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無錫,尚德電力董事長兼CEO施正榮的時間就總是需要在“迎來送往”的狀態中度過――光是那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市長們,就已讓他每天應接不暇。
市長們專程而來,并非只為觀摩號稱全球最大的光伏建筑一體化幕墻的低能耗生態建筑――尚德電力總部辦公大樓,市長們是來公關、游說施正榮的。
“市長們見我,為的是吸引尚德去投資,我就跟市長們很坦白講,市場需求沒有激活,怎么可能去投資?怎么可能拉動地方經濟?地方經濟拉動不起來,反而有可能把我們拖垮。”8月5日,在接受編輯專訪時,施正榮如是表態。
當外界不斷質疑尚德興建光伏產業園可能面臨的資金風險,當地方政府不遺余力不計成本地熱情“追逐”尚德時,施正榮的戰略是――“結盟”電力央企,不張揚、沉住氣、悄悄干。7月下旬,尚德電力先后與兩大電力央企中國華電集團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中國節能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節能”)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計劃未來五年聯手開發太陽能項目。
無獨有偶。8月6日,中國第一家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的光伏企業阿特斯公司(納斯達克代碼:CSIQ)與五大發電央企之一的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同后者旗下的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共同設計、投資、建設、運營和維護太陽能光伏電站。
越來越多的信息表明,“結盟”電力央企這一中國光伏產業的“主心骨”,共同開發太陽能項目的模式,正在成為光伏企業疾行猛進的一種新趨勢。
結盟央企應對不確定性
雷霆的行程安排得異常緊湊,先從無錫飛抵北京,密會華電高層,三個小時后登上班機飛往寧夏。雷霆,尚德電力副總裁、尚德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
雷霆此行的目的地是寧夏石嘴山市。在那里,尚德電力與“中國節能”聯合投建10兆瓦光伏電站,“10月份就能完工。”
在這次合作中,“中國節能”主要負責投資開發,尚德電力主要負責提供晶硅光伏電池組件、系統設計和技術服務。兩家公司計劃在五年內重點開發國際、國內大型并網項目、國內城市建筑光伏一體化(BIPV)項目、偏遠無電地區獨立光伏發電項目和風光互補并網電站項目。
“不只是石嘴山項目,我們在石林參建的光伏項目也在緊張推進之中,一期也是10兆瓦,順利的話年底可以竣工。”雷霆所言的“石林項目”,系尚德電力與云電投新能源公司及其他投資方合作,年初開工建設的“昆明石林大型并網光伏試驗示范電站科普區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
說起石嘴山、石林項目,施正榮顯得很開心。“那兩個項目,目前還不指望掙錢,只要不虧就行。通過這兩個示范性項目,但愿對政策制定、政策落實有所推動和促進。”
尚德電力的舉動蘊涵投石問路、穩健布局的意圖。一方面,以合作避風險,實踐與電力央企和諧互動的新路;另一方面,以項目謀產業,加速布點迅速圈占光伏資源。一俟政策面徹底明朗,即可將“框架協議”夯實。之前的7月14日,尚德電力對外宣稱,近期分別與陜西省政府、青海省政府、寧夏石嘴山市政府和四川省攀枝花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在上述四省(區)、市分別開發300兆瓦及各500兆瓦的光伏并網太陽能項目,項目總量達1800兆瓦,預計將分期投入開發建設。
光伏企業“結盟”電力央企,如何互利互惠平等合作?阿特斯公司與國電電力簽訂的協議顯示,先期成立一個主營光伏電站開發的合資公司,國電電力會在提議的光伏電站項目中占大股。
“尚德是光伏組件制造企業,如果我們也去搞投資的話,經營方式就發生變化了。對于我們這樣的制造企業來說,重要的是資金、物流的快速周轉。”在接受編輯采訪時,雷霆坦稱,“現在,一些投資者對上馬光伏電站依然信心不足,因為政策的不確定性客觀存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主力投資方很希望我們能夠以現金的方式參與進來,以部分打消他們的投資疑慮。”
編輯在采訪中了解到,石嘴山、石林項目,電力央企以及地方國企是投資主體,尚德電力則“象征性”參股。“這是一種堅定投資者信心的宣示而已,不意味著我們一定要去投資。”雷霆說。
“產業政策”仍有待明朗
盡管身處企穩回暖的通道,但光伏企業的處境,依舊艱辛。
中投顧問產業研究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3月,我國已有350家光伏企業倒閉歇業,幸存者只剩約50家。倒閉歇業的企業幾乎全部來自組件領域,多晶硅產能嚴重過剩讓眾多制造企業感受到了嚴峻的生存壓力。
產業鏈上下游垂直整合,成為組件制造企業的戰略訴求。一位不愿具名的光伏企業負責人指出,“與電力央企結盟,是最穩妥最安全的合作方式,既借力貫通了產業鏈,又可以有效舒緩自身的潛存風險。我們也嘗試過引進外資投建光伏電站,因為政策不明確,外資不敢進。”
所謂的“潛存風險”,多指向產業政策,畢竟,光伏產業是典型的“政策市”。
今年3月23日,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加快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