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公布《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全文。作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首個國家專項規劃,該規劃提出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要求、政策導向、重點任務及保障措施,將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要求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的綠色低碳發展模式。
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到15%左右,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分別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和13億立方米。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減碳取得明顯成效,工業生產過程等非能源活動溫室氣體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增速繼續減緩。
在優化能源結構一節中,規劃提出,要“擴大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的應用領域,支持開展太陽能熱發電項目示范。2020年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億千瓦,太陽能熱利用安裝面積達到8億平方米。”在發展綠色建筑方面,規劃要求“采用先進的節能減碳技術和建筑材料,因地制宜推動太陽能、地熱能、淺層地溫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一體化應用。太陽能富集地區要出臺強制性太陽能推廣應用措施。加強建筑節能管理,提升并嚴格執行新建建筑節能標準,推廣綠色建筑標準。力爭到2020年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達到50%。加快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對重點能耗建筑實行動態監測。鼓勵農村新建節能建筑和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引導農民建設可再生能源和節能型住房。”在重點發展的低碳技術方面,先進太陽能、風能發電及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儲能和并網技術、被動式綠色低碳建筑技術被列入其中。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要求各地方、各部門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擺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研究制定貫徹落實《規劃》的具體措施,健全組織機構和體制機制,加大資金和政策支持力度,確保完成《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到15%左右,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分別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和13億立方米。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減碳取得明顯成效,工業生產過程等非能源活動溫室氣體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增速繼續減緩。
在優化能源結構一節中,規劃提出,要“擴大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的應用領域,支持開展太陽能熱發電項目示范。2020年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億千瓦,太陽能熱利用安裝面積達到8億平方米。”在發展綠色建筑方面,規劃要求“采用先進的節能減碳技術和建筑材料,因地制宜推動太陽能、地熱能、淺層地溫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一體化應用。太陽能富集地區要出臺強制性太陽能推廣應用措施。加強建筑節能管理,提升并嚴格執行新建建筑節能標準,推廣綠色建筑標準。力爭到2020年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達到50%。加快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對重點能耗建筑實行動態監測。鼓勵農村新建節能建筑和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引導農民建設可再生能源和節能型住房。”在重點發展的低碳技術方面,先進太陽能、風能發電及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儲能和并網技術、被動式綠色低碳建筑技術被列入其中。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要求各地方、各部門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擺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研究制定貫徹落實《規劃》的具體措施,健全組織機構和體制機制,加大資金和政策支持力度,確保完成《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