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進入工業化時代以來,能源行業就是一個多金的行業,不管是高貴的沙特王子,大字不識的煤老板,還是爬電線桿的電網職工,錢多得都讓我們羨慕嫉妒恨。這些多金男給我們的印象就是土豪,大大的土豪。轉眼到了21世紀,在這些土豪當中橫空出世了若干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光伏玩家。這些光伏玩家是典型的高富帥,不但可以跟你比錢多,還可以跟你講政策,講技術,講企業運營和資本運作。
光伏行業的老板們曾經風光無限,也曾經都在考慮是跳樓還是跑路。風雨過后,光伏還是新能源的方向嗎?如果是,誰又會成長為行業中的王者?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國內光伏行業多輪洗牌后,后起之秀順風光電極有潛力成為一霸。具體分析如下:
行業前景
光伏發電從實驗室走出來,在政策引導和財政補貼的前提下規模化應用,同時以超出預期的速度向平價上網靠近,當接近和實現平價上網后,不論從經濟還是技術角度,都將成為常規能源的重要替代者。另外現在環境惡化的倒逼機制已讓光伏發電獲得了安身立命的本錢。
以下的數據能從宏觀的角度說明光伏發電的巨大成長空間和生命力。到2013年年底,我國電力裝機總量達到12億千瓦(1200吉瓦),成為世界第一,但人均電力裝機量只有0.85千瓦,只有美國的1/4。
2012年我國人均年消耗3633度電,已超過世界人均水平。但和世界發達國家比較仍有很大差距,2010年日本年人均7833度,法國年人均7494度,德國6781度。按照中國城鎮化和工業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中長期全社會和人均用電量持續增長的趨勢不會改變,預計2020年全國裝機容量為1920吉瓦,全社會用電量8萬億度,人均約5800度。未來15年平均每年裝機約增長50吉瓦。
火電,水電和核電等在很長一段時間為主要裝機構成,但因火電對化石能源依賴大,環境污染嚴重;水電總資源有限(有開發價值的水電為400吉瓦左右),移民和生態問題嚴重;核電有鈾礦資源有限,核輻射和民眾反對的各種不利因素,未來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2013年7月15日,中國政府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2013到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左右,到2015年總裝機容量達到3500萬千瓦以上。中國國內市場正式大規模啟動,并有望成為世界第一裝機大國。
人類未來面臨的兩大主要問題是能源的獲得和環境的保護,光伏同時具備這兩個屬性,天空才是這個行業的極限。
產業垂直化問題
光伏行業真正吸引眾人目光的是當年多晶硅的暴利,最著名的段子是某多晶硅老板說的話:人家都說販毒賺錢,但生產多晶硅不但比販毒賺錢還沒風險。
當年除了很多行外人士進入多晶硅環節外,下游硅片,電池和組件的廠家為了擁硅為王,也紛紛涉足多晶硅,盤算產業垂直化,打通整個產業鏈。
但最終的結果幾乎是全軍覆沒??偨Y起來有以下原因:多晶硅在光伏應用之前,主要應用在電子行業,產量有限,光伏的興起造成了短期的供不應求,價格暴漲。但多晶硅可歸為基礎大化工,投資巨大,技術門檻高,規模效應顯著,建設周期長。如沒有像德國瓦克,韓國OCI這樣的化工巨頭的實力,根本沒辦法生產出質量穩定,成本合理的多晶硅。當年很多年產3000噸的工廠給我的感覺就是大躍進時代的土爐煉鋼鐵,勞民傷財。當傳統巨頭的產能上來后,供需平衡,價格暴跌,一哄而上的多晶硅企業紛紛倒閉(另還有因技術路線沒成功倒閉的)。我曾經在陽光硅業廢棄的工廠前陳思良久,感慨萬千。這些生產線為了趕工期和省錢,基本都沒有上冷氫化裝置,尾氣四氯化硅在沒有應用在燒白炭黑之前,偷排偷放,嚴重污染了環境,也給光伏背上了清潔能源不清潔的罵名。
在討論順風光電時說到多晶硅,主要是要說明在產業垂直化問題上,當年大家紛紛向上游多晶硅挺進遭遇失敗,現在的情況是大家又奮不顧身的向下游電站挺進,順風又是其中最大力度的,會不會重蹈多晶硅的覆轍。
我個人分析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結果,原因如下:電站屬于光伏產業終端產品的應用領域,不管是現在的多晶硅(如協鑫)還是電池片組件廠家,都可以通過20-30% 的自有資金投資興建電站拉動本身產品的銷售,電站本身價值穩定可轉讓,同時還有穩定持續的現金流入。通過銀行貸款建設的電站可以說是個印鈔機,而不是隨時變得一文不值,沒有產出的投資黑洞。
