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此前從埃孚光伏處買回的設備還在繼續生產少量晶體硅,孚日股份的光伏業務已經全部停產。
去年底,一則“收到政府財政補貼”的公告將低調了許久的孚日股份(002083.SZ)重新拉回到公眾的視野。
企業收到政府補貼并不鮮見,但對于近兩年已先后清算光伏子公司埃孚光伏制造有限公司(下稱“埃孚光伏”)、出售參股公司“博世太陽能”股份、減少全資子公司“山東孚日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孚日光伏”)注冊資本等戰略收縮的孚日股份來說,此時收到一筆1億元的政府款項用于“支持公司光伏產業的發展”則有些蹊蹺。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直言不諱地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孚日股份此前的光伏嘗試并不成功,企業也正在醞釀淡出這一領域,此時收到相關補貼“無論對光伏行業還是孚日股份而言都沒有太多益處”。
中投顧問咨詢顧問崔瑜也認為,我國光伏行業目前出口受阻、國內嚴重供過于求,需要大幅削減產能,光伏市場的發展前景并不明朗,而政府為孚日提供補貼更不利于市場化的資源配置。
昨日,孚日證券部人員向《第一財經日報》證實,除去此前從埃孚光伏處買回的設備還在繼續生產少量晶體硅,孚日股份的光伏業務已經全部停產。
“我們的設備只用了2年半,還有7年半的壽命,政府的撥款主要是用于計提減值、對沖這部分機械設備的價值。孚日下一步是否繼續發展光伏業務還要看國家政策和今年的市場行情。”該人士表示。
她同時強調,光伏只是孚日股份業務中很小的一部分,對公司主業的影響也很有限,“我們現在就是回歸主業,把主業做好。”
闖進光伏
2008年,孚日股份正式進入光伏行業,彼時光伏業正處于被各大行業和資本市場追捧的狂熱期。
中研普華管理咨詢公司報告指出,2007年是太陽能多晶硅最為短缺、價格瘋狂上漲的一年,價格從每公斤幾十美元沖到最高峰的近500美元。整個光伏產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投資熱潮。
彼時,國內毛紡龍頭企業江蘇陽光(600220.SH)出資2.34億元與寧夏電力投資集團共同成立寧夏陽光硅業,正式進軍多晶硅市場。另一家主營紡織品生產銷售的企業——浪莎集團也在此間成立了浙江安行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從事太陽能光伏單晶硅拉晶、多晶鑄錠及太陽能晶體硅片等產品的研發和生產。除此之外,還有大量中小型紡織企業爭相涌入太陽能光伏產業。
孚日避開了硅料、硅棒等常規的光伏材料,獨辟蹊徑地選擇了當時在國內并不那么為人矚目的CIS(銅銦硒)薄膜太陽電池。
長江證券分析師程雪婷曾在分析中表示,CIS薄膜太陽電池是第二代太陽電池中的一種,相對以多晶硅為代表的第一代太陽電池,CIS有著成本更低、效率相差無幾的優勢。2007年薄膜電池在太陽能電池中的市場份額約為10%,預計2010年可達20%,將成為光伏市場的主流產品。但在當時,CIS卻由于技術門檻較高而相對較為稀缺。
2008年1月18日,孚日股份公布將投資成立孚日光伏,擬建設規模為年產CIS薄膜太陽電池組件60MW的生產基地,預計2009年第三季度投產。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8億元,當年3月又增資至5.44億元。
一個月之后,孚日緊鑼密鼓地再次宣布,與德國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制造商之一ALEO SOLAR AG(下稱“ALEO”)共同出資設立生產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的合資企業,也就是當年7月正式成立的埃孚光伏。公開資料顯示,埃孚光伏注冊資本達1750萬歐元,雙方各占50%股權,主要生產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
