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加強地方能源規劃審批,實現規劃代替路條
“我國在‘十二五’后期和‘十三五’期間或將來更長一段時間,都處在推進能源生產消費革命的時期。即從偏重保供向供需并重、過度依賴煤炭向清潔低碳多元化能源發展、偏重依靠國內資源向注重利用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方向、分產業的分散發展向系統協調發展方向轉變。”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司長俞燕山此前曾在中電聯2014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會上如是表示。
強化規劃,簡化審批
針對“十二五”期間未有統一電力規劃,行業亂象叢生的局面,俞燕山表示,作為能源規劃一部分,電力規劃要改變“十二五”期間諸多專項電源規劃、區域電網規劃的碎片化現象,加強統籌解決機制。
2013年,數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共取消和下放221項行政審批事項,2004年頒布的《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首次修訂,旨在進一步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對此,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副司長何永健在4月2日舉辦的2014年電力規劃發展論壇上表示,取消和下放審批權力意味著將項目交給地方和市場,然而規劃需要進一步強化。“今后省級能源規劃需要由國家審批,涉及到總量布局、區域協調的區域規劃也需經過國家審批,這是因為地方規劃不止立足于本省(地區),還涉及到別的省份(地區)的能源規劃布局。”
“此外,國家還將簡化審批程序,編制未來5-7年的規劃,并按規劃實施。省級規劃將采取年度審批的方式,相當于一次性‘打包’審批路條,實現規劃代替路條。其中,具有良好節能減排效益和民生效應的清潔煤電項目,可以單獨列出。”何永健進一步說。
進一步優化電力布局
何永健介紹,未來我國能源基地將呈現“5+2”支撐的形式,即5個能源基地——山西、新疆、蒙東、西南、鄂爾多斯盆地(包括陜西北部延安、榆林地區,寧夏東部,甘肅東部);2個能源帶——東部核電帶和南海深海油氣。從開發時序看來,近期提供能源支持的是“四基一帶”(新疆、南海屬于遠期規劃),“十二五”末期能源生產能力占全國70%以上;新增能源8億噸標準煤,占全國90%以上;從跨省區輸送來看,其未來新增能力要超過100%。
根據國家電網的電力流方案,2020年,東中部12省受入電力3.5億千瓦(煤電2.56億千瓦),其中有37.4%的電力來自晉陜蒙寧新,2011-2020年,晉陜蒙寧新五地新增電力將占全國的59%。
“‘十三五’期間,需要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實現發達地區煤炭等量替代。2013年我國消費37.5億噸標煤,其中煤炭占比66%、石油18%、天然氣5.6%、非化石能源9.8%。我國必須改變能源高載布局,實現從東部到中西部再到國外,減輕環保壓力。”何永健介紹。
此前,國家能源局提出,今年工作重點之一為推進14個大型煤炭基地、9個大型煤電基地、12條“西電東送”輸電通道建設。
“可再生能源只能替代電力,不能替代液體燃料和化工產品。我國煤炭只有55%用于發電,分散用煤是大氣污染元兇。一些清潔煤電機組氮氧化物排放水平比天然氣發電還低,有待進一步挖掘潛力,加上‘電從遠方來’使得西部環境資源壓力巨大,東部不上新的煤電項目這一政策還需重新評估。”何永健說。
電源結構調整
據國網發展策劃部張琳介紹,2011-2020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將保持7.2%以上的增速。預計2020年電能占用能比重約為28%,全社會用電量達8.4萬億千瓦時,中東部12省用電占全國比重51%。
從電源結構調整來看,何永健認為,今后中西部應建大型坑口電站,采用煤矸石低熱值綜合利用發電。除了熱電聯產項目,東部地區原則不上新的煤電項目,其電力缺口要靠外來電、天然氣、核電等方式解決,但長遠來看仍要發展清潔高效煤電。
“十三五期間,可再生能源要進一步優化發展。要積極發展水電,‘十二五’水電裝機目標為2.9億千瓦,‘十三五’裝機目標為3.5億千瓦;2015年風電裝機目標為1億千瓦,2020年為2億千瓦;2015年太陽能裝機目標為3500萬千瓦、2020年裝機目標為1億千瓦;天然氣2020年目標為600億到1000億方,占比10%以上;核電2020年裝機目標為5800萬千瓦。”何永健介紹。
“值得注意的是,福島核事故之后,我國核電裝機目標下調。根據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比重達到15%的目標承諾,核電裝機減少1000萬千瓦,整個電力系統需增加裝機5500萬千瓦,利用小時數減少130小時,跨省區輸送電力需增加2500萬千瓦,電力系統成本增加6000億元。”何永健進一步說。
何永健還進一步介紹了各種能源科技實現商業化的時序。其中,頁巖氣技術、智能電網技術將在2018年左右實現商業化;三代核電、海上風電也將于2020年前后成熟;風電將于2020年實現平價上網,光伏發電價格實現用戶側平價上網。
