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LED和光伏行業,依然熱鬧非凡,“跑路門”、“宮斗戲”紛紛上演,國外對光伏產品繼續圍追堵截,許多事件值得我們再回眸凝思。
藍光LED發明人
獲諾貝爾獎
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聯合授予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國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的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們發明藍光LED。這一引起全世界廣泛關注的事件背后,卻是中村修二與老東家日亞化學之間,圍繞其藍光LED發明專利長達20年之久的糾紛。在歷時5年的專利訴訟后,日亞向中村支付8.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375萬元)達成庭外和解。由此,日亞化學掀起了一場瘋狂的專利戰浪潮。
點評:一番血雨腥風之后,國際大廠之間已經通過專利交叉許可結盟,對外壟斷。面對已經被“養肥”的國內企業,他們高高舉起的專利大棒何時落下?
LED企業并購案
激增
2014年,LED照明行業兼并重組事件激增,相關案例超過100個,兼并金額超過100億元。其中LED產業鏈上市公司并購案例超過20個,并購金額超過60億元。上市公司并購案中排名前三位的是,飛樂音響15.9億元收購申安集團100%股權,清華同方9億港幣收購真明麗51.6%股權,長方光電5.28億元收購康銘盛60%股權。整體看來,雖然跨界并購活躍,但是橫向整合極少,傳統照明企業和LED照明企業之間的相互整合也不明顯。
點評:高山不擇細壤,大江不拒小流。兼并重組正是國際大廠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手段。國內企業應盡快改變觀念,用好新“拿來主義”。
LED照明企業老板
頻頻“跑路”
10月22日,中山市華亮燈飾(鳳光傳奇)老板與其親戚失聯,數十供應商圍廠追款,公安部門現場處理。這家十年老店不久前還請了大紅大紫的“鳳凰傳奇”為品牌代言,但是眼下才欠款7000多萬元老板就跑了。之后,多家企業紛紛加入此行列,開啟了一波跑路潮。12月6日,巨亮光電更是“力壓”鳳光傳奇,以超過2億元的欠款,成為年度跑路No.1。其實,跑路的不光是國內企業,就連三星這樣的一線大廠也在10月底宣布退出除韓國之外所有市場的LED照明業務。
點評:發展勢頭再好,也不能搞大躍進。三星跑路就是已經意識到,與其投身紅火的下游照明產品市場接受價格戰,不如安心做好上游器件供應。國內企業是不是也應該悠著點?
LED照明產品
“雙11”銷售“注水”
在“雙11”這場購物狂歡中,LED照明企業自然也不甘示弱,淘寶和天貓在“雙11”當天共計銷售照明產品達到4.5億元,相比去年有了近四成的增長,大部分排名靠前的商家當日業績比平日暴增了50倍以上。這50倍的夸張交易額中,有多少水分,業界的看法不一,最高者認為超過了一半。《中國電子報》記者了解到,熟練的“刷單員”每人每小時能刷出2000單以上,但即便是如此高效率,依然供不應求,所以很多商家只能全員投入“刷單”。
點評:喜刷刷,喜刷刷,可憐的企業刷單只是為了排名靠前獲得平臺推薦,反正我大淘寶旱澇保收提成5%,何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雙11”水分再大,LED照明產品電商渠道迅猛勢頭不減。
雷士照明
上演“宮斗”戲
在醞釀許久之后,圍繞著國內照明龍頭企業雷士照明公司控制權之爭的大戲在8月份拉開帷幕。雷士照明創始人、原董事長吳長江和其原來的盟友德豪潤達及雷士照明現任董事長王冬雷在幾個月之間不斷互揭老底。吳長江稱,自己三次退出董事會,三次都是股權和控制權之爭。第一次有同學情誼,大家比較友善。第二次用了資本手段,造成其損失很大。第三次用了流血方式,一次比一次兇險。如今,王冬雷意氣風發,吳長江卻落得個被刑拘的下場。
點評:一場內斗,直耗得企業利潤下降,人心惶惶。看來企業發展也要“和”為貴。
海外市場繼續圍追
中國光伏產品
2014年1月23日,美國商務部公告稱,將展開針對中國大陸輸美光伏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以及同步展開針對中國臺灣輸美光伏產品的反傾銷調查。與第一次“雙反”有所不同,美國商務部設定的調查范圍包含了鑄錠、硅片、電池、組件等幾乎全部晶硅類光伏產品。如此一來,中國大陸光伏產品在第三地進行深加工、組裝,再出口美國,以規避關稅的路,也被徹底封堵了。除了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也接二連三對我國光伏產品發起“雙反”調查。
點評:成長的煩惱。
分布式光伏電站
發展漸入佳境
