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看出,把光伏業務放到新的殼公司里面,許家印或是想做一次備受矚目的資本運作。因為推動光伏發電產業發展的政策,正是恒大待挖掘的機會所在。
恒大,這兩個字就像許家印當年在兩會上露出的那條愛馬仕皮帶一樣,在2014年備受業界人士和投資者的矚目。當然,關注和愛馬仕無關,而是其不斷轉身、好辟蹊徑的作風,用個時髦的詞來說,就是跨界。
作為地產商,恒大這幾年的跨界之路覆蓋了足球、糧油、乳業和飲用水。在投資近千億元后,9月29日,其宣布投資900億元,在河北張家口建設92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10月7日,在港上市的國藏集團發布稱,恒大已與美國太陽能企業SolarPowerInc.(以下簡稱SPI)簽訂備忘錄,兩者擬以折讓約87%的價格、合計12億港元入股國藏集團。當中,恒大出資9.66億港元,交易完成后,其將成為國藏集團第一大股東,所得資金用于發展太陽能業務。
如果說之前的跨界尚未跨出快消的圈子,那么恒大在不到十天內連續兩次投資光伏,可以說是玩了一次大的。那么,進入眼下最熱門的光伏行業,恒大希望得到什么,近千億元的投資又能為許老板帶來什么?
搏體量
與之前預料的一樣,恒大的連番動作還是離不開資本運作,投資界亦對此有想象空間。
對于恒大入股國藏集團,投資界普遍認為,這是一個典型的買殼行為。如果交易完成,恒大地產與SPI將控制國藏集團超過90%的股權,根據港交所的要求,將觸發全面要約收購條例。因此收購方需要向港交所申請豁免,即要在獨立股東大會上通過不實行全面要約收購的建議,從而保留上市地位。根據公告,恒大地產還同意認購SPI合計2174萬股普通股,約占SPI全部已發行股份的3.95%。
資料顯示,SPI是一家在美國加州注冊的垂直整合光伏太陽能開發商,其擁有完整的太陽能發電設施和太陽能解決方案,主要為美國的工商業、政府、公用設施和住宅設施提供光伏發電系統。早在2011年,這家公司就被光伏巨頭賽維LDK收購,從2014年開始,公司已在歐洲、日本和中國開展業務。
盡管SPI已經鋪開“戰線”,但眾所周知,光伏電站的商業模式很難產生差異化,這意味著,未來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競爭者進入,加上目前對政府補貼的依賴程度很高,規模越大意味著企業在業界的話語權也越強。
因此,恒大做此收購,也并不奇怪。由于光伏產業前期需要巨額資金投入,鑒于地產行業本身的高負債特征,如果把光伏業務放在恒大地產的上市公司資產里面,會導致負債率進一步提高,將對地產業務融資帶來負面影響,而收購一個“殼公司”,實現獨立營運并尋找融資機會,必然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此外,資本市場對于新能源的估值遠高于房地產,獨立營運有助于提高光伏公司的估值水平,為后續的股權融資打好基礎。
不難看出,把光伏業務放到新的殼公司里面,許家印或是想做一次備受矚目的資本運作。一方面,由于恒大的光伏產業剛起步,并不存在資產注入情況,因此新買的殼公司也不存在融資障礙;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對于新能源的估值遠高于房地產,獨立營運有助于提高光伏公司的估值水平,為后續的股權融資打好基礎。
賭政策
這些年,盤點全球上馬的大型光伏項目,無一例外地依靠的都是扶持政策。恒大以大手筆跨界邁進光伏產業,或許也是在賭國內政策支持力度繼續加大。
有恒大內部人士對筆者說,這輪光伏面臨的市場形勢與之前有所不同,幾年前,企業大多靠輸出歐美來解決訂單問題,現在更看重國內的政策走向。在光伏發電成本的持續下降等利好消息下,光伏電站自去年起就開始受到資本追捧。近期,包括山東、上海、浙江、江蘇、江西、河南和安徽在內的多個省市均出臺了利好光伏產業政策,鼓勵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可以說,巨大的產業空間是恒大此番下注的重要原因。
一個明顯的表現是,恒大內部對此次進軍新能源領域非常重視。9月底,恒大與張家口市政府簽署太陽能光伏項目,就是由許家印親自帶隊,副總裁柯鵬、時守明也隨同前往、外加北京公司董事長許曉軍等高管團隊,共赴張家口與當地政府簽署協議。