為了引進技術,孚日光伏還斥資1.12億歐元向薄膜太陽電池組件生產商Johanna Solar Technology GmbH(下稱“Johanna”)采購了兩條CIGSSe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線。2008年底,孚日股份進一步耗資600萬歐元收購了山東孚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的Johanna股權。
至此,孚日馳騁在光伏業的布局已基本成形。
孚日所在地山東省高密市政府對孚日股份的光伏業務同樣寄予厚望。以埃孚光伏、孚日光伏為主的當地光伏產業被稱為“高密市經濟新亮點”,并定下了到“十二五”末太陽能電池組件年產能達到600兆瓦、光伏產業產值達100億元的目標。
但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孚日股份的光伏戰車根本就是“瘸腿”的,在這其中,僅有埃孚光伏曾短暫地為孚日股份帶來了收益。
好光景轉瞬即逝
2008年8月,投資少、見效快的埃孚光伏首條10MW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正式投產,第二條40MW的生產線也于2009年下半年投產。當年,埃孚光伏實現銷售收入1.68億元,凈利潤416萬元。
就在此時,另一則利好消息將孚日股份探路光伏的旅途推向了頂峰。2009年8月,博世公司(Robert Bosch GmbH)宣布擬收購ALEO和Johanna超過60%的股份,“孚日股份攜手世界500強”的消息迅速提振了公司股價。2010年,埃孚光伏也攀上了業績的巔峰,實現營業收入3.46億元,凈利潤1745萬元。
但誰也沒料到,就在此后,埃孚光伏開始遭遇“滑鐵盧”。2011年其營業收入達5.3億元,同比大增53%,但凈利潤卻下滑至可憐的15.7萬元。
另一方面,孚日光伏的CIGSSe薄膜太陽能電池一直遲遲未能實現量產,直到公司成立兩年之后的2010年年中才有了第一塊成功下線的薄膜電池。而此時,光伏行業已經告別了突飛猛進的黃金期,進入了產能過剩、單價大跌的“青銅時代”,銷量非常慘淡。
此外,2011年,孚日股份參股的博世太陽能凈虧損額亦達2038萬歐元。
崔瑜表示,大量企業涌入導致市場迅速飽和,再加上孚日股份的光伏產品以出口歐洲為主,歐債危機、匯率波動、與德方合作出現問題、2011年歐美對我國光伏業開始的強烈抵制等因素都加劇了孚日光伏業務的衰落。
“孚日股份的光伏業務因此受到嚴重沖擊,之前的新增贏利點如今反而成為公司業績的累贅。”崔瑜直言。
正如江蘇陽光一位高管對《第一財經日報》所言:“我們進入光伏行業的時機確實還不錯,但持續時間很短。后來做多晶硅的人太多了,行情也不好,已經完全賺不到錢了,公司就撤出來了。”
2013年初,陽光硅業破產,江蘇陽光背負著超過15億元的損失黯然退出光伏業。浪莎集團更是在此之前便已“知難而退”。
見此情景,孚日也開始大刀闊斧地采取措施。2012年9月,孚日宣布清算并解散埃孚光伏,造成的直接損失達2000萬~3000萬元;此后,孚日集團花費約1000萬元將埃孚光伏價值逾1億元的設備買回。10月,孚日以450萬歐元作價將博世太陽能6.4%的股權出售給博世公司;2013年7月,孚日最終宣布擬將孚日光伏5.24億元注冊資本減少至2億元,而這也被業內認為是孚日欲全面退出光伏業的最重要信號。
第一紡織網總編輯汪前進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紡織企業由于近年來進入下行通道,不少企業選擇業務多元化本無可厚非,但進入哪些領域確實值得商榷。
“新能源、房地產這些行業收益豐厚,吸引了大量企業進入。但這些領域和紡織企業主業無關,也起不到上下游相互補充的作用,甚至相當部分紡織企業由于業務差異太大根本駕馭不了,全身而退都很難。”汪前進感嘆道。
