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落下帷幕的2015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中國電子報》記者了解到,除了加快制定《光伏企業兼并重組實施意見》以外,工信部將在2015年通過引導社會資本、完善政策環境等方式,圍繞產業鏈進行橫向和縱向整合,推動光伏行業破局性兼并重組。回首2014年,光伏業又有哪些最具代表性的兼并重組案呢?
1.協鑫重整超日
10月7日晚,國內公司債券市場首例違約事件的債務方超日披露了一系列公告,其中包括了一份超日股民以及債民等待已久的重整計劃草案。光伏龍頭企業協鑫集團旗下的江蘇協鑫能源有限公司等9家單位組成的聯合體將作為重整的投資人,其中,江蘇協鑫擔任牽頭人,并將在完成投資后成為超日的控股股東。對于超日債務的清償比例,重整方案提出,普通債權20萬元以下部分(含20萬元)全額受償,超過20萬元部分按照20%的比例受償。盡管部分大債權人對20%的比例不甚滿意,但最終重整方案還是獲得了投票通過。
12月23日,超日公司發布公告稱,重整計劃執行順利,債券也已完成兌付。據悉,“11超日債”支付本息等共計11.164億元,而協鑫對超日的總體投入資金將有30億元之多。
點評:中國資本市場首單公司債兌付危機正式解除,債權人挽回了部分損失,被套牢的股民們也有了翻身的機會。協鑫作為光伏產業鏈上游巨頭,更是打通了全產業鏈,坐擁A股和H股兩大融資平臺。看似皆大歡喜的背后,只有這幾年來一直在負面新聞風口浪尖上的超日原董事長倪開祿顯得分外寂寥:“你去問別人吧,這個企業和我再無關系。”
2.順風收購S.A.G
8月底,順風光電以6500萬歐元的現金收購了已申請破產的德國太陽能企業S.A.G.的所有資產。S.A.G.于1998年在德國成立,2012年度營業額為1.886億歐元,息稅前溢利890萬歐元。該公司主要在歐洲提供太陽能發電項目工程、采購、建筑服務以及運營和監控服務,同時也經營太陽能發電,目前在歐洲經營116個總發電量為26.5兆瓦的光伏電站。S.A.G.旗下全資附屬公司Meteocontrol在全球監控逾35000個總發電量超過8.8吉瓦的太陽能系統,是全球最大的獨立光伏電站監控服務供應商之一。
順風光電表示,收購事項將提升其在太陽能項目開發、EPC(工程、采購及施工)、光伏電站監控及歐洲和美國地區的營運與維護業務實力,并將大大提升在歐盟及美國的市場地位。
點評:繼出手無錫尚德之后,順風光電的實際控制人鄭建明——這位抄底房地產起家的資本大鱷,正在新能源產業玩得風生水起。除了順風光電、無錫尚德、S.A.G.這些光伏企業,還涉及海水發電、城市集中供熱和制冷、儲能及電動車等領域。鄭建明們已經來了,史玉柱們還會遠嗎?
3.漢能收購阿爾塔
8月13日,漢能控股集團宣布完成并購美國阿爾塔設備公司。通過本次并購,漢能擁有了轉化率最高的薄膜太陽能技術——砷化鎵(GaAs)高效柔性薄膜技術,進一步增強了漢能的技術領先優勢。
漢能稱,柔性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片的光電轉化率比全球量產的單晶硅光伏產品高8%,比多晶硅光伏產品高10%;相同面積下,其產生的效能可達普通柔性太陽能電池的2~3倍。阿爾塔單結電池片效率為28.8%,雙結電池片效率為30.8%,這也是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轉換率最高的世界紀錄。此次并購完成后,漢能有能力為任何移動、可攜帶及可穿戴設備提供高效、穩定的薄膜發電電力供應。
點評:到目前為止,漢能已經收購了四家海外光伏企業,覆蓋了所有可見的薄膜技術路線,就連其公司名稱也在今年年中加入了“薄膜”兩字。我們真的希望,“漢能大了,霧霾就少了”這句震撼人心的、在央視黃金時段頻頻出現的廣告語能早日成真,而不再被媒體以“炒作”和“忽悠”而詬病。
4.隆基收購樂葉
10月下旬,單晶硅棒、硅片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商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擬以4610萬元收購浙江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85%股權。樂葉光伏成立于2007年,主要從事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研發、制造和銷售,并聯合浙江大學等多家高校,自主研發了一系列先進技術。目前,樂葉光伏擁有4條組件生產線,產能超過200MW,已經進入工信部第一批光伏行業準入名單,并且獲得了較為齊全的組件認證。財報顯示,截至2014年8月底,樂葉光伏的凈資產為3522.81萬元,2013年、2014年1至8月間樂葉光伏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07億元、1.90億元。隆基股份表示,收購樂葉光伏意在謀求建立強勢品牌,加速高轉換效率、高性價比的單晶硅組件在國內市場的推廣應用。
點評:此次交易額雖然不大,卻是單晶硅與多晶硅技術路線之爭的重要一筆。目前國內市場以多晶硅產品為主,單晶硅產品往終端推廣的渠道并不順暢。怨人不如自怨,求諸人不如求之己。隆基股份由上游的硅片環節擴張至下游的組件環節,這是要甩開膀子自己上陣了。
5.藍星收購REC
11月底,藍星集團宣布,以6.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太陽能組件制造企業挪威REC太陽能,并打算在收購完成后將其與旗下的多晶硅制造企業挪威埃肯公司進行合并。而后者正是藍星集團在2011年花費20億美元購入的,這是當時中國企業在歐洲最大的一起工業收購案。
