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向東辭任手創的海潤董事長后,一直掌握事實大權的楊懷進終于登頂。但等待他的,是飽受現金流困擾與人事動蕩的危情海潤,以及依然無法判定好壞的市場環境。
年過半百的楊懷進最近迎來了新的挑戰,這位海潤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潤光伏”)新任董事長在上任后的第五天便作出動作。10月20日與27日,海潤光伏公告稱公司因籌劃重大事項及擬引入戰略股東而暫時停牌。
這或多或少給外界帶來了一定的猜想空間。據公開數據顯示,海潤光伏負債總額從2011年的75億元增加至今年一季度的113億元。不過在今年9月,公司募資總額38.92億后,又宣布獲得兩家銀行200億元的貸款授信,暫時緩解了海潤光伏的資金壓力。此次,業內也期待著楊懷進作出更有力的融資舉措。
作為在光伏行業摸索時間最為長久的人,現在的楊懷進更關心如何融資、如何進行企業的轉型。十月中旬,在北京的一家咖啡廳里,本刊記者與楊懷進進行了一次訪談。
實際上,自去年以來,海潤光伏便一直陷入現金流緊張的狀態之中,其與順風光電在電站的股權轉讓合作項目上出現的資金矛盾使得海潤光伏打算以開發下游電站來扭轉虧損局面的計劃走得并不順暢。海潤光伏的融資能力成為了楊懷進接任后最受關注的看點。此次采訪時,楊懷進僅上任三天,他并未回避海潤光伏人事調動的問題,只是他在談及外界去揣測海潤光伏“三位高管”同時辭職背后的原因這一做法顯得很不滿意。
楊懷進:海潤光伏作為一個上市公司,需要不斷地融資,也需要企業不斷地升級,所以我們對公司有這樣的調整。對于我個人而言,在這里待了5年,也參與了海潤光伏上市以及融資增發等過程當中,我覺得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我關注的問題是無論這個產業環境是怎樣的,都需要把企業的生存能力提高,那么在產業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企業要去盈利就考驗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以我接下來還會調整我的團隊。我接任董事長后,有很多消息去夸大“三位高管同時辭職”這種說法,我覺得很沒有必要。企業需要升級改造,就得去調整。外界只看到辭職的,沒有看到我也把一家上市公司的CFO請過來做海潤光伏的副總裁。我調整的目的是為了形勢的發展,包括如何去解決現在的融資問題。
由是,按照楊懷進的說法,海潤光伏正在進入一個調整、轉型的階段。談光伏制造企業的轉型不足為奇。幾年前光伏行業上游制造端慘遭產能過剩困境,許多制造企業逐漸向下游電站端轉移。尤其是原本生產組件的上市公司,其所涉及到的光伏產業均紛紛投向了光伏電站項目的建設,海潤光伏也沒有例外。
楊懷進:對于海潤光伏而言,我們也在轉型,轉型的核心在于,一是在生產制造上降低成本,二是打開下游市場。把自己的產品全部變成電站項目,這樣就沒有必要再去賣產品參與國內的競爭了。其次,還有助于消化我們的產能。面對一個新興市場,政府的鼓勵、扶持措施是重要的,但其并非萬能。也就是說,不能被動地一直等待政府出臺新政策,站在企業的角度來看確實我們需要錢,但政府有自己的規劃,我們不可能指望政府來幫助企業無限制地擴大。而且,政府如果不能夠深刻精確地理解這個行業,其支持力度也不會很大,這里需要一個過程。
今年海潤光伏總體的電站規模大約是700多兆瓦,而現在我們制造業的產能是1.5吉瓦,是電站計劃規模的兩倍,我們的目標是希望明年能夠基本持平。在當下的形勢,產品的效果是暫時的,要站穩腳跟還是要靠下游項目。
今年年初,楊懷進曾公開表示,2014年海潤光伏的電站項目目標是1GW,基本上是以地面電站為主,分布式項目微乎其微。但最近幾個月,海潤光伏在河北、江蘇簽訂了數個分布式項目的合同,規模均不小。這或許意味著在政策的支持下,即便仍然存在融資困難的問題,海潤光伏也已經逐漸向分布式電站項目傾斜。而在獲批定增了38億元后,海潤光伏毫無疑問有了對未來開發電站規劃的底氣。
楊懷進:我們從去年開始開發分布式項目,在整個東部地區都有項目。但在現實中我們發現,分布式項目的投資回報并不如設想中樂觀。在回報風險比較大的情況下,很難去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商業模式。不過現在國家有決心來推分布式項目,所以我相信這些難題都可以解決。現在說分布式難做都在說融資難,我覺得這是個意識問題,一是金融機構現在尚未意識到這是對他們有利的項目;二是在國外,發展清潔能源是社會責任問題,而不僅僅是被利益驅動的產業,但中國還不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只有這種意識逐漸加強了,有國家政策鑒定下的投資回報保證,投資者才會投這個項目。不過,現在已經有很多金融機構開始介入了,比之前的情況好多了。我相信,未來國內一定會出現分布式電站項目的搶裝潮。所以海潤光伏也在準備當中。我們目前的規劃是,在國內的分布式項目占比要大于50%,甚至達到70%。而且,明年我們可能就能夠達到這個目標。
除了在國內市場的布局,楊懷進也表示兩年之后公司的海外銷售收入要大于國內。海潤光伏未來更注重于培育國際市場,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如此,現在楊懷進依靠在光伏資本市場上歷練多年的經驗,帶領著海潤光伏朝著更為清晰的目標前進。他曾三次創辦又三次離開國內乃至國外均頗具影響力的光伏企業,海潤光伏是否是他的最后一站還不得而知。在此次采訪中,楊懷進數次對記者提醒到,目前國內光伏行業仍處在早期階段,還有許多基礎要夯實,不應該把短期的、形式上的成果當作成功。“雖然我進入光伏行業很多年,但我還是一個新人。”
下文是楊懷進對國內仍處于脆弱時期的光伏行業的部分看法。
《能源》:今年上半年,光伏上市公司財報普遍的成績都不錯,可以看得到行業回暖的現象,您是如何看待的?