“毛巾大王”的苦惱
汪前進一語道出了孚日股份投身光伏的根本原因:主業增長乏力,希望借助多元化尋找業績新增長點。
在招股說明書中,孚日將自己稱為“中國規模最大、出口金額最多的專業從事中高檔巾被系列產品、裝飾布系列產品生產和銷售的現代化家用紡織品生產廠商”,其中的兩個關鍵詞分別為“巾被產品”和“出口”。
“毛巾產品現今主要還是以專柜形式存在于批發市場、超市、賣場內,渠道本身受限。另外準入門檻也低,充斥著大量小微企業,品牌商本身數量就少,毛利還不高。多重因素加在一起,天花板來得特別快,要持續保持高速增長還真不容易。”該人士表示。
事實上,孚日股份此前也一直試圖突破渠道難題,從2007年就開始嘗試“大家紡”式的一站式家用紡織品購物中心,但幾年下來收效并不明顯。另外,孚日股份還在開辟電子商務、禮品團購等渠道,但業內對此評價多為“發力不足”。
“主要原因還是缺乏品牌影響力。”汪前進指出。
記者實地走訪賣場后發現,雖是國內最大的巾被生產制造商,但普通消費者對于“孚日”的認知度并不高,這和孚日之前主要產品均為出口有很大關系。
根據公開資料,孚日此前的主要業務為貼牌加工、出口,外銷市場以日本、歐美等地為主。受近年來匯率浮動、外銷市場不景氣、利潤持續攤薄等因素的影響,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沖擊,孚日等一大批出口型紡織企業開始了加大內銷比例的轉型,此時品牌的短板也開始突顯出來。
“孚日股份其實在主業上可以做的事情還非常多,繼續提高生產技術、拓展電子商務等銷售渠道,加強營銷模式的多元化以提升品牌影響力等等。這個行業雖然分散,但隨著消費者的成熟,集中度其實也在提升,或許只有提前布局、深耕主業的企業才能沖出重圍。”汪前進總結說。
“孚日股份家紡產品占比85%左右,應將精力集中于家紡產品的升級上,進一步提高在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崔瑜告訴本報。
去年底,一則“收到政府財政補貼”的公告將低調了許久的孚日股份(002083.SZ)重新拉回到公眾的視野。
企業收到政府補貼并不鮮見,但對于近兩年已先后清算光伏子公司埃孚光伏制造有限公司(下稱“埃孚光伏”)、出售參股公司“博世太陽能”股份、減少全資子公司“山東孚日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孚日光伏”)注冊資本等戰略收縮的孚日股份來說,此時收到一筆1億元的政府款項用于“支持公司光伏產業的發展”則有些蹊蹺。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直言不諱地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孚日股份此前的光伏嘗試并不成功,企業也正在醞釀淡出這一領域,此時收到相關補貼“無論對光伏行業還是孚日股份而言都沒有太多益處”。
中投顧問咨詢顧問崔瑜也認為,我國光伏行業目前出口受阻、國內嚴重供過于求,需要大幅削減產能,光伏市場的發展前景并不明朗,而政府為孚日提供補貼更不利于市場化的資源配置。
昨日,孚日證券部人員向《第一財經日報》證實,除去此前從埃孚光伏處買回的設備還在繼續生產少量晶體硅,孚日股份的光伏業務已經全部停產。
“我們的設備只用了2年半,還有7年半的壽命,政府的撥款主要是用于計提減值、對沖這部分機械設備的價值。孚日下一步是否繼續發展光伏業務還要看國家政策和今年的市場行情。”該人士表示。
她同時強調,光伏只是孚日股份業務中很小的一部分,對公司主業的影響也很有限,“我們現在就是回歸主業,把主業做好。”
闖進光伏
2008年,孚日股份正式進入光伏行業,彼時光伏業正處于被各大行業和資本市場追捧的狂熱期。
中研普華管理咨詢公司報告指出,2007年是太陽能多晶硅最為短缺、價格瘋狂上漲的一年,價格從每公斤幾十美元沖到最高峰的近500美元。整個光伏產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投資熱潮。