地面電站和分布式
2014年國家規劃14吉瓦,分布式8吉瓦,地面電站6吉瓦。目前順風的主要精力放在地面電站,分布式只在規劃中。從國家的導向和規劃中,似乎方向和重心都有原則性的錯誤。
光伏和其他新能源比較起來最大的優勢在于能夠靠近負荷,自發自用,余量上網,光伏應用最成功的國家基本上都是分布式占主流,solarcity 等企業也是分布式推廣應用的明星企業。
但中國特色就是除了在要漲價的問題上能與國際接軌外,其它的基本是畫虎成貓。中國人多地少,在經濟發達負荷大的中東部,城市居民住宅基本是高層單元房,獨門獨戶擁有屋頂資源的極少,農村民居應用還為時過早。剩下的基本為工業,商用,公共事業屋頂資源。但中國有地方各自為政,法規待健全,企業生存年限短,產權不清晰,所有者和使用者分離,屋頂條件不具備,負荷不夠,日照不理想,受霧霾影響等多種不利因素。
金太陽搞過幾年后,優質的屋頂基本被搶光了。剩下的理想資源基本分為兩大類:1. 大型央企的下屬企業,如中航,中船,中建材等。但這類資源基本就被集團內部關聯企業霸占。2. 地方大型工業園區和農業項目,這類資源最大問題是地方保護主義,現在大家看到很多地方政府對分布式還額外有補貼,但補貼的是本地企業,外地企業不要說要補貼,想進入都很難。所以中國的Solarcity 可能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
今年8G的分布式絕對是不可能完成的,但分布式也不是完全沒有出路,在工業商用領域如果引進強制減排,碳交易和稅收減免的實質性利好政策后,可能會迎來一個發展的高潮。
國家政策制定者的思路也應該拓寬,如在民用領域的光伏空調,光伏車船,光伏車棚(雨棚),光伏幕墻等特殊的應用也應歸入大分布式范疇,制定相關優惠補貼政策。
另最近燃料電池十分火爆,有人提到燃料電池和光伏的競爭問題,其實這完全是概念性的錯誤,光伏是直接利用太陽能發電,是個發電機,燃料電池可認定為利用二次能源的一個儲能裝置和發動機,兩者不但沒有沖突,還可能成為好擔當,利用光伏發電來電解水為燃料電池提供燃料。
言歸正傳,根據實踐經驗,做一個2兆的分布式可能比一個20兆的地面電站還費時費力,各種成本高,收益還不確定。所以目前順風把精力放在西部地面電站,快速的跑馬圈地,儲備資源是完全正確的大佬做法,按目前的趨勢,西部的土地是最關鍵的,大家不要以為光伏電站用的是荒地,可以無限量供應,我曾經去拿一塊沙漠用地,最后人家都舍不得,說表面是沙漠,下面說不定還埋有寶貝,而且當政者也不會把地都給批光了,總得給今后發展留條后路。
地面電站的接入和消納問題,接入可以通過自建110升壓站解決,消納問題目前還不突出,今后可通過“電從遠方來”的特高壓直流解決。所以國內光伏應用市場絕對是在西部的地面電站,可以說得地面電站者得天下。
如果一家有實力的企業現在把主要精力放在分布式上,那只能說是方向性的錯誤。
電站證券化
電站證券化是大家關注和討論比較多得問題,主要是電站的投資大,周期長,以一個20兆的地面電站為例,目前的總投資大概在1.6億。不管是再土豪的企業和個人,動則就是上億元的投資誰都吃不消。所以必須借助資本市場,但現在還沒有誰定義一下到底什么叫“電站證券化”。
目前國內在這一塊聯合光伏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創新,具體能走到哪一步還很難說,畢竟中國的金融體制還是落后的。
把復雜的事情做簡單是最有效率和容易成功的,我認為目前最具可操作性的是以上市公司為母體,通過可轉債,增發等方式獲得啟動資金,再把電站抵押向銀行貸款獲得建設資金,電站建好后資產裝入上市公司,權益分攤到股票中,實現電站的證券化。
順風是資本運作的高手,在這方面不管從以往的成績還是今后的展望來看,我認為還是會繼續保持高手的水準。
順風和尚德
關于順風,無錫尚德和尚德電力之間的三角關系很多人都弄不懂,現在可以簡單理解為無錫尚德以前的母公司是尚德電力,尚德電力就是在美國上市的STP,現在屬于順風,跟尚德電力沒有瓜葛了。
在尚德電力破產重組過程中,我押寶了尚德電力STP,股票虧得連底褲都沒有了,如果不是參考了 dancingfrog 這位兄臺的分析重倉了阿特斯,那不但沒有可觀的收益,還會整天罵奧巴馬這死鬼,只知道一天到晚充當世界警察耍流氓,最后連在美利堅上市的公司都保不住。
尚德電力還在跟順風扯皮,但已經沒有實質性的影響了,有問題找無錫法院上訪去。順風工廠在國內,上市在香港,祖國母親還是會罩著它的。
目前已經全部清空了STP 這個賠錢貨,順風的這次收購我總有點二人傳的感覺,轉來轉去把STP 的家產霸占了,海外的債務STP獨自去背,銀行和供應商的債權被打折還得感恩戴德,這叫什么事?
