄膜發電的市值達到1749億港元,繼續穩居全球單一光伏上市公司市值第一大。
然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對漢能、李河君以及薄膜發電的懷疑,并未因漢能薄膜發電的股價大漲而減弱。
一方面,漢能薄膜發電存在“軟肋”——業績主要仰仗關聯交易;另一方面,出于種種目的,“薄膜發電”也時常遭到業界的“口誅筆伐”。
“薄膜發電”的未來究竟有沒有李河君說的那般美好?又或者它會不會只是一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