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月壇南街38號,國家能源局所在地。近三個月以來,中紀委和檢方從這里帶走了五名司局級干部,國家能源局近半業務部門一把手出現更迭。處于風暴眼中的國家能源局彷佛進入靜默期,對所有外部新聞媒體的采訪要求保持閉口,外界僅能從官網幾條關于廉政建設的新聞中,管窺其內部的一些動向。
今天《中國電力報》以《能源局黨組強力構筑反腐倡廉防火墻》為題,對三個月以來能源局內部整改和廉政建設進行了詳細報道,其中部分細節頗值得玩味,是迄今為止了解反腐風暴中能源局內部動向最為詳細深入的一份材料。
該文稱,重組后的國家能源局陷入“腐敗門”,“全局干部職工和社會公眾的感受一樣,對這些發生在身邊的腐敗案例感到十分震驚與憤慨。”
今年四月,原核電司司長郝衛平和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接連被帶走后,能源局就成立了局長吳新雄任組長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領導小組”。
隨后,該小組在能源局內部開展了內部監督和案件查處工作,“對原電監會成立十年來和原國家能源局成立五年來的問題線索進行了起底和梳理”,對調查核實案件進行分類審理,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目前這項清理監督行動已立案四起,查處兩起。這表明,針對該局干部的反腐工作仍在繼續。
從五月份開始,國家能源局開始加快干部交流輪崗工作,主要業務司內,在同一崗位長期工作的司局級干部和處長,是輪崗重點考慮的對象,以防止主要業務部門人員長期在同樣的崗位上工作,建立起利益鏈。
從今年四月下旬開始,吳新雄等主要局領導對50多名司局級干部,40多名處長及其他黨員干部進行了談心交流和廉政談話,提醒他們,“管好自己,看好家人,交好朋友”。
與此同時,能源局也在總結經驗時認為,“項目審批權力過于集中,批項目、批資金的運行不規范和公開程度不夠是主要薄弱環節。”
該報道稱,能源局正抓緊梳理職責范圍內的審批事項,進一步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進一步從源頭上預防腐敗。“去年機構重組以來,全局已取消和下放23項審批權,最近擬在此基礎上再清理10多項審批權。”
《中國電力報》是中國電力系統唯一的行業報,其曾是國家電監會下屬機關報。2013年初,國家電監會與國家能源局合并之后,變為國家能源局主管。
四月以來,能源局僅在官網公布了廉政整改措施,而這篇文章是首次通過傳統媒體對外發聲。在此前的反腐風暴中,能源局謝絕了一切外界采訪訴求,被外界批評為“沉默應對”,“無反應”,“不作為”。長久以來,能源局一直與傳媒界保持良好的互動關系,被認為是國家機關中較為開明的政府部門。但是,自前任局長劉鐵男因媒體人舉報而落馬后,能源局基本向市場化媒體關上了大門,幾乎所有采訪都高掛“免戰牌”。
“財經十一人”期待,國家能源局不僅要做到簡政放權,以有效手段建立遏制腐敗的機制措施,同時也要以積極的態度正視存在的問題,對外接受社會輿論監督。正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朱明內部廉政警示教育學習體會交流會上所言,“公開是接受監督最有效的方式,要以強化監督來規范權力的使用。”
今天《中國電力報》以《能源局黨組強力構筑反腐倡廉防火墻》為題,對三個月以來能源局內部整改和廉政建設進行了詳細報道,其中部分細節頗值得玩味,是迄今為止了解反腐風暴中能源局內部動向最為詳細深入的一份材料。
該文稱,重組后的國家能源局陷入“腐敗門”,“全局干部職工和社會公眾的感受一樣,對這些發生在身邊的腐敗案例感到十分震驚與憤慨。”
今年四月,原核電司司長郝衛平和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接連被帶走后,能源局就成立了局長吳新雄任組長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領導小組”。
隨后,該小組在能源局內部開展了內部監督和案件查處工作,“對原電監會成立十年來和原國家能源局成立五年來的問題線索進行了起底和梳理”,對調查核實案件進行分類審理,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目前這項清理監督行動已立案四起,查處兩起。這表明,針對該局干部的反腐工作仍在繼續。
從五月份開始,國家能源局開始加快干部交流輪崗工作,主要業務司內,在同一崗位長期工作的司局級干部和處長,是輪崗重點考慮的對象,以防止主要業務部門人員長期在同樣的崗位上工作,建立起利益鏈。
從今年四月下旬開始,吳新雄等主要局領導對50多名司局級干部,40多名處長及其他黨員干部進行了談心交流和廉政談話,提醒他們,“管好自己,看好家人,交好朋友”。
與此同時,能源局也在總結經驗時認為,“項目審批權力過于集中,批項目、批資金的運行不規范和公開程度不夠是主要薄弱環節。”
該報道稱,能源局正抓緊梳理職責范圍內的審批事項,進一步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進一步從源頭上預防腐敗。“去年機構重組以來,全局已取消和下放23項審批權,最近擬在此基礎上再清理10多項審批權。”
《中國電力報》是中國電力系統唯一的行業報,其曾是國家電監會下屬機關報。2013年初,國家電監會與國家能源局合并之后,變為國家能源局主管。
四月以來,能源局僅在官網公布了廉政整改措施,而這篇文章是首次通過傳統媒體對外發聲。在此前的反腐風暴中,能源局謝絕了一切外界采訪訴求,被外界批評為“沉默應對”,“無反應”,“不作為”。長久以來,能源局一直與傳媒界保持良好的互動關系,被認為是國家機關中較為開明的政府部門。但是,自前任局長劉鐵男因媒體人舉報而落馬后,能源局基本向市場化媒體關上了大門,幾乎所有采訪都高掛“免戰牌”。
“財經十一人”期待,國家能源局不僅要做到簡政放權,以有效手段建立遏制腐敗的機制措施,同時也要以積極的態度正視存在的問題,對外接受社會輿論監督。正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朱明內部廉政警示教育學習體會交流會上所言,“公開是接受監督最有效的方式,要以強化監督來規范權力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