根據協議具體內容,恒大在當地投建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分別為:三年內投資建設60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廠項目;三年內投資建設20萬千瓦工業園區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三年內投資建設30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農業項目,三個項目合計總裝機容量為920萬千瓦。
而國家能源局公布的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國22個主要省、自治區、直轄市已累計并網741個大型光伏發電項目,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地區。累計裝機容量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別為甘肅省、青海省和新疆自治區,分別達到432萬千瓦、310萬千瓦和257萬千瓦,這意味著,恒大光伏項目一旦建成,其總裝機容量將超過排名第一位的甘肅和第二位的青海的總和。此外,恒大集團新能源發展中心也已成立,負責集團在太陽能、風能、核能、海洋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領域的產業研究、市場開發、戰略投資、管理運營等工作。恒大內部儼然非常重視新能源產業項目,據了解,公司專門抽調優秀高管及精英員工組成新產業管理及運營團隊。
如此大手筆、多角度投入,不難看出許家印對新能源政策和光伏業前景的信心。
疑前景
那么為什么選擇張家口作為項目所在地?許家印說,5年內他連續考察三次的城市,唯有張家口。“無論是地產、糧油還是光伏,恒大都得到了張家口市的大力支持。張家口有非常好的硬環境和軟環境,各方面條件得天獨厚。國家正大力鼓勵相關產業發展,恒大對雙方合作非常有信心,一定會加大投資力度,推動項目進展。”
雖然這邊信心十足,但作為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企業,恒大的選擇并未受到國際投資者的認可,甚至已經有國際評級機構對許老板澆了冷水。
10月9日,標準普爾宣布,對恒大地產投資光伏行業并不看好,且認為,該投資計劃可能對恒大地產的信用狀況產生負面影響。
標準普爾在研報中指出,恒大地產制定了激進的光伏行業擴張計劃,但其缺乏相關專業經驗。尤其是,恒大地產在進入農業和消費行業后不久,再度進入完全不同的行業,將帶來執行風險。
光伏業內亦不完全看好恒大此舉。與恒大地產共同收購國藏集團的是SPI公司,但賽維LDK在2013年出現嚴重財務問題,原董事長彭小峰也辭去公司及附屬公司的行政、董事職務。因此,有消息說,賽維LDK已經將全部賭注押到SPI,彭小峰的計劃則是將SPI打造成一個電站平臺,成為一家運營公司,其先期思路是找到合作伙伴做EPC或共同開發項目,讓這些合作伙伴為光伏項目墊資,然后將資產裝入SPI,從而做高業績。
有業內人士聲稱,光伏電站的盈利并非只要有錢就可以,光伏企業的運營模式尤為核心。即便像賽維這樣的行業巨頭,利潤也是虧損狀態。因此賽維非常樂意找到恒大這樣的企業來做模式嘗試,光伏企業只提供技術服務和運營,風險相對較小,尤其是資本方面,恒大的風險和壓力肯定更大。
恒大,這兩個字就像許家印當年在兩會上露出的那條愛馬仕皮帶一樣,在2014年備受業界人士和投資者的矚目。當然,關注和愛馬仕無關,而是其不斷轉身、好辟蹊徑的作風,用個時髦的詞來說,就是跨界。
作為地產商,恒大這幾年的跨界之路覆蓋了足球、糧油、乳業和飲用水。在投資近千億元后,9月29日,其宣布投資900億元,在河北張家口建設92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10月7日,在港上市的國藏集團發布稱,恒大已與美國太陽能企業SolarPowerInc.(以下簡稱SPI)簽訂備忘錄,兩者擬以折讓約87%的價格、合計12億港元入股國藏集團。當中,恒大出資9.66億港元,交易完成后,其將成為國藏集團第一大股東,所得資金用于發展太陽能業務。
如果說之前的跨界尚未跨出快消的圈子,那么恒大在不到十天內連續兩次投資光伏,可以說是玩了一次大的。那么,進入眼下最熱門的光伏行業,恒大希望得到什么,近千億元的投資又能為許老板帶來什么?
