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強生光電目標:非晶薄膜電池在三年內每W成本降至4元人民幣(0.50美元),成本為目前晶硅電池的40%;1MW光伏電站建設投資,在近三年中降至1000萬元人民幣,使上網發電成本降至每度0.55元,光伏發電在三至五年內實現與風電、火電同價。
強生光電目標,是根據生產實踐和科學、理性的分析,實事求是提出的,是可行的,也是完全能夠實現的。強生光電提出的目標一旦實現,將推動中國全面進入太陽能應用的新時代。
強生光電期望這些想法和建議能得到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重視,并請我國光伏專家進行征詢論證,共同為發展我國太陽能事業,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
中國強生光電是一家專業生產非晶硅薄膜電池的廠家,生產1.1×1.4m第五代非晶薄膜電池,目前在江蘇的南通和蘇州建有兩間工廠,已投產和年底投產的共有5條生產線,產能達165MW。強生光電薄膜電池目前轉換率為6-6.5%,為中國先進水平,并計劃通過開發非晶微晶疊加技術,到明年下半年使轉換率提高到7.5-8%。強生光電目前已取得歐洲TUV和美國UL認證,是中國薄膜電池工廠中唯一取得雙認證的企業。強生光電今年8月3日向全球宣布,薄膜電池每W銷售價1美元,為目前光伏電池市場最低價。
強生光電根據我國發展新能源的大方向,近期提出目標――三年實現光伏發電與風電同價、四至五年實現光伏發電與火電同價。強生光電為什么要提出太陽能發電3-5年內與風電、火電同價的目標?強生光電的目標能不能在3-5年內實現?在這里,我們希望以事實、實踐和理性分析來回答這些問題。
一、強生光電為什么提出太陽能發電要在3-5年時間里與風電、火電同價?
太陽能是最清潔、最環保的能源,其能量是水電、風電、核電等清潔能源無法相比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太陽能也是本世紀最有可能替換傳統化石能源的最理想的主要替代能源。近幾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組件生產和應用取得較快的發展,但90%以上的項目使用高成本的晶硅組件,成本瓶頸一直未能有效突破,90%以上的項目必須依靠各國政府的政策補助才得以支撐。高成本仍然是當前太陽能普及應用最大障礙和核心問題,尤其是以晶硅組件建設的光伏系統,發電成本目前約是風電的3-3.5倍,是火電標桿價的4-5倍,高成本成為太陽能普及應用的最大瓶頸。能不能盡快發展一種既不要政府補貼、成本又接近風電、火電的低成本的太陽能組件和發電系統,是太陽能產業下階段能不能快速、健康發展和全面應用的關鍵。目前全球太陽能發電所占比例只有0.25%,如增加至2.5%,將有10倍成長空間,如能達到25%,將有100倍巨幅增長。一旦實現太陽能發電與風電、火電同價,它將以巨大的應用優勢在中國和全球迅速普及,人類也將真正全面應用這一既清潔、成本又低的替代新能源,這也將使光伏產業成為本世紀繼IT產業后的又一新興產業而取得爆炸性的發展。強生光電“與火電同價”目標的提出,順應全人類尋求和解決新能源緊迫形勢的需要,順應政府推進光伏應用的政策導向,順應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客觀要求。
二、能不能在今后的三至五年內實現光電與風電、火電同價的目標?
實現光電與風電、火電同價的目標,在相當一部分人的印象中,似乎是一件遙不可及、高不可攀的事情。強生光電認為,這是對光電發展認識上的一個誤區。太陽能發電應該是一項普及型、應用型產業,要盡快實現光電與風電、火電同價,當前必須對發展光電產業重新定位、統一認識,并切實解決好兩個重大問題:
第一,要使光伏組件的生產成本在三年內迅速降至每W4.00元人民幣(0.50美元);
第二,要使光伏發電系統建造成本在三年內降至每MW1000萬元人民幣以下。
以上組件制造和系統建設的成本目標,為當前晶硅光伏組件生產和應用成本的40%左右,需要在今后幾年內成本降低60%,其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強生光電經過自己的實踐和理性的分析,堅定地認為,這一降本目標的提出是可行的,也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關鍵在于如何堅決地、盡快地解決好認識與實踐中的幾個重點問題:
第一,制造和使用什么樣的光伏組件?
光伏組件是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核心部件,占整個光伏發電系統成本的50%以上。降低了組件成本,就可以降低光伏發電系統建造成本,降低了系統造價,光伏發電上網電價就可以大幅降低。怎樣降低組件成本?制造和使用什么樣的光伏組件十分重要,強生光電可以肯定回答:非晶硅薄膜電池是最佳選擇。非晶薄膜電池無論與晶硅電池或與其他薄膜電池相比,都具備獨特的優勢:
一是非晶薄膜電池具有產業鏈短,便于大規模、批量化、連續化生產的優勢。非晶薄膜電池在工廠封閉式車間流水線生產,從玻璃上線到成品入庫,整個流程只需要4-5個小時,便于成本控制和精細化管理;而晶硅電池產業鏈很長,從采礦、冶煉、提純,到拉晶園、切片、酸洗、蝕刻、封裝等,上下游生產需要10多個環節,導致生產周期長、制造成本居高不下;
二是非晶薄膜電池生產過程具有能耗低、無污染的優勢。薄膜電池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