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奇才”史玉柱近期開始關注光伏行業,并在今年上半年以個人名義做了投資,新公司的名稱沿用“巨人系”命名——綠巨人能源有限公司(下稱“綠巨人”)。
11月30日,有消息稱,這家剛成立不久的企業已裁員近一半,且部分人員離開是因國家打擊“路條”投機行為所致。30日下午,綠巨人公司的一位高層對《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回應,并無離職超一半的事情,“公司確實因路條新政策的變化而調整了發展策略;有幾個人離開公司是因業績不達標而被勸退的。”
未解聘大量員工
本報曾報道,綠巨人公司是史玉柱的香港綠巨人能源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子公司,總部位于上海市徐匯區宜山路700號的巨人網絡大廈,其主要從事光伏電站及電力資產開發、并購、建設等,通過光伏電站資產為基礎,建立全球范圍的融資體系,力爭成為一家可再生能源的大型供應商。
30日,有媒體報道稱,過去半年,綠巨人到處招兵買馬,其引述一位綠巨人的中層人士的話說,“目前綠巨人團隊近100人,而該公司當初招聘的員工有半數以上人員離職。”
但綠巨人的高管對本報記者否認了該數字。他透露,綠巨人公司此前沒有接受任何媒體的采訪,上述說法并不屬實。“目前,綠巨人的總人員超過了60人,并沒達到100人。而我們的人員,估計在明年會擴充到百人左右。所謂的不少人離職,屬于無稽之談。”
他表示,與其他光伏企業類似,綠巨人是主做電站業務的投資企業,旗下有幾個業務分支:市場開發、工程、技術、運維、供應鏈等,這些團隊一個都不能少。
業務部門分支中,市場開發團隊有近30人,“包括該部門在內,我們對其他業務部門的人員也在擴充中。而且,我們的薪資是業內相當不錯的,高過一些新企業、大企業。”他表示,市場開發部門要在每個省做布局,要設立一些分公司,從而使得綠巨人的全國布局更加完整。
目標1G瓦爭取完成 “路條”禁購影響確實存在
綠巨人上述高層還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前述媒體所說的“總體(電站)開發目標是500兆瓦這一數據也不確切。”按照“綠巨人”今年的計劃,總量是1G瓦,而該數字是首次正式對外公開披露。
據了解,綠巨人內部對2014年的1G瓦光伏電站開發目標是否能完成,并不確定,而這與其他公司的情形類似。此前一家香港上市公司高管就告訴本報記者,多家企業都希望完成今年的光伏安裝量目標,但受國家打擊“路條”投機行為、西部低溫天氣等等影響,每家公司在年底之前,能達到預期的可能性都不是很大。
所謂“路條”,是指有關部門同意開展項目前期工程的批文。以往還有“大小路條”之分,而自從備案制后,則沒有“小路條”概念,只有“大路條”,它包含電網的并網文件等一系列手續。此前,內蒙古、新疆等地區由于光照條件好,“路條”生意非常火。想拿到“大路條”其實并不容易,一些地區需要0.2元/瓦的成本,而轉讓價格可能在0.5元~0.8元/瓦。
“路條”生意多數為當地人,有很多經驗,也有渠道,之后再轉讓給光伏電站投資商。當然,也有一些電站投資商本身也在運作“路條”業務,但自己缺乏足夠的資金繼續建設光伏電站,就會轉讓出去,從路條“倒賣”中獲得一些利潤。而有些獲取“路條”的公司,將部分新能源項目予以擱置,無法讓這些項目真正落地,其真實目不是做電站,而是為了在二級市場上講故事,從而拉升股價。
打擊“路條”投機的新政,源于今年10月國家能源局連出的幾份文件內容。 10月9日,國家能源局發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光伏電站建設與運行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禁止買賣項目備案文件及相關權益,已辦理備案手續的光伏電站項目,如果投資主體發生重大變化,應當重新備案。當月12日,國家能源局“”關于開展新建電源項目投資開發秩序專項監管工作的通知”中又提出:新建電源項目投資開發的投機行為,增加了項目建設成本,擾亂了新建電源項目投資開發秩序現象,要堅決制止。
兩份文件對市場影響巨大。“路條”買賣被禁后,部分公司都只能通過開發電站項目的方式,從頭開始做電站業務,而不能像以往那樣買賣“路條”而快速做大業務。
“國家不讓買‘路條’,我們就不買,不能逆勢而為。”上述綠巨人高層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綠巨人已把自己的發展戰略,從以往通過買“路條”等方式更快地切入光伏市場,用新方式予以取代:一是通過與其他合作伙伴一起開發電站,如共同設立項目公司等;二是通過自己公司的員工,來做前期開發。無論哪種方式,都會有助于綠巨人增加電站的數量。
有媒體稱,由于“路條”買賣的路被堵死,綠巨人的不少職員都離開了公司。而該綠巨人高管否認道,“部分人員的離開,是因為業績不達標而導致的,也是我們勸退的。而我們現有市場開發部門的職員,對各省的操作流程都非常熟悉。”他的言下之意是,即便“路條”不讓買了,同事們可換種方式繼續工作。
