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一個急脾氣的人,對待工作很認真、也很較真,就連上班早到也較真。以前我總是比他先到,可是為了爭口氣,現在他天天比我先到,每天都是著急忙慌的干一件件似乎做不完的事:早上開班排員排產,班中及時對生產和人員情況進行合理調整,班后對質量分析和工作中遇到的事情進行收集整理并找出合理的解決方案……他脾氣很急,對工作很較真,但人很好,做事認真。”組件車間劉飛在談到陳亞釗時說。
劉飛口中的陳亞釗是車間焊敷工序的一名普通員工,2012年3月進入衡水英利組件車間,現在已經成長為所在班組的班組長,同時也是公司的年度安全標兵。
一個普通的員工,成長為基層管理者,是實干、是付出,是對工作的認真負責和全情投入。因為身體原因,小小年紀的陳亞釗落下了腰疼的毛病。但為了不耽誤生產,他一直堅持帶病上班,幾乎沒有以病為由請過假。
作為車間一線員工,作為一名班組長,他經常比同班同事晚一個小時吃飯,最晚一次夜班晚了兩個多小時。“作為一名班組長,就要干好自己的活,晚吃會兒飯很正常,車間很多人都這樣”陳亞釗說。“當了班組長以后,每天早上都比普通員工早一個小時到崗,進行排產和生產人員調動,有一點小事沒想到沒囑咐到就會在工作中出現問題。因為家在市里,而公司在郊區,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每次回家基本都是燈火通明的夜晚,為此對象也總是'抱怨'這份工作太累,沒事有時間照顧家里,兩個人意見經常產生分歧,甚至吵架……”陳亞釗停了停后,繼續講到:“趁年輕,就應該有一股拼勁兒,只要是我干的活兒,就一定要把他干好,公司發展好了,大家伙兒都受益。保定學院的學生群體不就是因為扎根實干受到習總書記的表揚啊,我想這就是我們普通人實現中國夢、英利夢的最好方式。”
公司提出“大干二季度”后,陳亞釗感覺壓力很大。“大家伙兒都在加班加點兒的忙,說實話真累,太累了。但是作為班組長我必須得起帶頭作用,我得比別人干得更多才能服眾。不光是完成車間的生產目標,質量上我們也得爭取做到最好,這樣,我這班組的兄弟們臉上也有光不是!”陳亞釗憨笑著說。
這就是我們英利一名普通的基層管理者,用自己的實干和較真兒精神在點滴中承擔著屬于自己的那份責任,默默奉獻,從未言悔。在二次創業的過程中,我們的的確確需要實干的精神,并把這種精神帶到班組中,帶到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身上。讓公司發展越來越強大,自己生活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