楊懷進:現在大家對光伏的認識越來越多,政策也逐漸在傾斜。另外光伏制造業總體的成本在下降,供需矛盾確實不像過去那么激化了。但是我覺得大家在看待光伏行業時還不夠精確。今年以來,國家政策開始明朗,企業過去開發但不敢動的項目在政策的支持下終于開始動工,項目大量動工便造成“搶裝”,而且企業都希望在政策出現下一步調整之前把項目完成,所以才會出現搶裝潮。但我認為“回暖”只是一個短暫的現象。光伏行業是需要持續增長的,如果整個行業出現一個超過預期的增長,會很容易陷入新一輪的混戰。
《能源》:那么從當下的政策、資本及商業環境來看,您認為國內的光伏行業正處于什么樣的狀態?
楊懷進:我總結有三點。第一,當下總體產能還是大于需求;第二,中國的資本市場對于光伏行業的進入依然有點猶豫;第三,國內在分布式的政策還需要進一步的細化措施,只有出臺更加具有操作性的措施,才能給行業帶來一個長期的安全感。
年過半百的楊懷進最近迎來了新的挑戰,這位海潤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潤光伏”)新任董事長在上任后的第五天便作出動作。10月20日與27日,海潤光伏公告稱公司因籌劃重大事項及擬引入戰略股東而暫時停牌。
這或多或少給外界帶來了一定的猜想空間。據公開數據顯示,海潤光伏負債總額從2011年的75億元增加至今年一季度的113億元。不過在今年9月,公司募資總額38.92億后,又宣布獲得兩家銀行200億元的貸款授信,暫時緩解了海潤光伏的資金壓力。此次,業內也期待著楊懷進作出更有力的融資舉措。
作為在光伏行業摸索時間最為長久的人,現在的楊懷進更關心如何融資、如何進行企業的轉型。十月中旬,在北京的一家咖啡廳里,本刊記者與楊懷進進行了一次訪談。
實際上,自去年以來,海潤光伏便一直陷入現金流緊張的狀態之中,其與順風光電在電站的股權轉讓合作項目上出現的資金矛盾使得海潤光伏打算以開發下游電站來扭轉虧損局面的計劃走得并不順暢。海潤光伏的融資能力成為了楊懷進接任后最受關注的看點。此次采訪時,楊懷進僅上任三天,他并未回避海潤光伏人事調動的問題,只是他在談及外界去揣測海潤光伏“三位高管”同時辭職背后的原因這一做法顯得很不滿意。
楊懷進:海潤光伏作為一個上市公司,需要不斷地融資,也需要企業不斷地升級,所以我們對公司有這樣的調整。對于我個人而言,在這里待了5年,也參與了海潤光伏上市以及融資增發等過程當中,我覺得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我關注的問題是無論這個產業環境是怎樣的,都需要把企業的生存能力提高,那么在產業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企業要去盈利就考驗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以我接下來還會調整我的團隊。我接任董事長后,有很多消息去夸大“三位高管同時辭職”這種說法,我覺得很沒有必要。企業需要升級改造,就得去調整。外界只看到辭職的,沒有看到我也把一家上市公司的CFO請過來做海潤光伏的副總裁。我調整的目的是為了形勢的發展,包括如何去解決現在的融資問題。
由是,按照楊懷進的說法,海潤光伏正在進入一個調整、轉型的階段。談光伏制造企業的轉型不足為奇。幾年前光伏行業上游制造端慘遭產能過剩困境,許多制造企業逐漸向下游電站端轉移。尤其是原本生產組件的上市公司,其所涉及到的光伏產業均紛紛投向了光伏電站項目的建設,海潤光伏也沒有例外。
楊懷進:對于海潤光伏而言,我們也在轉型,轉型的核心在于,一是在生產制造上降低成本,二是打開下游市場。把自己的產品全部變成電站項目,這樣就沒有必要再去賣產品參與國內的競爭了。其次,還有助于消化我們的產能。面對一個新興市場,政府的鼓勵、扶持措施是重要的,但其并非萬能。也就是說,不能被動地一直等待政府出臺新政策,站在企業的角度來看確實我們需要錢,但政府有自己的規劃,我們不可能指望政府來幫助企業無限制地擴大。而且,政府如果不能夠深刻精確地理解這個行業,其支持力度也不會很大,這里需要一個過程。