彼時,國內毛紡龍頭企業江蘇陽光(600220.SH)出資2.34億元與寧夏電力投資集團共同成立寧夏陽光硅業,正式進軍多晶硅市場。另一家主營紡織品生產銷售的企業——浪莎集團也在此間成立了浙江安行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從事太陽能光伏單晶硅拉晶、多晶鑄錠及太陽能晶體硅片等產品的研發和生產。除此之外,還有大量中小型紡織企業爭相涌入太陽能光伏產業。
孚日避開了硅料、硅棒等常規的光伏材料,獨辟蹊徑地選擇了當時在國內并不那么為人矚目的CIS(銅銦硒)薄膜太陽電池。
長江證券分析師程雪婷曾在分析中表示,CIS薄膜太陽電池是第二代太陽電池中的一種,相對以多晶硅為代表的第一代太陽電池,CIS有著成本更低、效率相差無幾的優勢。2007年薄膜電池在太陽能電池中的市場份額約為10%,預計2010年可達20%,將成為光伏市場的主流產品。但在當時,CIS卻由于技術門檻較高而相對較為稀缺。
2008年1月18日,孚日股份公布將投資成立孚日光伏,擬建設規模為年產CIS薄膜太陽電池組件60MW的生產基地,預計2009年第三季度投產。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8億元,當年3月又增資至5.44億元。
一個月之后,孚日緊鑼密鼓地再次宣布,與德國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制造商之一ALEO SOLAR AG(下稱“ALEO”)共同出資設立生產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的合資企業,也就是當年7月正式成立的埃孚光伏。公開資料顯示,埃孚光伏注冊資本達1750萬歐元,雙方各占50%股權,主要生產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
為了引進技術,孚日光伏還斥資1.12億歐元向薄膜太陽電池組件生產商Johanna Solar Technology GmbH(下稱“Johanna”)采購了兩條CIGSSe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線。2008年底,孚日股份進一步耗資600萬歐元收購了山東孚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的Johanna股權。
至此,孚日馳騁在光伏業的布局已基本成形。
孚日所在地山東省高密市政府對孚日股份的光伏業務同樣寄予厚望。以埃孚光伏、孚日光伏為主的當地光伏產業被稱為“高密市經濟新亮點”,并定下了到“十二五”末太陽能電池組件年產能達到600兆瓦、光伏產業產值達100億元的目標。
但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孚日股份的光伏戰車根本就是“瘸腿”的,在這其中,僅有埃孚光伏曾短暫地為孚日股份帶來了收益。
好光景轉瞬即逝
2008年8月,投資少、見效快的埃孚光伏首條10MW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正式投產,第二條40MW的生產線也于2009年下半年投產。當年,埃孚光伏實現銷售收入1.68億元,凈利潤416萬元。
就在此時,另一則利好消息將孚日股份探路光伏的旅途推向了頂峰。2009年8月,博世公司(Robert Bosch GmbH)宣布擬收購ALEO和Johanna超過60%的股份,“孚日股份攜手世界500強”的消息迅速提振了公司股價。2010年,埃孚光伏也攀上了業績的巔峰,實現營業收入3.46億元,凈利潤1745萬元。
但誰也沒料到,就在此后,埃孚光伏開始遭遇“滑鐵盧”。2011年其營業收入達5.3億元,同比大增53%,但凈利潤卻下滑至可憐的15.7萬元。
