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新能源板塊而“流血”不止的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天威集團”)今年上半年再次大幅虧損8.9億元,公司扭虧措施短期內仍顯得無力。
昨日,天威集團發布的半年報顯示,2014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億元,去年同期為40.09億元;凈利潤約為-8.9億元,去年同期為-14.08億元。
天威集團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保定變壓器廠,1995年改制為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2008年1月劃歸于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下稱“兵裝集團”),成為其全資子公司。截至2014年3月底,公司注冊資本為21.09億元,國資委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公司主要經營變壓器、互感器等輸配電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同時經營新能源領域中的光伏和風電產業。
上半年,天威集團經營性虧損為5.05億元,如此大額的虧損仍主要來自于新能源產業。天威集團表示,由于公司新能源產業市場萎縮,產能過剩、產品價格走低等情況仍未明顯好轉,收入成本倒掛現象嚴重,公司除控股、參股的多晶硅企業處于停產之外,控股的其他新能源企業均采取減產、限產等控制虧損措施,加強風險管控。
實際上,天威集團新能源產業的虧損是由其當初盲目投資造成的。在光伏及風電等產業大受追捧的2008年至2012年里,天威集團陸續上馬了21個新能源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其中的20個項目未經董事會等法定程序,涉及金額高達152億元。
曾參與天威集團四川光伏項目建設的一位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2006年以后光伏行業比較火,發展很快,多晶硅價格很高,天威集團認為這個不錯,所以就在成都和樂山投資設立了硅料廠,但上項目的決策、選擇、流程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被市場淘汰也不奇怪。
從國家審計署對兵裝集團2012年度的財務收支審計結果涉及到天威集團的部分來看,當年天威集團對新能源項目投資頗具隨意性:2010年至2012年,天威集團未經發改委批準,擅自上調投資計劃,實施的境外新能源投資項目因設計缺陷等原因被迫停工、破產清算。至2012年底,天威集團有3個投資項目超計劃投資2.85億元,未按規定報經主管部門審批;11個項目未經兵裝集團審批即開工建設,涉及投資額24.85億元。
而天威集團沒有預料到新能源產業會出現急劇的變化。“公司領導層在這么大項目的前期評估、測算上是嚴重失誤的,根本沒有想到多晶硅會在幾年時間里跌落到一個完全無法生存的狀態,根本問題還是出在最開始就沒有選對技術路線。”上述人士介紹。
與新能源板塊相比,公司的輸變電板塊則要好一些。天威集團稱,2014年上半年,公司輸變電產業以市場需求為向導,優化資源配置,強化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持續降本增效,公司變壓器產品毛利率同比上升,輸變電產業利潤上半年保持盈利,且實現同比增長。
不過,公司資產計提減值準備仍在大幅增加。天威集團表示,基于謹慎性原則,公司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對合并會計報表范圍內相關資產計提減值準備5.01億元。另外,天威集團上半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合計3042萬元,主要為轉讓股權取得投資收益;公司營業外收入凈額8168萬元,其中政府補助8663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天威集團持續多年虧損,導致資產負債率達到97%,對公司財務狀況造成嚴重影響。不過,公司通過銀行融資的渠道已經堵死,現在正遭受多家金融機構追索債務以致資產被凍結,公司目前也只能通過高成本的信托來借款。
對于下一步如何應對虧損,天威集團稱,會在加強新能源產業解危脫困的同時,集中有效資源做強天威輸變電產業,通過市場整合和能力提升、增加科技投入、管理整合和機制創新、深化預算管理等措施,提高公司的市場占有率、產業核心競爭能力、產業管理效率等。
昨日,天威集團發布的半年報顯示,2014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億元,去年同期為40.09億元;凈利潤約為-8.9億元,去年同期為-14.08億元。
天威集團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保定變壓器廠,1995年改制為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2008年1月劃歸于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下稱“兵裝集團”),成為其全資子公司。截至2014年3月底,公司注冊資本為21.09億元,國資委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公司主要經營變壓器、互感器等輸配電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同時經營新能源領域中的光伏和風電產業。
上半年,天威集團經營性虧損為5.05億元,如此大額的虧損仍主要來自于新能源產業。天威集團表示,由于公司新能源產業市場萎縮,產能過剩、產品價格走低等情況仍未明顯好轉,收入成本倒掛現象嚴重,公司除控股、參股的多晶硅企業處于停產之外,控股的其他新能源企業均采取減產、限產等控制虧損措施,加強風險管控。
實際上,天威集團新能源產業的虧損是由其當初盲目投資造成的。在光伏及風電等產業大受追捧的2008年至2012年里,天威集團陸續上馬了21個新能源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其中的20個項目未經董事會等法定程序,涉及金額高達152億元。
曾參與天威集團四川光伏項目建設的一位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2006年以后光伏行業比較火,發展很快,多晶硅價格很高,天威集團認為這個不錯,所以就在成都和樂山投資設立了硅料廠,但上項目的決策、選擇、流程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被市場淘汰也不奇怪。
從國家審計署對兵裝集團2012年度的財務收支審計結果涉及到天威集團的部分來看,當年天威集團對新能源項目投資頗具隨意性:2010年至2012年,天威集團未經發改委批準,擅自上調投資計劃,實施的境外新能源投資項目因設計缺陷等原因被迫停工、破產清算。至2012年底,天威集團有3個投資項目超計劃投資2.85億元,未按規定報經主管部門審批;11個項目未經兵裝集團審批即開工建設,涉及投資額24.85億元。
而天威集團沒有預料到新能源產業會出現急劇的變化。“公司領導層在這么大項目的前期評估、測算上是嚴重失誤的,根本沒有想到多晶硅會在幾年時間里跌落到一個完全無法生存的狀態,根本問題還是出在最開始就沒有選對技術路線。”上述人士介紹。
與新能源板塊相比,公司的輸變電板塊則要好一些。天威集團稱,2014年上半年,公司輸變電產業以市場需求為向導,優化資源配置,強化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持續降本增效,公司變壓器產品毛利率同比上升,輸變電產業利潤上半年保持盈利,且實現同比增長。
不過,公司資產計提減值準備仍在大幅增加。天威集團表示,基于謹慎性原則,公司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對合并會計報表范圍內相關資產計提減值準備5.01億元。另外,天威集團上半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合計3042萬元,主要為轉讓股權取得投資收益;公司營業外收入凈額8168萬元,其中政府補助8663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天威集團持續多年虧損,導致資產負債率達到97%,對公司財務狀況造成嚴重影響。不過,公司通過銀行融資的渠道已經堵死,現在正遭受多家金融機構追索債務以致資產被凍結,公司目前也只能通過高成本的信托來借款。
對于下一步如何應對虧損,天威集團稱,會在加強新能源產業解危脫困的同時,集中有效資源做強天威輸變電產業,通過市場整合和能力提升、增加科技投入、管理整合和機制創新、深化預算管理等措施,提高公司的市場占有率、產業核心競爭能力、產業管理效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