點評:這樣的大手筆,是有錢任性嗎?非也!這個價格其實低于人家的心理預期。只是太陽能光伏行業的重心已經從歐洲轉向了亞洲,大勢不可逆,與其苦苦支撐,不如乖乖到亞洲小伙伴們的碗里來。
1.協鑫重整超日
10月7日晚,國內公司債券市場首例違約事件的債務方超日披露了一系列公告,其中包括了一份超日股民以及債民等待已久的重整計劃草案。光伏龍頭企業協鑫集團旗下的江蘇協鑫能源有限公司等9家單位組成的聯合體將作為重整的投資人,其中,江蘇協鑫擔任牽頭人,并將在完成投資后成為超日的控股股東。對于超日債務的清償比例,重整方案提出,普通債權20萬元以下部分(含20萬元)全額受償,超過20萬元部分按照20%的比例受償。盡管部分大債權人對20%的比例不甚滿意,但最終重整方案還是獲得了投票通過。
12月23日,超日公司發布公告稱,重整計劃執行順利,債券也已完成兌付。據悉,“11超日債”支付本息等共計11.164億元,而協鑫對超日的總體投入資金將有30億元之多。
點評:中國資本市場首單公司債兌付危機正式解除,債權人挽回了部分損失,被套牢的股民們也有了翻身的機會。協鑫作為光伏產業鏈上游巨頭,更是打通了全產業鏈,坐擁A股和H股兩大融資平臺。看似皆大歡喜的背后,只有這幾年來一直在負面新聞風口浪尖上的超日原董事長倪開祿顯得分外寂寥:“你去問別人吧,這個企業和我再無關系。”
2.順風收購S.A.G
8月底,順風光電以6500萬歐元的現金收購了已申請破產的德國太陽能企業S.A.G.的所有資產。S.A.G.于1998年在德國成立,2012年度營業額為1.886億歐元,息稅前溢利890萬歐元。該公司主要在歐洲提供太陽能發電項目工程、采購、建筑服務以及運營和監控服務,同時也經營太陽能發電,目前在歐洲經營116個總發電量為26.5兆瓦的光伏電站。S.A.G.旗下全資附屬公司Meteocontrol在全球監控逾35000個總發電量超過8.8吉瓦的太陽能系統,是全球最大的獨立光伏電站監控服務供應商之一。
順風光電表示,收購事項將提升其在太陽能項目開發、EPC(工程、采購及施工)、光伏電站監控及歐洲和美國地區的營運與維護業務實力,并將大大提升在歐盟及美國的市場地位。
點評:繼出手無錫尚德之后,順風光電的實際控制人鄭建明——這位抄底房地產起家的資本大鱷,正在新能源產業玩得風生水起。除了順風光電、無錫尚德、S.A.G.這些光伏企業,還涉及海水發電、城市集中供熱和制冷、儲能及電動車等領域。鄭建明們已經來了,史玉柱們還會遠嗎?
3.漢能收購阿爾塔
8月13日,漢能控股集團宣布完成并購美國阿爾塔設備公司。通過本次并購,漢能擁有了轉化率最高的薄膜太陽能技術——砷化鎵(GaAs)高效柔性薄膜技術,進一步增強了漢能的技術領先優勢。
漢能稱,柔性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片的光電轉化率比全球量產的單晶硅光伏產品高8%,比多晶硅光伏產品高10%;相同面積下,其產生的效能可達普通柔性太陽能電池的2~3倍。阿爾塔單結電池片效率為28.8%,雙結電池片效率為30.8%,這也是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轉換率最高的世界紀錄。此次并購完成后,漢能有能力為任何移動、可攜帶及可穿戴設備提供高效、穩定的薄膜發電電力供應。
點評:到目前為止,漢能已經收購了四家海外光伏企業,覆蓋了所有可見的薄膜技術路線,就連其公司名稱也在今年年中加入了“薄膜”兩字。我們真的希望,“漢能大了,霧霾就少了”這句震撼人心的、在央視黃金時段頻頻出現的廣告語能早日成真,而不再被媒體以“炒作”和“忽悠”而詬病。
4.隆基收購樂葉
10月下旬,單晶硅棒、硅片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商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擬以4610萬元收購浙江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85%股權。樂葉光伏成立于2007年,主要從事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研發、制造和銷售,并聯合浙江大學等多家高校,自主研發了一系列先進技術。目前,樂葉光伏擁有4條組件生產線,產能超過200MW,已經進入工信部第一批光伏行業準入名單,并且獲得了較為齊全的組件認證。財報顯示,截至2014年8月底,樂葉光伏的凈資產為3522.81萬元,2013年、2014年1至8月間樂葉光伏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07億元、1.90億元。隆基股份表示,收購樂葉光伏意在謀求建立強勢品牌,加速高轉換效率、高性價比的單晶硅組件在國內市場的推廣應用。
點評:此次交易額雖然不大,卻是單晶硅與多晶硅技術路線之爭的重要一筆。目前國內市場以多晶硅產品為主,單晶硅產品往終端推廣的渠道并不順暢。怨人不如自怨,求諸人不如求之己。隆基股份由上游的硅片環節擴張至下游的組件環節,這是要甩開膀子自己上陣了。
5.藍星收購REC
11月底,藍星集團宣布,以6.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太陽能組件制造企業挪威REC太陽能,并打算在收購完成后將其與旗下的多晶硅制造企業挪威埃肯公司進行合并。而后者正是藍星集團在2011年花費20億美元購入的,這是當時中國企業在歐洲最大的一起工業收購案。
點評:這樣的大手筆,是有錢任性嗎?非也!這個價格其實低于人家的心理預期。只是太陽能光伏行業的重心已經從歐洲轉向了亞洲,大勢不可逆,與其苦苦支撐,不如乖乖到亞洲小伙伴們的碗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