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
第五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10月24日—26日在江蘇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召開,本屆大會以“新能源:交流 共識 行動”為主題,探索全球新能源產業發展,尋找中國新能源產業出路等。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表示,中國對常規能源依存度現在高達80%,根據統計,中國30年之后將面臨著無油可挖、無煤可采、無氣可用的困境,因此中國在未來三十年內需要完成能源轉型。
以下是王斯成先生的發言:
今天跟大家交流光伏發電和中國的能源轉型。為什么要發展光伏發電?上午有的專家已經講到了,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國,中國是煤炭第一大進口國,石油依存度高大60%,中國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一大國。這是德意志銀行發布的PM2.5,你看我們國家整個華北地區甚至比非洲的薩哈拉大沙漠的濃度還要高很多。
中國常規能源依存度現在高達80%,那么我們常規能源到底有多少呢?2012年BP統計,中國煤炭可以開采30年,石油不到10年,天然氣不到30年,也就是說,中國30年之后將面臨著無油可挖、無煤可采、無氣可用。
中國要想改變現在的局面,在今后二十到三十年之內,就一定要完成能源轉型。從現在過度依賴化石能源結構向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發展。
那么中國的近期發展目標大家都很清楚,世界累計裝機超過1億千瓦,中國國內市場也是連年增長。到去年裝機達到3.5個G,累計裝機達到7個G,今年會達到8個G。
到2015年要達到35個GW,平均每年要超過10GW,到2020年超過1億千瓦。也就是說,2020年以前,中國光伏市場每年要達到10-15G,市場容量要在1千億到1500億。從2020年以前來看,整個光伏市場還是非常樂觀的,1000-1500億的市場規模。
我們最近在做2050年的規劃。到2050年歐洲能源供給的100% 將來自可再生能源。到2050年,歐洲總電力裝機將達到1956GW,其中PV裝機將達到962GW無,占歐洲電力總裝機的49.2%。
那么我們國家也提出來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到15%。從能源需求來看,中國一直還是走高的,到2050年將超過50億噸標準煤,去年我們國家消耗是34.8億噸,到2020年可能會達到40億噸。那么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的40%,電力需求的60%。中國也希望到2050年從電力角度來講可再生能源占發電量的60%,其中水電是4億千瓦,那么風電是10億千瓦,光伏是10億千瓦。現在光伏和風電到2050年裝機要超過50%,這是一個基本的目標,當然也有可能把這個目標定的更高。
最近做2050年的發展路線圖,到2050年要占到10億千瓦,光伏裝機比例為25.38%,比美國的27%和歐盟的49%還是要低一些。那么到2050年裝到10億千瓦,也就是說2012年以后每年裝機達到30GW。所以從長遠來看光伏發電前景還是非常可觀的,因為中國沒有別的選擇,沒有那么多常規能源資源。
當然有沒有不確定因素?有沒有其他的?有些人就講非常規天然氣有可能成為中國將來能源消費的主流。也有人說核電也是清潔能源,為什么不能大發展呢?實際上核電大家都很清楚,一旦出現事故以后,它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另外對核廢料也沒有辦法,只能深埋。水電我們的資源是有限的,最高上限就到4億千瓦,所以我們沒有其他選擇。
那么非常規天然氣怎么樣呢?這些儲量是很大的,但這個儲量因為沒有實際的勘探,所以它的儲量是一個不確定因素,開采技術也是不確定的技術,開采成本還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對環境的影響也是不確定因素。非天然氣有可能成為主流,但它的不確定太大,所以我們做規劃的時候仍然以高比例的能源為主導,因為可再生能源安全、成本、技術以及對環境的影響都是可以預知,所以目前做的3050年的規劃仍然是以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為指導思想。
我們來看看光伏電池技術路線圖,技術發展包括晶硅電池、薄膜電池、高倍聚光電池和新一代光伏電池。下一代光伏電池包括燃料敏化電池、晶硅薄膜電池、有機薄膜電池、中間帶電池、全光譜吸收電池等等。
整個技術發展路線圖是分階段的,從現有常規的晶硅電池為主到最后的薄膜電池,有可能哪一天技術突破會取代晶硅電池的主導地位。
光伏成本路線圖,按我們預計到2025年這條紅線如果不再儲能的話,都可以達到平價上網。到最后它的成本,不但簡單上網能夠達到平價,到2030-2050年也是可以達到平價的。
我們現在探索了達到平價以后還需要哪些激勵政策來鼓勵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因為那時候整個能源結構都在改變,就不單純需要可再生能源,光伏發電來進行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那么傳統的電力也需要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
從資源來看,我們國家是有很豐富的發展可再生能源和光伏發電的資源。那么從屋面的資源來講呢,可利用屋面的50%用做安裝光伏的話,就可以裝15億千瓦,跟我們的最低目標10億千瓦來講,還要高出5億千瓦。
另外我們還有中國的荒漠資源和可容納光伏裝機,我們也有足夠的荒漠資源來建設光伏發電。
那么制約因素呢,就是中國電網的因素。那么如果正負一千千伏就可以有10個GW的傳輸能力,將來如果有十個通道,我們就可以在西部建設,完全送出達到1億千瓦。如果我們再考慮到當地西部大開發,能源工業西移,除了當地消納和傳送,有可能達到2.5-3億千瓦的水平,當然再高的比例就有可能出現問題。當然國家電網已經做了送出通道的規劃。現在看來電網的建設還比較滯后,我們期望2020年如果能夠達到1億千瓦的送出,2050年會有2億千瓦的送出這個還是可以預見的。
實現可再生能源高比例,不但需要光伏發電的創新,也需要傳統的電力進行創新。德國最近出了德國能源轉型的十二個認識。其中提到將來只有風電和光伏做到低成本和大規模。將來有可能在高比例的風電和光伏的時候,常規能源來作為調節電源,而不是風電和光伏僅僅作為補充,風電和光伏要給常規電力讓路,將來就不會這樣了。按煤電滿負荷裝機7.1億千瓦,實際裝機大約15億千瓦,有8億千瓦作為調節電源,發電小時數減半,這是從發電側。
從電網側也同樣如此,同步電網覆蓋的面積越大,所承擔的波動性就越強。這跟中國東西輸電通道以及全國的同步電網,我們就可以吸納更多的可再生能源,這是一個認識。當然這個認識也跟國際IEC的設想是完全符合的。IEC甚至設想在全球建立一個同步電網,這是未來能源轉型和電力轉型的設想,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