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謹向那些奮戰于光伏電站項目的江湖兒女們致敬,故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公元前2010年,江湖傳言一條美艷無比的蛟龍現身西域,它宛若一名婀娜多姿的少女,傳言稱有幸目睹其芳容并得其垂青的人能夠一夜暴富。雖然,江湖人士對這一傳聞津津樂道,但又半信半疑。
然古語有云:“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公元前2012年,這一傳聞不僅令京城五大財團和四小豪門聞風而動,而且各路江湖人士、三教九流皆意圖尋得這條美蛟龍,為此甚至引來一場腥風血雨的殺戮,為的僅是一睹其芳容并富甲天下。
電站投資熱潮背后的秘密
而當今商界江湖更猶如一場瘋狂的資本搶奪戰,商界群雄希望能尋得一把能出奇致勝的“屠龍寶刀”。其中商界大佬馬云便以“余額寶”這一全新的利器震驚江湖,而其背后深藏的是馬云獨到精準的商業模式。換言之,任何行業只要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的切入點,從而稱霸商界江湖。商界群雄對“商業模式”這把屠龍寶刀趨之若鶩,但鮮有人能領悟其精髓所在。
現如今,光伏電站涌現一股瘋狂投資熱潮,這背后隱藏著一個商業秘密,那就是電站剝離上市并套現。
眾所周知,上市的先決條件是財務報表上要體現3年的盈利,但電站的投資收益無需考慮25年的質保周期,而是最為關鍵的5-7年,這5到7年也是政策補貼和退稅的黃金周期,只要不出現不可抗力的因素,3年內完全可以呈現出一份完美的財務報表。在外行看來,如此優質的資產將引來風投、劵商、社保、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大舉追捧和介入,在金融機構的“齊心協力”之下一舉推入股票市場,最終這些操盤者賺的數錢數到手抽筋。
可是,上市套現之后,屋頂產權或者可能引發的房屋倒塌、電價問題、發電量等一系列問題就與投資者毫不相關了。
這就是瘋狂背后的秘密和邏輯。
2014光伏市場啟動緩慢原因何在
時至2014年,各路人馬到處瘋搶份額,掃蕩屋頂,隨之伴隨的問題就是融資難、電站建設啟動緩慢。那么,為何2014年光伏發電市場啟動緩慢呢?
首先,2013年國內實際裝機規模近12GW,也就是砸了1200億的資金。電站建成后,投資業主卻未能將項目成功轉賣,可想而知,如此龐大的一筆資金無法及時回籠,造成今年投資者沒有后續的資金投入。
其次,當年水電站向民營資本開放時,民資建成電站后被國字頭電力公司高價接盤,這一利益輸送模式在光伏電站領域得到了大規模應用和普及,再加上高額補貼、銀行信貸的支持,成為了2013年國內光伏電站轟然崛起的原因之一。但是,當下有一個“量”變了,隨著“劉漢事件”的影響,再加上反腐力度的大力推進,國企從民企手里接盤光伏電站的激情受到重創,從而使得電站建設速度緩慢。
私募基金加入光伏電站廝殺大戰
光伏各大江湖門派之間的故事還在繼續中,2014年,江湖群雄奮力拼殺之后,除了五大豪門和四小貴族仍在繼續廝殺之外,其余民間江湖力量已是精血耗盡,元氣大傷,這也是造成2014年上半年光伏江湖異常平靜的原因所在……然而,這僅僅是暴風雨前的片刻寧靜。
如今,進入光伏電站領域廝殺的有一支不可忽視的資本力量--私募或基金。
2014年上半年,銀行收緊貸款,電站投資者的融資渠道因此被卡。此時,能通過各種渠道獲得低息貸款的基金及劵商就完美地補充了這一空缺。高息放貸、周期短、收益有保障,再加上電站領域被長期看好,這個預期造就了產業資金需求和產業實體投資的完美共振。
了解電站基本面背后的市場邏輯
當下,中國光伏發電市場的基本面一致被大家看好,無論從政策支持面來看,還是從節能減排、拉動內需、調整能源結構角度而言,市場基本面都是如此完美,光伏發電大規模發展的市場趨勢已經形成。
在基本面如此完美的前提下,市場參與者會怎么行動呢?
