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來年的中國光伏產業,老紅已經寫了幾年,從來沒有像今年這么難寫,以致想要放棄。好預測的不想寫,不好預測的寫不清。能想明白的未必能寫明白,能寫明白的未必能做到。能做到的是市場條件具備了,不能做到的是體制障礙難以逾越。
當一個產業相對成熟時,進行數量分析是正常的,也是相對靠譜的,因為各種變量的確定性相對確定;當一個產業還在快速發展之中時,進行數量分析是困難的,難免也是不靠譜的,因為變量的不確定性太確定。此時,分析數量的意義不如分析影響數量變化的變量更有意義。
當前的光伏產業屬于后者,既受市場因素影響更受政策因素影響,于是國際國內分析公司間的預測數據相差極大,預測數據與實際數據又相差極大,即使相差20%以上也不會讓人側目。遠不像當今全球專家預測2015年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都在7%左右,相差一般不會超過10%。
作為產業研究人員,喜歡預測不好預測的。作為光伏產業研究人員,預測不好預測的,不是因為它更具挑戰性,而是因為它可能才是真正決定中國光伏未來的關鍵因素,比如尋找實現政策作用與市場作用的最佳結合點問題。
預測2015年的光伏產業,是基于這樣的經濟、政策背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全球經濟發展不平衡,光伏補貼政策總體趨于冷靜,減排和就業壓力或許成為推動全球光伏產業進步的重要動因。
2015年中國光伏產業可以預測的幾個方面:
其一,國家會更加重視光伏產業。在《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政策基礎上,國家能源局的重視、各地政府的重視達到空前水平,不久前中美兩國領導人關于減排的聯合聲明或將光伏產業在中國的地位提升到更高位置。國家的重視將表現為不斷探討、出臺相關細化政策,其中重點將是針對分布式光伏。總之,光伏產業的需求市場是真實存在的。
其二,國內光伏終端市場難有大的增長。2014年中國光伏少見的未能完成14GW的終端市場建設目標,展望2015年,如果仍能堅持分布式占有50%以上市場空間的正確路線的話,建設結果相比2014年難有大的增長,除非國家不計后果的擴大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規模。目前分布式光伏市場政策頻出但效應有限,制約因素并未因政策的力度得以根本改善,短時間內看不到得以根本改善的時間表。
其三,光伏產業的核心技術和裝備的主動權正在逐步轉向中國。這是基于兩方面原因:首先,中國光伏產品占據全球60%市場空間的格局基本確定,作為全球最強大的光伏加工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具有著內在動因和充分條件,有如今日之世界第一的中國高鐵技術。其次,光伏產業整合已經到了最殘酷的階段,激發著有競爭力企業只有通過不斷提高技術競爭力以提高企業競爭力。
其四,投融資環境會越來越好。在光伏終端市場,由于未來規模和收益空間的相對確定,股權資本正在批量涌入,信托、金融租賃等債權資金開始進入,銀行信貸資金早晚會跑步進入;在光伏中上游市場,隨著有競爭力企業收益水平的穩定回升,銀行等金融機構將會主動提供有差別的產業融資服務。
2015年中國光伏產業難以預測的幾個方面:
其一,能否推出市場化的定價機制。它的內涵應當包括兩個層面:其一,光伏扶持政策必須通過市場的手段加以落實;其二,努力追求政策作用與市場作用的最佳結合點,即在這一函數關系中形成到最佳斜率。以上兩個層面,前者是定性,后者是定量,這是決定中國光伏產業長期、穩定發展的核心問題;它的外延形式:建議在集中式地面電站的建設方面探討、采用招標制。
其二,分布式光伏能否找到可以不斷復制的以市場為導向的商業模式。分布式光伏主要由民用建筑、商用建筑和農業大棚三大市場構成,細分市場不同政策扶持形式應當不同,商業模式自然也不同。以農業大棚為例,光伏發電收益是確定的,農業收益是不確定的,如何找到光伏產品與不同農作物陽光需求的最佳結合點,獲取相對確定性綜合經濟收益,是吸引資本規模化進入農業大棚市場的關鍵。目前這一商業模式還在探討中。
其三,全球光伏終端市場重點在哪里。中國光伏產品60%出口,準確判斷并進入全球重點終端市場對中國光伏產業至關重要。從光伏產業不長的歷史看,光伏終端市場重點始終伴隨一國光伏補貼政策的增減而滾動變化,其未來市場有跡可循。當前比較確定的信息是:最近日本大幅修改了有利于光伏發電的上網政策,美國將在2016年停止現行的光伏投資抵稅政策,隨著莫迪的上臺印度市場繁榮的可能性正在增大;不確定的信息是:中東、南美能否成為未來確定性市場機會,全球光伏安裝量能否保持過去的高速增長水平。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子執政以來,大力推動高鐵、電網走向世界,中國光伏也是值得在對重點市場判斷清晰的基礎上更好地走向世界的產業。國家應當給予光伏產業信息和市場開拓機會的支持,例如能否借助“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拓展,在推動全球光伏產業發展的同時,給中國光伏尋找新的市場機會。
展望2015年的中國光伏,不缺政策,不缺市場,更不缺生產能力,缺少的是把幾大優勢變為現實的、可持續發展的結果。實現這一點是困難的,問題的關鍵,借用習主席的一句話:中國的改革,好改的已經改了,剩下的都是難改的了;問題的解決,已經到了必須等待新一輪中國的改革有突破的時候。
