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山丹,寒意凜然。但在東樂北灘卻是一片鏖戰正酣的建設場面,正在建設的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項目現場機器轟鳴、車水馬龍、工人來來往往、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這個曾經終年被“毒辣”的日光照射人跡罕至的戈壁荒灘,如今華麗轉身,正在催生新的“陽光經濟”,開啟改縣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新篇章。
背景:把握先機謀項目
山丹縣工業企業多,電耗需求量大,用電量占全市的49%,勢必迎來風電、光電建設的高潮。該縣搶抓新能源發展大機遇,順勢而為,決定啟動東樂北灘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項目,進行光伏產業園的選址、基礎建設、光電項目引進和建設工作。經多方考察篩選,初步確定東樂北灘、花草灘、富昌堡灘、繡花廟灘、新開灘5處作為開發光伏電場規劃用地。規劃總裝機380萬千瓦,其中東樂北灘可裝機150萬千瓦,東樂南灘可裝機50萬千瓦,陳戶鄉花草灘可裝機50萬千瓦,老軍鄉富昌堡灘可裝機30萬千瓦,老軍鄉繡花廟灘可裝機50萬千瓦,位奇鎮新開灘可裝機50萬千瓦。綜合接入、交通、土地等條件,該縣決定以東樂北灘光伏發電場為先導,逐步建成優勢互補、產業集聚、布局合理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新格局。先期開發的東樂北灘光電項目,計劃分三期開發,一期20萬千瓦,二期50萬千瓦,三期80萬千瓦。
速度:萬眾一心抓項目
東樂北灘光電項目實施以來,山丹縣成立新能源開發項目推進工作小組。切實加大申請匯報、協調爭取、招商引資、跟蹤服務力度和“路條”爭取、規劃編審、基礎設施配套等各項工作發改、國土、林業、東樂鄉等各部門單位通力合作,為項目的加快推進奠定了基礎。東樂北灘百萬千瓦光電項目相繼完成電場規劃(規劃到2020年,將建設以東樂灘光伏發電場為重點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場6個,總裝機380萬千瓦)、30萬千瓦電網接入規劃、核準49.5兆瓦項目1個、取得49.5兆瓦開發路條3個,開發規模達到198兆瓦,達到規劃一期進度,一期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為電網提供電量3.4億kw.h,節約標煤11.5萬t。
2013年6月28日,東樂北灘4個49.5兆瓦光電項目集中開工建設,正式拉開了光伏產業建設的序幕。至目前,項目區水、電、路現已全部開通,共架設用電線路8公里、架設供水管網13公里、鋪設10米寬的主路面道路12公里。海南天聚、山丹協合、山丹龍輝新能源、浙江正泰4個49.5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可研、安評、環評、水評、災評、土地預審等前期工作的編制和評審已全部完成。其中,海南天聚、山丹協合、山丹龍輝新能源3個49.5兆瓦光伏發電項目電網接入方案已通過省電力公司審批,山丹協合49.5兆瓦光伏發電項目正在支架安裝,辦公樓、升壓站主體以完工,預計年底可并網發電,剩余3個項目預計年底可完成場地平整等工程。
成效:以點帶面推項目
在光電項目啟動之際,山丹縣審時度勢,提出了發揮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優勢,加快推進東樂北灘光電場,繡花廟、大柳溝風電場等建設項目,使山丹成為河西“陸上三峽”有機組成部分的目標,并在道路交通、電網接入、土地審批、風場測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過向上匯報銜接、出臺政策優惠、先期投入建設等辦法,各風、光電場不僅擁有資源富集、土地平坦的自然條件,還實現了政策優惠、交通便捷、接入優越(全縣共有330變電站1座,110變電站4座、在建2座)。山丹已成為全市新能源開發條件最好、最具吸引力的縣區。一大批光伏發電企業紛紛到該縣投資發展。山丹縣先后與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簽訂繡花廟49.5兆瓦風場開發協議,與廣東瑞德興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東樂北灘50萬千瓦光電開發協議,與富民眾佳風電有限公司簽訂大柳溝50兆瓦風場開發協議……同時要求開發企業倒排工期,嚴格按協議計劃推進項目,逾期自動終止合作,確保了項目的落地和進度。(胡秉珍郝志國)