相對于集中式地面電站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分布式光伏的發展卻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隨著之前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再加上9月份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讓分布式所處的窘境大為改觀。業界認為,該政策淡化了分布式光伏“自發自用”和“余電上網”的界限,增加了余電上網的收益,提高了用戶的積極性。再加上相應的電網接入、發電應用示范區等系列配套政策,明年的分布式光伏將走上健康發展之路。
點評:回頭看國家能源局制定的2014年目標,計劃將分布式占光伏新增總裝機比例由去年的6.2%提升至今年的近60%。盡管今年完成任務無望,但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新興光伏
市場崛起
隨著既有市場的趨于飽和,許多光伏企業把目光轉向了新興市場,包括東南亞、非洲、南美洲以及中東地區等。這些地區的國家普遍擁有豐富的日照資源,被視為太陽能光伏產業的藍海。而除了市場潛力之外,這些地區更因為人力資源成本較低,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前往當地投資建廠。在廣大的新興市場中,印度是最受矚目的國家之一。今年印度選出了以發展新能源為核心政策的新總理莫迪,他提出要在5年內建設 20GW~100GW太陽能光伏電站。
點評:是人傻錢多速來,還是在逗你玩?海外投資需謹慎。
資本市場首單
公司債兌付危機解除
10月7日晚,國內公司債券市場首例違約事件的債務方超日太陽能披露了一份超日股民以及債民等待已久的重整計劃草案。據悉,“11超日債”支付本息等共計11.164億元,而協鑫對超日的總體投入資金將有30億元之多。”
點評:皆大歡喜的背后,被套牢的股民怎么辦?超日原董事長倪開祿放開嗓門給出了答案:“等著發財吧!”
光伏企業海外
并購風起
11月底,藍星集團宣布,以6.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太陽能組件制造企業挪威REC太陽能,并打算在收購完成后將其與旗下的多晶硅制造企業挪威埃肯公司進行合并。而后者正是藍星集團在2011年花費20億美元購入的,這是當時中國企業在歐洲最大的一起工業收購案。今年更早些時候,順風光電以6500萬歐元的現金收購了已申請破產的德國太陽能企業S.A.G,漢能控股集團也宣布完成并購美國阿爾塔設備公司。
點評:太陽能光伏行業的重心已經從歐洲轉向了亞洲,大勢不可逆,與其苦苦支撐,不如乖乖到亞洲小伙伴們的碗里來。
藍光LED發明人
獲諾貝爾獎
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聯合授予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國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的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們發明藍光LED。這一引起全世界廣泛關注的事件背后,卻是中村修二與老東家日亞化學之間,圍繞其藍光LED發明專利長達20年之久的糾紛。在歷時5年的專利訴訟后,日亞向中村支付8.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375萬元)達成庭外和解。由此,日亞化學掀起了一場瘋狂的專利戰浪潮。
點評:一番血雨腥風之后,國際大廠之間已經通過專利交叉許可結盟,對外壟斷。面對已經被“養肥”的國內企業,他們高高舉起的專利大棒何時落下?
LED企業并購案
激增
2014年,LED照明行業兼并重組事件激增,相關案例超過100個,兼并金額超過100億元。其中LED產業鏈上市公司并購案例超過20個,并購金額超過60億元。上市公司并購案中排名前三位的是,飛樂音響15.9億元收購申安集團100%股權,清華同方9億港幣收購真明麗51.6%股權,長方光電5.28億元收購康銘盛60%股權。整體看來,雖然跨界并購活躍,但是橫向整合極少,傳統照明企業和LED照明企業之間的相互整合也不明顯。
點評:高山不擇細壤,大江不拒小流。兼并重組正是國際大廠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手段。國內企業應盡快改變觀念,用好新“拿來主義”。
LED照明企業老板
頻頻“跑路”
10月22日,中山市華亮燈飾(鳳光傳奇)老板與其親戚失聯,數十供應商圍廠追款,公安部門現場處理。這家十年老店不久前還請了大紅大紫的“鳳凰傳奇”為品牌代言,但是眼下才欠款7000多萬元老板就跑了。之后,多家企業紛紛加入此行列,開啟了一波跑路潮。12月6日,巨亮光電更是“力壓”鳳光傳奇,以超過2億元的欠款,成為年度跑路No.1。其實,跑路的不光是國內企業,就連三星這樣的一線大廠也在10月底宣布退出除韓國之外所有市場的LED照明業務。
點評:發展勢頭再好,也不能搞大躍進。三星跑路就是已經意識到,與其投身紅火的下游照明產品市場接受價格戰,不如安心做好上游器件供應。國內企業是不是也應該悠著點?