“我國在‘十二五’后期和‘十三五’期間或將來更長一段時間,都處在推進能源生產消費革命的時期。即從偏重保供向供需并重、過度依賴煤炭向清潔低碳多元化能源發展、偏重依靠國內資源向注重利用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方向、分產業的分散發展向系統協調發展方向轉變。”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司長俞燕山此前曾在中電聯2014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會上如是表示。
強化規劃,簡化審批
針對“十二五”期間未有統一電力規劃,行業亂象叢生的局面,俞燕山表示,作為能源規劃一部分,電力規劃要改變“十二五”期間諸多專項電源規劃、區域電網規劃的碎片化現象,加強統籌解決機制。
2013年,數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共取消和下放221項行政審批事項,2004年頒布的《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首次修訂,旨在進一步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對此,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副司長何永健在4月2日舉辦的2014年電力規劃發展論壇上表示,取消和下放審批權力意味著將項目交給地方和市場,然而規劃需要進一步強化。“今后省級能源規劃需要由國家審批,涉及到總量布局、區域協調的區域規劃也需經過國家審批,這是因為地方規劃不止立足于本省(地區),還涉及到別的省份(地區)的能源規劃布局。”
“此外,國家還將簡化審批程序,編制未來5-7年的規劃,并按規劃實施。省級規劃將采取年度審批的方式,相當于一次性‘打包’審批路條,實現規劃代替路條。其中,具有良好節能減排效益和民生效應的清潔煤電項目,可以單獨列出。”何永健進一步說。
進一步優化電力布局
何永健介紹,未來我國能源基地將呈現“5+2”支撐的形式,即5個能源基地——山西、新疆、蒙東、西南、鄂爾多斯盆地(包括陜西北部延安、榆林地區,寧夏東部,甘肅東部);2個能源帶——東部核電帶和南海深海油氣。從開發時序看來,近期提供能源支持的是“四基一帶”(新疆、南海屬于遠期規劃),“十二五”末期能源生產能力占全國70%以上;新增能源8億噸標準煤,占全國90%以上;從跨省區輸送來看,其未來新增能力要超過100%。
根據國家電網的電力流方案,2020年,東中部12省受入電力3.5億千瓦(煤電2.56億千瓦),其中有37.4%的電力來自晉陜蒙寧新,2011-2020年,晉陜蒙寧新五地新增電力將占全國的59%。
“‘十三五’期間,需要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實現發達地區煤炭等量替代。2013年我國消費37.5億噸標煤,其中煤炭占比66%、石油18%、天然氣5.6%、非化石能源9.8%。我國必須改變能源高載布局,實現從東部到中西部再到國外,減輕環保壓力。”何永健介紹。
此前,國家能源局提出,今年工作重點之一為推進14個大型煤炭基地、9個大型煤電基地、12條“西電東送”輸電通道建設。
“可再生能源只能替代電力,不能替代液體燃料和化工產品。我國煤炭只有55%用于發電,分散用煤是大氣污染元兇。一些清潔煤電機組氮氧化物排放水平比天然氣發電還低,有待進一步挖掘潛力,加上‘電從遠方來’使得西部環境資源壓力巨大,東部不上新的煤電項目這一政策還需重新評估。”何永健說。
電源結構調整
據國網發展策劃部張琳介紹,2011-2020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將保持7.2%以上的增速。預計2020年電能占用能比重約為28%,全社會用電量達8.4萬億千瓦時,中東部12省用電占全國比重51%。
從電源結構調整來看,何永健認為,今后中西部應建大型坑口電站,采用煤矸石低熱值綜合利用發電。除了熱電聯產項目,東部地區原則不上新的煤電項目,其電力缺口要靠外來電、天然氣、核電等方式解決,但長遠來看仍要發展清潔高效煤電。
“十三五期間,可再生能源要進一步優化發展。要積極發展水電,‘十二五’水電裝機目標為2.9億千瓦,‘十三五’裝機目標為3.5億千瓦;2015年風電裝機目標為1億千瓦,2020年為2億千瓦;2015年太陽能裝機目標為3500萬千瓦、2020年裝機目標為1億千瓦;天然氣2020年目標為600億到1000億方,占比10%以上;核電2020年裝機目標為5800萬千瓦。”何永健介紹。
“值得注意的是,福島核事故之后,我國核電裝機目標下調。根據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比重達到15%的目標承諾,核電裝機減少1000萬千瓦,整個電力系統需增加裝機5500萬千瓦,利用小時數減少130小時,跨省區輸送電力需增加2500萬千瓦,電力系統成本增加6000億元。”何永健進一步說。
何永健還進一步介紹了各種能源科技實現商業化的時序。其中,頁巖氣技術、智能電網技術將在2018年左右實現商業化;三代核電、海上風電也將于2020年前后成熟;風電將于2020年實現平價上網,光伏發電價格實現用戶側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