背景:把握先機謀項目
山丹縣工業企業多,電耗需求量大,用電量占全市的49%,勢必迎來風電、光電建設的高潮。該縣搶抓新能源發展大機遇,順勢而為,決定啟動東樂北灘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項目,進行光伏產業園的選址、基礎建設、光電項目引進和建設工作。經多方考察篩選,初步確定東樂北灘、花草灘、富昌堡灘、繡花廟灘、新開灘5處作為開發光伏電場規劃用地。規劃總裝機380萬千瓦,其中東樂北灘可裝機150萬千瓦,東樂南灘可裝機50萬千瓦,陳戶鄉花草灘可裝機50萬千瓦,老軍鄉富昌堡灘可裝機30萬千瓦,老軍鄉繡花廟灘可裝機50萬千瓦,位奇鎮新開灘可裝機50萬千瓦。綜合接入、交通、土地等條件,該縣決定以東樂北灘光伏發電場為先導,逐步建成優勢互補、產業集聚、布局合理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新格局。先期開發的東樂北灘光電項目,計劃分三期開發,一期20萬千瓦,二期50萬千瓦,三期80萬千瓦。
速度:萬眾一心抓項目
東樂北灘光電項目實施以來,山丹縣成立新能源開發項目推進工作小組。切實加大申請匯報、協調爭取、招商引資、跟蹤服務力度和“路條”爭取、規劃編審、基礎設施配套等各項工作發改、國土、林業、東樂鄉等各部門單位通力合作,為項目的加快推進奠定了基礎。東樂北灘百萬千瓦光電項目相繼完成電場規劃(規劃到2020年,將建設以東樂灘光伏發電場為重點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場6個,總裝機380萬千瓦)、30萬千瓦電網接入規劃、核準49.5兆瓦項目1個、取得49.5兆瓦開發路條3個,開發規模達到198兆瓦,達到規劃一期進度,一期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為電網提供電量3.4億kw.h,節約標煤11.5萬t。
2013年6月28日,東樂北灘4個49.5兆瓦光電項目集中開工建設,正式拉開了光伏產業建設的序幕。至目前,項目區水、電、路現已全部開通,共架設用電線路8公里、架設供水管網13公里、鋪設10米寬的主路面道路12公里。海南天聚、山丹協合、山丹龍輝新能源、浙江正泰4個49.5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可研、安評、環評、水評、災評、土地預審等前期工作的編制和評審已全部完成。其中,海南天聚、山丹協合、山丹龍輝新能源3個49.5兆瓦光伏發電項目電網接入方案已通過省電力公司審批,山丹協合49.5兆瓦光伏發電項目正在支架安裝,辦公樓、升壓站主體以完工,預計年底可并網發電,剩余3個項目預計年底可完成場地平整等工程。
成效:以點帶面推項目
在光電項目啟動之際,山丹縣審時度勢,提出了發揮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優勢,加快推進東樂北灘光電場,繡花廟、大柳溝風電場等建設項目,使山丹成為河西“陸上三峽”有機組成部分的目標,并在道路交通、電網接入、土地審批、風場測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過向上匯報銜接、出臺政策優惠、先期投入建設等辦法,各風、光電場不僅擁有資源富集、土地平坦的自然條件,還實現了政策優惠、交通便捷、接入優越(全縣共有330變電站1座,110變電站4座、在建2座)。山丹已成為全市新能源開發條件最好、最具吸引力的縣區。一大批光伏發電企業紛紛到該縣投資發展。山丹縣先后與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簽訂繡花廟49.5兆瓦風場開發協議,與廣東瑞德興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東樂北灘50萬千瓦光電開發協議,與富民眾佳風電有限公司簽訂大柳溝50兆瓦風場開發協議……同時要求開發企業倒排工期,嚴格按協議計劃推進項目,逾期自動終止合作,確保了項目的落地和進度。(胡秉珍郝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