另一方面,孚日光伏的CIGSSe薄膜太陽能電池一直遲遲未能實現量產,直到公司成立兩年之后的2010年年中才有了第一塊成功下線的薄膜電池。而此時,光伏行業已經告別了突飛猛進的黃金期,進入了產能過剩、單價大跌的“青銅時代”,銷量非常慘淡。
此外,2011年,孚日股份參股的博世太陽能凈虧損額亦達2038萬歐元。
崔瑜表示,大量企業涌入導致市場迅速飽和,再加上孚日股份的光伏產品以出口歐洲為主,歐債危機、匯率波動、與德方合作出現問題、2011年歐美對我國光伏業開始的強烈抵制等因素都加劇了孚日光伏業務的衰落。
“孚日股份的光伏業務因此受到嚴重沖擊,之前的新增贏利點如今反而成為公司業績的累贅。”崔瑜直言。
正如江蘇陽光一位高管對《第一財經日報》所言:“我們進入光伏行業的時機確實還不錯,但持續時間很短。后來做多晶硅的人太多了,行情也不好,已經完全賺不到錢了,公司就撤出來了。”
2013年初,陽光硅業破產,江蘇陽光背負著超過15億元的損失黯然退出光伏業。浪莎集團更是在此之前便已“知難而退”。
見此情景,孚日也開始大刀闊斧地采取措施。2012年9月,孚日宣布清算并解散埃孚光伏,造成的直接損失達2000萬~3000萬元;此后,孚日集團花費約1000萬元將埃孚光伏價值逾1億元的設備買回。10月,孚日以450萬歐元作價將博世太陽能6.4%的股權出售給博世公司;2013年7月,孚日最終宣布擬將孚日光伏5.24億元注冊資本減少至2億元,而這也被業內認為是孚日欲全面退出光伏業的最重要信號。
第一紡織網總編輯汪前進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紡織企業由于近年來進入下行通道,不少企業選擇業務多元化本無可厚非,但進入哪些領域確實值得商榷。
“新能源、房地產這些行業收益豐厚,吸引了大量企業進入。但這些領域和紡織企業主業無關,也起不到上下游相互補充的作用,甚至相當部分紡織企業由于業務差異太大根本駕馭不了,全身而退都很難。”汪前進感嘆道。
“毛巾大王”的苦惱
汪前進一語道出了孚日股份投身光伏的根本原因:主業增長乏力,希望借助多元化尋找業績新增長點。
在招股說明書中,孚日將自己稱為“中國規模最大、出口金額最多的專業從事中高檔巾被系列產品、裝飾布系列產品生產和銷售的現代化家用紡織品生產廠商”,其中的兩個關鍵詞分別為“巾被產品”和“出口”。
“毛巾產品現今主要還是以專柜形式存在于批發市場、超市、賣場內,渠道本身受限。另外準入門檻也低,充斥著大量小微企業,品牌商本身數量就少,毛利還不高。多重因素加在一起,天花板來得特別快,要持續保持高速增長還真不容易。”該人士表示。
事實上,孚日股份此前也一直試圖突破渠道難題,從2007年就開始嘗試“大家紡”式的一站式家用紡織品購物中心,但幾年下來收效并不明顯。另外,孚日股份還在開辟電子商務、禮品團購等渠道,但業內對此評價多為“發力不足”。
“主要原因還是缺乏品牌影響力。”汪前進指出。
記者實地走訪賣場后發現,雖是國內最大的巾被生產制造商,但普通消費者對于“孚日”的認知度并不高,這和孚日之前主要產品均為出口有很大關系。
根據公開資料,孚日此前的主要業務為貼牌加工、出口,外銷市場以日本、歐美等地為主。受近年來匯率浮動、外銷市場不景氣、利潤持續攤薄等因素的影響,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沖擊,孚日等一大批出口型紡織企業開始了加大內銷比例的轉型,此時品牌的短板也開始突顯出來。
“孚日股份其實在主業上可以做的事情還非常多,繼續提高生產技術、拓展電子商務等銷售渠道,加強營銷模式的多元化以提升品牌影響力等等。這個行業雖然分散,但隨著消費者的成熟,集中度其實也在提升,或許只有提前布局、深耕主業的企業才能沖出重圍。”汪前進總結說。
“孚日股份家紡產品占比85%左右,應將精力集中于家紡產品的升級上,進一步提高在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崔瑜告訴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