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日曬如今已不單純是一種自然現象:在我國西部的一些地區,依托風吹日曬而興起的風能和太陽能正成為新能源的主角,不僅成為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重頭戲,也成為企業爭相投資的香餑餑。
6月12日,第15屆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開幕。僅一天時間,圍繞風電投資的簽約金額就超過了200億元。這些投資都落戶在甘肅風能資源最豐富的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和嘉峪關市。
6月11日,在酒泉風電項目簽約儀式上,有54個項目簽約,合同總額達到274.97億元,其中的大投資都和風電有關,玉門昌馬風電場總投資就達到36億元。酒泉市發展改革委主任王建新說,今年酒泉市將引資200多億元發展風電產業。
就在同一天,與酒泉市相鄰的嘉峪關市18個涉及風電設備制造等新能源項目簽約,總投資達到31.6億元。
甘肅是全國風能資源較豐富的省區之一,全省風能資源理論儲量為2.47億千瓦,技術可開發量在4000萬千瓦左右,其中酒泉市是甘肅風能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這里既有“世界風庫”瓜州,也有“風口”玉門,在綿延近千公里的狹長走廊內,具有建設大中型風力發電站的良好條件。為此,甘肅提出了“建設河西風電走廊、再造西部陸上三峽”的戰略構想。
記者了解到,今年4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了酒泉風電基地“十一五”380萬千瓦風電場項目,由大唐甘肅公司等20家企業負責實施,我國規劃建設的第一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正式進入開工建設階段。
酒泉市發展改革委主任王建新說,國家對酒泉風電項目總體批復大約是1271萬千瓦,目前已建成50萬千瓦,即將開工的有380萬千瓦,預計到2015年達到1200萬千瓦以上,2020年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
如今,在甘肅投資風電的僅“中字號”的企業就有近20家:中國龍源集團、大唐集團、中電投集團、中廣核集團、中國節能、華能國際、中水投、中水建、國投華靖、中海洋、國電電力、華電、華能新能源等,這些企業紛紛在戈壁灘上安營扎寨,投資開發風電。
甘肅風電設備制造業也進入一個大規模的投資建設期。在酒泉風光電裝備制造產業園,已有華銳科技、金風科技等9家國內風機裝備制造企業入駐。在未來五年里,這個園區將形成150萬千瓦的風機成套設備生產能力,實現產值100億元以上。截至目前,入駐企業已完成投資32.3億元。2008年11月6日,在中科院白銀高技術產業園,由白銀中科宇能公司生產的1.5兆瓦級38米風電葉片下線,這是甘肅提出打造“陸上三峽”風電計劃后生產的第一片兆瓦級風電葉片。
在高唱“大風歌”的同時,甘肅全力譜寫“太陽曲”,太陽能成為甘肅新能源的“第二駕馬車”。
3月22日,國內18家企業在北京競標一項太陽能電站項目,盡管最后只有13家企業入圍,但都是實力強大的“中字頭”企業,如華能新能源、中廣核集團、龍源集團、國投華靖等等,而他們競爭的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太陽能電站―――甘肅敦煌1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示范項目。這個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年均發電1637萬千瓦時。
敦煌市發展改革委主任寇冀芳說,早在2002年,敦煌就開始進行太陽能光伏電站的籌建工作,這在國內是比較早的。目前國際市場多晶硅價格下跌了60%多,成本下降,是發展光伏電站最好的時期,必將迎來投資熱潮。
記者了解到,甘肅太陽能資源豐富,太陽總輻射量在4800兆焦至6400兆焦/平方米,年日照時數在1700至3300小時之間,尤以河西走廊太陽能最為豐富。所以甘肅把太陽能開發仍然布局在河西走廊。
2008年12月19日,我國第一座在荒漠中建設的并網光伏電站―――大唐武威太陽能電站在河西走廊的武威市建成投入運行,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兆瓦,年發電量87萬千瓦時。大唐甘肅發電公司總工程師蔣平鎖說,它的建成為我國荒漠化光伏發電技術的推廣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據了解,截至2008年底,甘肅已建成離網型光伏電站43座,總裝機426千瓦,風光互補電站7座,總裝機665千瓦,發放光伏戶用系統6600多套。敦煌1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示范項目計劃今年開工建設,100兆瓦大型光伏發電示范項目、5萬千瓦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正在開展有關前期工作。
甘肅省發展改革委的一位負責人說,僅玉門和瓜州的兩個100萬千瓦風電場建成后,年發電量可達47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8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大氣排氣量560萬噸。這位負責人說,伴隨著“大風歌”和“太陽曲”的協奏,河西走廊將成為我國最長的清潔能源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