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西部城市攀枝花因其豐富的礦產資源和能源而聞名于世,當今,這座享受大自然恩賜的陽光花城,正以新能源光伏電站為引擎,在南絲綢之路上熠熠生輝。
吸引《中國能源報》報道團隊從北京來到攀枝花的是,中國電建集團在該城的萬家山光伏電站。這座30MWp的光伏電站,位于金沙江左岸,占地900畝,依山而建,地勢總體西北高、東南低,西側和南側為陡坡,局部坡度大于50°。
極目遠眺,這些依地形而建的光伏板就像一片湛藍的湖泊,成為川西高原上一顆閃亮的明珠。
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我們,該項目總投資約3億元,將于2015年3月底并網發電,全部采用組串式逆變器,項目由15個1.6MW單元和6個1MW單元組成,其中15個1.6MW單元采用華為智能光伏電站解決方案。
蜀道難,挑戰大
據了解,該項目是全球迄今為止建設難度最高的山地光伏電站之一,螺旋式上升的山路,集中的雨季,給貨物的運輸、存儲和安裝運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此外,山體地面不平坦、組件朝向不一致、陰影遮擋等情況會對發電量造成影響;由于山地項目地形、地勢的限制,各個光伏方陣容量差異很大,會不可避免出現超載,欠載的情況;開關站的土建施工影響工期,降低土地的利用率以及通訊光纖的敷設和通信設備安裝困難等等都為該項目施工增加了難度。
“該項目從2013年開始進行可行性研究,當時考慮使用500KW的集中式逆變器方案,主要是考慮到山地電站的特殊性,包括有遮擋、施工難度大、土地面積有限等問題。實際上我們也考慮到是否能采用組串式逆變器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但基于當時組串式技術在國內還不夠成熟,大型地面電站基本用的都是國外的產品,且價格都比較高,所以最初放棄了組串式方案。”項目建設人員介紹,從2014年開始組串式逆變器以及智能光伏電站得到大規模的運用,國內多個廠家在山地光伏項目組串式逆變器方案的研究上有了突破,設備性能、可靠性、價格等方面已與集中式方案基本持平。設計院通過大量的研究,最終選擇了組串式方案。就萬家山光伏電站項目而言,由于其山地光伏的特點,組串式逆變器方案好比是“木桶效應”。我們都知道,短板決定木桶的裝水,使用500KW逆變器,一旦稍有問題,出現一個短板,就會影響到一大片;而如果把它分解到一個小桶,那就只影響到一個組串,發電效率更高。
智能光伏電站的電網友好性更是業界普遍關心的問題。就在采訪快要結束時,以上項目建設者還坦誠地告訴我們:“選用智能光伏電站解決方案,其電網友好性也是業主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中國電科院新能源所測試部主任包斯嘉認為,華為智能光伏電站解決方案通過了電能、零電壓、低電壓等檢測,質量性能優越性得到凸顯;該解決方案能夠適應全球不同電網的各類惡劣工況,能夠提升光伏電站的并網性能,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他還指出,華為也成為全球第一家通過電站現場零電壓穿越認證的逆變器品牌,各類技術指標表現優越,居全球領先水平。
順應智能化、網絡化趨勢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常務理事吳達成告訴《中國能源報》,光伏電站智能化、網絡化是未來光伏電站發展的必然趨勢。華為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先進的智能光伏理念,獲得了業界的認可。不僅是在分布式,而且在大型地面電站,山地、農光互補電站中都獲得了廣泛應用。其目前行業反饋的信息是非常可喜的。根據相關檢測機構和業主對比參考后,可提升5%左右的發電量。
“華為智能光伏電站解決方案的優勢在于節約土地、重量輕有利于山地搬運、安裝方便;從成本角度考慮,其組串式與集中式相差不多,但從發電量角度來說會有所提高;同時,在鋪設電纜設備方面降低成本,因為直流線纜用得要少,交流線纜用的多一些,在損耗上有一些優勢。這些都需要時間去進一步驗證,但我們對未來發電量的提升以及投資回報充滿信心。”項目技術負責人說,“從傳統的集中式向組串式的路線轉型創新是正確的,不僅為大型山地光伏電站積累了數據和創新發展經驗,而且華為采用無線基站通訊管理優勢,智能化光伏電站無人機巡查;同時再將集中控制管理系統方案更好地用在電站中將實現又一個創新舉措。復雜的東西變簡單了,也真正實現全智能化管理。也符合華為‘大道至簡’理念”
華為智能光伏電站解決方案總經理許映童先生介紹說,華為關注的不僅僅是單個產品部件,而是一個能夠在25年的生命周期內“高效發電,智能營維,安全可靠”的整體智能光伏電站解決方案。同時,華為從電站系統層面思考管理與運營模式,華為的全球化自動營維中心建成后將幫助客戶構建面向未來的平臺,通過全數字化電站,實現任何地點,多種類型電站集中統一管理,保障全生命周期內收益最大化。
助攀枝花產業升級
作為資源型工業城市的攀枝花,近年來城市環境污染也面臨挑戰,華為智能光伏電站解決方案的廣泛運用,不僅有利于當地能源結構調整、創新發展,更具有良好的環保效益。華為網絡能源副總裁胡信躍表示,我們希望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基于我們數字信息技術和電子方面的技術優勢,也將致力于和其他光伏同行推動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加速攀枝花市的產業升級。
在離開攀枝花時,遙望這座攻克多重困難、在陽光下、平均海撥在1400米山坡上依勢而建熠熠生輝的光伏發電站,這不僅使我們對光伏電站投資回報充滿信心,同時也更為新能源光伏行業的美好前景充滿希望,盡管這條路上還會面臨各種困難與挑戰。但卻阻擋不了,為智能光伏電站建設者永遠追求技術創新的腳步;蜀道之難,卻難不倒光伏從業者致力于讓祖國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加新鮮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