11月30日,有消息稱,這家剛成立不久的企業已裁員近一半,且部分人員離開是因國家打擊“路條”投機行為所致。30日下午,綠巨人公司的一位高層對《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回應,并無離職超一半的事情,“公司確實因路條新政策的變化而調整了發展策略;有幾個人離開公司是因業績不達標而被勸退的。”
未解聘大量員工
本報曾報道,綠巨人公司是史玉柱的香港綠巨人能源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子公司,總部位于上海市徐匯區宜山路700號的巨人網絡大廈,其主要從事光伏電站及電力資產開發、并購、建設等,通過光伏電站資產為基礎,建立全球范圍的融資體系,力爭成為一家可再生能源的大型供應商。
30日,有媒體報道稱,過去半年,綠巨人到處招兵買馬,其引述一位綠巨人的中層人士的話說,“目前綠巨人團隊近100人,而該公司當初招聘的員工有半數以上人員離職。”
但綠巨人的高管對本報記者否認了該數字。他透露,綠巨人公司此前沒有接受任何媒體的采訪,上述說法并不屬實。“目前,綠巨人的總人員超過了60人,并沒達到100人。而我們的人員,估計在明年會擴充到百人左右。所謂的不少人離職,屬于無稽之談。”
他表示,與其他光伏企業類似,綠巨人是主做電站業務的投資企業,旗下有幾個業務分支:市場開發、工程、技術、運維、供應鏈等,這些團隊一個都不能少。
業務部門分支中,市場開發團隊有近30人,“包括該部門在內,我們對其他業務部門的人員也在擴充中。而且,我們的薪資是業內相當不錯的,高過一些新企業、大企業。”他表示,市場開發部門要在每個省做布局,要設立一些分公司,從而使得綠巨人的全國布局更加完整。
目標1G瓦爭取完成 “路條”禁購影響確實存在
綠巨人上述高層還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前述媒體所說的“總體(電站)開發目標是500兆瓦這一數據也不確切。”按照“綠巨人”今年的計劃,總量是1G瓦,而該數字是首次正式對外公開披露。
據了解,綠巨人內部對2014年的1G瓦光伏電站開發目標是否能完成,并不確定,而這與其他公司的情形類似。此前一家香港上市公司高管就告訴本報記者,多家企業都希望完成今年的光伏安裝量目標,但受國家打擊“路條”投機行為、西部低溫天氣等等影響,每家公司在年底之前,能達到預期的可能性都不是很大。
所謂“路條”,是指有關部門同意開展項目前期工程的批文。以往還有“大小路條”之分,而自從備案制后,則沒有“小路條”概念,只有“大路條”,它包含電網的并網文件等一系列手續。此前,內蒙古、新疆等地區由于光照條件好,“路條”生意非常火。想拿到“大路條”其實并不容易,一些地區需要0.2元/瓦的成本,而轉讓價格可能在0.5元~0.8元/瓦。
“路條”生意多數為當地人,有很多經驗,也有渠道,之后再轉讓給光伏電站投資商。當然,也有一些電站投資商本身也在運作“路條”業務,但自己缺乏足夠的資金繼續建設光伏電站,就會轉讓出去,從路條“倒賣”中獲得一些利潤。而有些獲取“路條”的公司,將部分新能源項目予以擱置,無法讓這些項目真正落地,其真實目不是做電站,而是為了在二級市場上講故事,從而拉升股價。
打擊“路條”投機的新政,源于今年10月國家能源局連出的幾份文件內容。 10月9日,國家能源局發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光伏電站建設與運行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禁止買賣項目備案文件及相關權益,已辦理備案手續的光伏電站項目,如果投資主體發生重大變化,應當重新備案。當月12日,國家能源局“”關于開展新建電源項目投資開發秩序專項監管工作的通知”中又提出:新建電源項目投資開發的投機行為,增加了項目建設成本,擾亂了新建電源項目投資開發秩序現象,要堅決制止。
兩份文件對市場影響巨大。“路條”買賣被禁后,部分公司都只能通過開發電站項目的方式,從頭開始做電站業務,而不能像以往那樣買賣“路條”而快速做大業務。
“國家不讓買‘路條’,我們就不買,不能逆勢而為。”上述綠巨人高層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綠巨人已把自己的發展戰略,從以往通過買“路條”等方式更快地切入光伏市場,用新方式予以取代:一是通過與其他合作伙伴一起開發電站,如共同設立項目公司等;二是通過自己公司的員工,來做前期開發。無論哪種方式,都會有助于綠巨人增加電站的數量。
有媒體稱,由于“路條”買賣的路被堵死,綠巨人的不少職員都離開了公司。而該綠巨人高管否認道,“部分人員的離開,是因為業績不達標而導致的,也是我們勸退的。而我們現有市場開發部門的職員,對各省的操作流程都非常熟悉。”他的言下之意是,即便“路條”不讓買了,同事們可換種方式繼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