今年海潤光伏總體的電站規模大約是700多兆瓦,而現在我們制造業的產能是1.5吉瓦,是電站計劃規模的兩倍,我們的目標是希望明年能夠基本持平。在當下的形勢,產品的效果是暫時的,要站穩腳跟還是要靠下游項目。
今年年初,楊懷進曾公開表示,2014年海潤光伏的電站項目目標是1GW,基本上是以地面電站為主,分布式項目微乎其微。但最近幾個月,海潤光伏在河北、江蘇簽訂了數個分布式項目的合同,規模均不小。這或許意味著在政策的支持下,即便仍然存在融資困難的問題,海潤光伏也已經逐漸向分布式電站項目傾斜。而在獲批定增了38億元后,海潤光伏毫無疑問有了對未來開發電站規劃的底氣。
楊懷進:我們從去年開始開發分布式項目,在整個東部地區都有項目。但在現實中我們發現,分布式項目的投資回報并不如設想中樂觀。在回報風險比較大的情況下,很難去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商業模式。不過現在國家有決心來推分布式項目,所以我相信這些難題都可以解決。現在說分布式難做都在說融資難,我覺得這是個意識問題,一是金融機構現在尚未意識到這是對他們有利的項目;二是在國外,發展清潔能源是社會責任問題,而不僅僅是被利益驅動的產業,但中國還不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只有這種意識逐漸加強了,有國家政策鑒定下的投資回報保證,投資者才會投這個項目。不過,現在已經有很多金融機構開始介入了,比之前的情況好多了。我相信,未來國內一定會出現分布式電站項目的搶裝潮。所以海潤光伏也在準備當中。我們目前的規劃是,在國內的分布式項目占比要大于50%,甚至達到70%。而且,明年我們可能就能夠達到這個目標。
除了在國內市場的布局,楊懷進也表示兩年之后公司的海外銷售收入要大于國內。海潤光伏未來更注重于培育國際市場,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如此,現在楊懷進依靠在光伏資本市場上歷練多年的經驗,帶領著海潤光伏朝著更為清晰的目標前進。他曾三次創辦又三次離開國內乃至國外均頗具影響力的光伏企業,海潤光伏是否是他的最后一站還不得而知。在此次采訪中,楊懷進數次對記者提醒到,目前國內光伏行業仍處在早期階段,還有許多基礎要夯實,不應該把短期的、形式上的成果當作成功。“雖然我進入光伏行業很多年,但我還是一個新人。”
下文是楊懷進對國內仍處于脆弱時期的光伏行業的部分看法。
《能源》:今年上半年,光伏上市公司財報普遍的成績都不錯,可以看得到行業回暖的現象,您是如何看待的?
楊懷進:現在大家對光伏的認識越來越多,政策也逐漸在傾斜。另外光伏制造業總體的成本在下降,供需矛盾確實不像過去那么激化了。但是我覺得大家在看待光伏行業時還不夠精確。今年以來,國家政策開始明朗,企業過去開發但不敢動的項目在政策的支持下終于開始動工,項目大量動工便造成“搶裝”,而且企業都希望在政策出現下一步調整之前把項目完成,所以才會出現搶裝潮。但我認為“回暖”只是一個短暫的現象。光伏行業是需要持續增長的,如果整個行業出現一個超過預期的增長,會很容易陷入新一輪的混戰。
《能源》:那么從當下的政策、資本及商業環境來看,您認為國內的光伏行業正處于什么樣的狀態?
楊懷進:我總結有三點。第一,當下總體產能還是大于需求;第二,中國的資本市場對于光伏行業的進入依然有點猶豫;第三,國內在分布式的政策還需要進一步的細化措施,只有出臺更加具有操作性的措施,才能給行業帶來一個長期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