順風接手了尚德的值錢家底,還把歷史債務全部清零了,這對順風今后的發展至關重要,山雞變鳳凰了。
管理團隊
順風目前的最大股東是鄭建明,這位大佬雖然不經常在江湖上走動,但江湖上充滿了他的傳說,是個來自北京的大人物。
團隊中的三架馬車,一位是銀行業出身的資本運作高手,一位是電站建設的全能操盤手,另外還有位從某發電集團來的高管,這是個很微妙的信號,大家可以盡情想象哦。
股票價值
順風2013年肯定是虧損,現大概估算一下2014年盈利狀況和市盈率:
電池片因利潤薄,直接不計算了,因順風有500兆的的歐洲配額,其他組件如大部分自供電站,都可以保證較高的毛利,同時尚德沒有歷史的債務負擔,基本可以保證10%的純利。
假設出貨量為2500兆,單價為4元/瓦,則組件的純利為:
2500兆 x 4 元/瓦 = 100 億 x 10% = 10億
2013年并網電站按800兆,每兆800萬投資計算,因電站涉及到貸款和其他不確定因素,純利降低為10% 計算。
800兆 x 800萬 = 64億 x 10% = 6.4 億
組件和電站純利為16.4億人民幣 x 1.26 = 20.7億港幣
股價按目前8元港幣,股本按21.3億股計算:
市盈率= 8 / (20.7 / 21.3) = 8.2
假設2015年組件出貨3000兆,價格3.7元/瓦,純利10% 。電站3800兆,每兆700萬投資,純利10%。
利潤為 11.1億 + 26.6 億= 37.7 億 x 1.26 = 47.5億港幣股本考慮變更因素增加為25億股。股價假定為8元來倒推市盈率是否合理。
市盈率= 8 / (47.5 / 25) = 4.2
總結:
我估計2014年順風在組件出貨和電站份額都成為第一集團軍,能成為國內光伏行業中沒有歷史負擔,同時擁有大量優質電站資產的大佬級公司,股價保守有1倍的上升空間。
另附上廣州義哥對800MW電站出6.4億凈利潤的解釋:
電站第一年的收益因涉及到多種因素影響,比較難得出具體的數值,順風也是我們的合作伙伴,我以10%計算是有理由的。
順風的EPC是墊資建設,2014年以3G (放大3倍)的規模繼續采用這種模式。
我們以EPC的報價為8元/瓦,順風自有資金20%,剩余80%銀行貸款,建設期由EPC墊資,建設規模2014年為2013年的3倍,EPC回款周期為上個項目最終結算到下個項目最終結算為1年的周期(設為1年大家不要有異議,這點我是有發言權的),剩余10%的質??詈雎?,2014年電站為尚德自供組件為前提計算。
假設某EPC 2013年共承建100兆項目,最終結算款應為8個億。2014年準備承建300兆項目,組件款為12個億,因項目是順風給EPC的,組件必須是順風旗下尚德提供,這時順風會提出如果還想要接14年300兆的單子,組件款必須提前支付,12個億不全部付,先付掉一半6個億吧,這不是假設,畢竟順風是甲方,EPC基本能接受這么操作,現在能做EPC的也都是有強大墊資能力的企業。甚至年前我就知道有EPC已經提前給尚德打過上億的組件款。
那在這個滾動合作的過程中,又有6個億的資金提前到了順風的賬上,8個億 X 80%(銀行貸款)= 6.4 億?;旧咸崆暗劫~的6個億能夠抵掉跟銀行貸款的6.4億。
也就是通過這種滾動發展,資金過橋的形式,順風的電站在利率方面可額外獲得 6.5% x 80 %(貸款比例) = 5.2 % 的收益。貸款利率按6.5%計算。
順風通過收購尚德不但保證了組件供應,還為財務操作提供了平臺。作為資本運作高手,順風這種額外收益是我們能夠看到的,可能還有更多我們不了解的財務技巧帶來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