這首先要了解這片市場由誰構成。本人大膽將其劃分如下:發改委、電站投資商、電站運營商,EPC承建商、材料設備供應商、地方招商局、中間貿易商、銀行/基金/風投以及國外資本套利基金等。
因此,若想如諸葛亮一般運籌帷幄、料事如神,恐怕需要的是換位思考,例如,發改委會如何進行頂層設計?電站投資商如何看待市場?電站運營商和EPC承建商對市場又有何見解?……或許在了解這背后的市場邏輯之后,你就能稱霸光伏江湖了。
公元前2010年,江湖傳言一條美艷無比的蛟龍現身西域,它宛若一名婀娜多姿的少女,傳言稱有幸目睹其芳容并得其垂青的人能夠一夜暴富。雖然,江湖人士對這一傳聞津津樂道,但又半信半疑。
然古語有云:“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公元前2012年,這一傳聞不僅令京城五大財團和四小豪門聞風而動,而且各路江湖人士、三教九流皆意圖尋得這條美蛟龍,為此甚至引來一場腥風血雨的殺戮,為的僅是一睹其芳容并富甲天下。
電站投資熱潮背后的秘密
而當今商界江湖更猶如一場瘋狂的資本搶奪戰,商界群雄希望能尋得一把能出奇致勝的“屠龍寶刀”。其中商界大佬馬云便以“余額寶”這一全新的利器震驚江湖,而其背后深藏的是馬云獨到精準的商業模式。換言之,任何行業只要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的切入點,從而稱霸商界江湖。商界群雄對“商業模式”這把屠龍寶刀趨之若鶩,但鮮有人能領悟其精髓所在。
現如今,光伏電站涌現一股瘋狂投資熱潮,這背后隱藏著一個商業秘密,那就是電站剝離上市并套現。
眾所周知,上市的先決條件是財務報表上要體現3年的盈利,但電站的投資收益無需考慮25年的質保周期,而是最為關鍵的5-7年,這5到7年也是政策補貼和退稅的黃金周期,只要不出現不可抗力的因素,3年內完全可以呈現出一份完美的財務報表。在外行看來,如此優質的資產將引來風投、劵商、社保、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大舉追捧和介入,在金融機構的“齊心協力”之下一舉推入股票市場,最終這些操盤者賺的數錢數到手抽筋。
可是,上市套現之后,屋頂產權或者可能引發的房屋倒塌、電價問題、發電量等一系列問題就與投資者毫不相關了。
這就是瘋狂背后的秘密和邏輯。
2014光伏市場啟動緩慢原因何在
時至2014年,各路人馬到處瘋搶份額,掃蕩屋頂,隨之伴隨的問題就是融資難、電站建設啟動緩慢。那么,為何2014年光伏發電市場啟動緩慢呢?
首先,2013年國內實際裝機規模近12GW,也就是砸了1200億的資金。電站建成后,投資業主卻未能將項目成功轉賣,可想而知,如此龐大的一筆資金無法及時回籠,造成今年投資者沒有后續的資金投入。
其次,當年水電站向民營資本開放時,民資建成電站后被國字頭電力公司高價接盤,這一利益輸送模式在光伏電站領域得到了大規模應用和普及,再加上高額補貼、銀行信貸的支持,成為了2013年國內光伏電站轟然崛起的原因之一。但是,當下有一個“量”變了,隨著“劉漢事件”的影響,再加上反腐力度的大力推進,國企從民企手里接盤光伏電站的激情受到重創,從而使得電站建設速度緩慢。
私募基金加入光伏電站廝殺大戰
光伏各大江湖門派之間的故事還在繼續中,2014年,江湖群雄奮力拼殺之后,除了五大豪門和四小貴族仍在繼續廝殺之外,其余民間江湖力量已是精血耗盡,元氣大傷,這也是造成2014年上半年光伏江湖異常平靜的原因所在……然而,這僅僅是暴風雨前的片刻寧靜。
如今,進入光伏電站領域廝殺的有一支不可忽視的資本力量--私募或基金。
2014年上半年,銀行收緊貸款,電站投資者的融資渠道因此被卡。此時,能通過各種渠道獲得低息貸款的基金及劵商就完美地補充了這一空缺。高息放貸、周期短、收益有保障,再加上電站領域被長期看好,這個預期造就了產業資金需求和產業實體投資的完美共振。
了解電站基本面背后的市場邏輯
當下,中國光伏發電市場的基本面一致被大家看好,無論從政策支持面來看,還是從節能減排、拉動內需、調整能源結構角度而言,市場基本面都是如此完美,光伏發電大規模發展的市場趨勢已經形成。
在基本面如此完美的前提下,市場參與者會怎么行動呢?
這首先要了解這片市場由誰構成。本人大膽將其劃分如下:發改委、電站投資商、電站運營商,EPC承建商、材料設備供應商、地方招商局、中間貿易商、銀行/基金/風投以及國外資本套利基金等。
因此,若想如諸葛亮一般運籌帷幄、料事如神,恐怕需要的是換位思考,例如,發改委會如何進行頂層設計?電站投資商如何看待市場?電站運營商和EPC承建商對市場又有何見解?……或許在了解這背后的市場邏輯之后,你就能稱霸光伏江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