LED照明產品
“雙11”銷售“注水”
在“雙11”這場購物狂歡中,LED照明企業自然也不甘示弱,淘寶和天貓在“雙11”當天共計銷售照明產品達到4.5億元,相比去年有了近四成的增長,大部分排名靠前的商家當日業績比平日暴增了50倍以上。這50倍的夸張交易額中,有多少水分,業界的看法不一,最高者認為超過了一半。《中國電子報》記者了解到,熟練的“刷單員”每人每小時能刷出2000單以上,但即便是如此高效率,依然供不應求,所以很多商家只能全員投入“刷單”。
點評:喜刷刷,喜刷刷,可憐的企業刷單只是為了排名靠前獲得平臺推薦,反正我大淘寶旱澇保收提成5%,何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雙11”水分再大,LED照明產品電商渠道迅猛勢頭不減。
雷士照明
上演“宮斗”戲
在醞釀許久之后,圍繞著國內照明龍頭企業雷士照明公司控制權之爭的大戲在8月份拉開帷幕。雷士照明創始人、原董事長吳長江和其原來的盟友德豪潤達及雷士照明現任董事長王冬雷在幾個月之間不斷互揭老底。吳長江稱,自己三次退出董事會,三次都是股權和控制權之爭。第一次有同學情誼,大家比較友善。第二次用了資本手段,造成其損失很大。第三次用了流血方式,一次比一次兇險。如今,王冬雷意氣風發,吳長江卻落得個被刑拘的下場。
點評:一場內斗,直耗得企業利潤下降,人心惶惶。看來企業發展也要“和”為貴。
海外市場繼續圍追
中國光伏產品
2014年1月23日,美國商務部公告稱,將展開針對中國大陸輸美光伏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以及同步展開針對中國臺灣輸美光伏產品的反傾銷調查。與第一次“雙反”有所不同,美國商務部設定的調查范圍包含了鑄錠、硅片、電池、組件等幾乎全部晶硅類光伏產品。如此一來,中國大陸光伏產品在第三地進行深加工、組裝,再出口美國,以規避關稅的路,也被徹底封堵了。除了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也接二連三對我國光伏產品發起“雙反”調查。
點評:成長的煩惱。
分布式光伏電站
發展漸入佳境
相對于集中式地面電站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分布式光伏的發展卻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隨著之前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再加上9月份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讓分布式所處的窘境大為改觀。業界認為,該政策淡化了分布式光伏“自發自用”和“余電上網”的界限,增加了余電上網的收益,提高了用戶的積極性。再加上相應的電網接入、發電應用示范區等系列配套政策,明年的分布式光伏將走上健康發展之路。
點評:回頭看國家能源局制定的2014年目標,計劃將分布式占光伏新增總裝機比例由去年的6.2%提升至今年的近60%。盡管今年完成任務無望,但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新興光伏
市場崛起
隨著既有市場的趨于飽和,許多光伏企業把目光轉向了新興市場,包括東南亞、非洲、南美洲以及中東地區等。這些地區的國家普遍擁有豐富的日照資源,被視為太陽能光伏產業的藍海。而除了市場潛力之外,這些地區更因為人力資源成本較低,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前往當地投資建廠。在廣大的新興市場中,印度是最受矚目的國家之一。今年印度選出了以發展新能源為核心政策的新總理莫迪,他提出要在5年內建設 20GW~100GW太陽能光伏電站。
點評:是人傻錢多速來,還是在逗你玩?海外投資需謹慎。
資本市場首單
公司債兌付危機解除
10月7日晚,國內公司債券市場首例違約事件的債務方超日太陽能披露了一份超日股民以及債民等待已久的重整計劃草案。據悉,“11超日債”支付本息等共計11.164億元,而協鑫對超日的總體投入資金將有30億元之多。”
點評:皆大歡喜的背后,被套牢的股民怎么辦?超日原董事長倪開祿放開嗓門給出了答案:“等著發財吧!”
光伏企業海外
并購風起
11月底,藍星集團宣布,以6.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太陽能組件制造企業挪威REC太陽能,并打算在收購完成后將其與旗下的多晶硅制造企業挪威埃肯公司進行合并。而后者正是藍星集團在2011年花費20億美元購入的,這是當時中國企業在歐洲最大的一起工業收購案。今年更早些時候,順風光電以6500萬歐元的現金收購了已申請破產的德國太陽能企業S.A.G,漢能控股集團也宣布完成并購美國阿爾塔設備公司。
點評:太陽能光伏行業的重心已經從歐洲轉向了亞洲,大勢不可逆,與其苦苦支撐,不如乖乖到亞洲小伙伴們的碗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