當一個產業相對成熟時,進行數量分析是正常的,也是相對靠譜的,因為各種變量的確定性相對確定;當一個產業還在快速發展之中時,進行數量分析是困難的,難免也是不靠譜的,因為變量的不確定性太確定。此時,分析數量的意義不如分析影響數量變化的變量更有意義。
當前的光伏產業屬于后者,既受市場因素影響更受政策因素影響,于是國際國內分析公司間的預測數據相差極大,預測數據與實際數據又相差極大,即使相差20%以上也不會讓人側目。遠不像當今全球專家預測2015年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都在7%左右,相差一般不會超過10%。
作為產業研究人員,喜歡預測不好預測的。作為光伏產業研究人員,預測不好預測的,不是因為它更具挑戰性,而是因為它可能才是真正決定中國光伏未來的關鍵因素,比如尋找實現政策作用與市場作用的最佳結合點問題。
預測2015年的光伏產業,是基于這樣的經濟、政策背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全球經濟發展不平衡,光伏補貼政策總體趨于冷靜,減排和就業壓力或許成為推動全球光伏產業進步的重要動因。
2015年中國光伏產業可以預測的幾個方面:
其一,國家會更加重視光伏產業。在《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政策基礎上,國家能源局的重視、各地政府的重視達到空前水平,不久前中美兩國領導人關于減排的聯合聲明或將光伏產業在中國的地位提升到更高位置。國家的重視將表現為不斷探討、出臺相關細化政策,其中重點將是針對分布式光伏。總之,光伏產業的需求市場是真實存在的。
其二,國內光伏終端市場難有大的增長。2014年中國光伏少見的未能完成14GW的終端市場建設目標,展望2015年,如果仍能堅持分布式占有50%以上市場空間的正確路線的話,建設結果相比2014年難有大的增長,除非國家不計后果的擴大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規模。目前分布式光伏市場政策頻出但效應有限,制約因素并未因政策的力度得以根本改善,短時間內看不到得以根本改善的時間表。
其三,光伏產業的核心技術和裝備的主動權正在逐步轉向中國。這是基于兩方面原因:首先,中國光伏產品占據全球60%市場空間的格局基本確定,作為全球最強大的光伏加工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具有著內在動因和充分條件,有如今日之世界第一的中國高鐵技術。其次,光伏產業整合已經到了最殘酷的階段,激發著有競爭力企業只有通過不斷提高技術競爭力以提高企業競爭力。
其四,投融資環境會越來越好。在光伏終端市場,由于未來規模和收益空間的相對確定,股權資本正在批量涌入,信托、金融租賃等債權資金開始進入,銀行信貸資金早晚會跑步進入;在光伏中上游市場,隨著有競爭力企業收益水平的穩定回升,銀行等金融機構將會主動提供有差別的產業融資服務。
2015年中國光伏產業難以預測的幾個方面:
其一,能否推出市場化的定價機制。它的內涵應當包括兩個層面:其一,光伏扶持政策必須通過市場的手段加以落實;其二,努力追求政策作用與市場作用的最佳結合點,即在這一函數關系中形成到最佳斜率。以上兩個層面,前者是定性,后者是定量,這是決定中國光伏產業長期、穩定發展的核心問題;它的外延形式:建議在集中式地面電站的建設方面探討、采用招標制。
其二,分布式光伏能否找到可以不斷復制的以市場為導向的商業模式。分布式光伏主要由民用建筑、商用建筑和農業大棚三大市場構成,細分市場不同政策扶持形式應當不同,商業模式自然也不同。以農業大棚為例,光伏發電收益是確定的,農業收益是不確定的,如何找到光伏產品與不同農作物陽光需求的最佳結合點,獲取相對確定性綜合經濟收益,是吸引資本規模化進入農業大棚市場的關鍵。目前這一商業模式還在探討中。
其三,全球光伏終端市場重點在哪里。中國光伏產品60%出口,準確判斷并進入全球重點終端市場對中國光伏產業至關重要。從光伏產業不長的歷史看,光伏終端市場重點始終伴隨一國光伏補貼政策的增減而滾動變化,其未來市場有跡可循。當前比較確定的信息是:最近日本大幅修改了有利于光伏發電的上網政策,美國將在2016年停止現行的光伏投資抵稅政策,隨著莫迪的上臺印度市場繁榮的可能性正在增大;不確定的信息是:中東、南美能否成為未來確定性市場機會,全球光伏安裝量能否保持過去的高速增長水平。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子執政以來,大力推動高鐵、電網走向世界,中國光伏也是值得在對重點市場判斷清晰的基礎上更好地走向世界的產業。國家應當給予光伏產業信息和市場開拓機會的支持,例如能否借助“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拓展,在推動全球光伏產業發展的同時,給中國光伏尋找新的市場機會。
展望2015年的中國光伏,不缺政策,不缺市場,更不缺生產能力,缺少的是把幾大優勢變為現實的、可持續發展的結果。實現這一點是困難的,問題的關鍵,借用習主席的一句話:中國的改革,好改的已經改了,剩下的都是難改的了;問題的解決,已經到了必須等待新一輪中國的改革有突破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