搏體量
與之前預料的一樣,恒大的連番動作還是離不開資本運作,投資界亦對此有想象空間。
對于恒大入股國藏集團,投資界普遍認為,這是一個典型的買殼行為。如果交易完成,恒大地產與SPI將控制國藏集團超過90%的股權,根據港交所的要求,將觸發全面要約收購條例。因此收購方需要向港交所申請豁免,即要在獨立股東大會上通過不實行全面要約收購的建議,從而保留上市地位。根據公告,恒大地產還同意認購SPI合計2174萬股普通股,約占SPI全部已發行股份的3.95%。
資料顯示,SPI是一家在美國加州注冊的垂直整合光伏太陽能開發商,其擁有完整的太陽能發電設施和太陽能解決方案,主要為美國的工商業、政府、公用設施和住宅設施提供光伏發電系統。早在2011年,這家公司就被光伏巨頭賽維LDK收購,從2014年開始,公司已在歐洲、日本和中國開展業務。
盡管SPI已經鋪開“戰線”,但眾所周知,光伏電站的商業模式很難產生差異化,這意味著,未來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競爭者進入,加上目前對政府補貼的依賴程度很高,規模越大意味著企業在業界的話語權也越強。
因此,恒大做此收購,也并不奇怪。由于光伏產業前期需要巨額資金投入,鑒于地產行業本身的高負債特征,如果把光伏業務放在恒大地產的上市公司資產里面,會導致負債率進一步提高,將對地產業務融資帶來負面影響,而收購一個“殼公司”,實現獨立營運并尋找融資機會,必然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此外,資本市場對于新能源的估值遠高于房地產,獨立營運有助于提高光伏公司的估值水平,為后續的股權融資打好基礎。
不難看出,把光伏業務放到新的殼公司里面,許家印或是想做一次備受矚目的資本運作。一方面,由于恒大的光伏產業剛起步,并不存在資產注入情況,因此新買的殼公司也不存在融資障礙;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對于新能源的估值遠高于房地產,獨立營運有助于提高光伏公司的估值水平,為后續的股權融資打好基礎。
賭政策
這些年,盤點全球上馬的大型光伏項目,無一例外地依靠的都是扶持政策。恒大以大手筆跨界邁進光伏產業,或許也是在賭國內政策支持力度繼續加大。
有恒大內部人士對筆者說,這輪光伏面臨的市場形勢與之前有所不同,幾年前,企業大多靠輸出歐美來解決訂單問題,現在更看重國內的政策走向。在光伏發電成本的持續下降等利好消息下,光伏電站自去年起就開始受到資本追捧。近期,包括山東、上海、浙江、江蘇、江西、河南和安徽在內的多個省市均出臺了利好光伏產業政策,鼓勵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可以說,巨大的產業空間是恒大此番下注的重要原因。
一個明顯的表現是,恒大內部對此次進軍新能源領域非常重視。9月底,恒大與張家口市政府簽署太陽能光伏項目,就是由許家印親自帶隊,副總裁柯鵬、時守明也隨同前往、外加北京公司董事長許曉軍等高管團隊,共赴張家口與當地政府簽署協議。
根據協議具體內容,恒大在當地投建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分別為:三年內投資建設60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廠項目;三年內投資建設20萬千瓦工業園區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三年內投資建設30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農業項目,三個項目合計總裝機容量為920萬千瓦。
而國家能源局公布的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國22個主要省、自治區、直轄市已累計并網741個大型光伏發電項目,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地區。累計裝機容量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別為甘肅省、青海省和新疆自治區,分別達到432萬千瓦、310萬千瓦和257萬千瓦,這意味著,恒大光伏項目一旦建成,其總裝機容量將超過排名第一位的甘肅和第二位的青海的總和。此外,恒大集團新能源發展中心也已成立,負責集團在太陽能、風能、核能、海洋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領域的產業研究、市場開發、戰略投資、管理運營等工作。恒大內部儼然非常重視新能源產業項目,據了解,公司專門抽調優秀高管及精英員工組成新產業管理及運營團隊。
如此大手筆、多角度投入,不難看出許家印對新能源政策和光伏業前景的信心。
疑前景
那么為什么選擇張家口作為項目所在地?許家印說,5年內他連續考察三次的城市,唯有張家口。“無論是地產、糧油還是光伏,恒大都得到了張家口市的大力支持。張家口有非常好的硬環境和軟環境,各方面條件得天獨厚。國家正大力鼓勵相關產業發展,恒大對雙方合作非常有信心,一定會加大投資力度,推動項目進展。”
雖然這邊信心十足,但作為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企業,恒大的選擇并未受到國際投資者的認可,甚至已經有國際評級機構對許老板澆了冷水。
10月9日,標準普爾宣布,對恒大地產投資光伏行業并不看好,且認為,該投資計劃可能對恒大地產的信用狀況產生負面影響。
標準普爾在研報中指出,恒大地產制定了激進的光伏行業擴張計劃,但其缺乏相關專業經驗。尤其是,恒大地產在進入農業和消費行業后不久,再度進入完全不同的行業,將帶來執行風險。
光伏業內亦不完全看好恒大此舉。與恒大地產共同收購國藏集團的是SPI公司,但賽維LDK在2013年出現嚴重財務問題,原董事長彭小峰也辭去公司及附屬公司的行政、董事職務。因此,有消息說,賽維LDK已經將全部賭注押到SPI,彭小峰的計劃則是將SPI打造成一個電站平臺,成為一家運營公司,其先期思路是找到合作伙伴做EPC或共同開發項目,讓這些合作伙伴為光伏項目墊資,然后將資產裝入SPI,從而做高業績。
有業內人士聲稱,光伏電站的盈利并非只要有錢就可以,光伏企業的運營模式尤為核心。即便像賽維這樣的行業巨頭,利潤也是虧損狀態。因此賽維非常樂意找到恒大這樣的企業來做模式嘗試,光伏企業只提供技術服務和運營,風險相對較小,尤其是資本方面,恒大的風險和壓力肯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