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南昌大學太陽能光伏學院(下稱“光伏學院”)開學了。這個全國第一家開設本科光伏專業的學院,今年招收了34名新生,招生規模不到往年的一半。
盡管國內光伏行業已出現回暖跡象,但光伏學院的師生們仍小心謹慎地規劃著自己的未來。在他們看來,光伏產業和光伏教育的真正復蘇,現在還言之過早。
“大學白讀了”
“我后悔選擇了光伏這個專業。”南昌大學光伏學院2013屆畢業生劉晶晶無奈地說。
2009年,劉晶晶剛入學時,南昌大學光伏學院正風光無限。
當時,國內光伏行業正盛極一時。成立于2008年的南昌大學光伏學院被視為江西省光伏教育的“明星”。學院成立時,高層人士親自為學院揭牌。賽維、晶科等龍頭企業和學院關系密切,合作頻繁。
高就業率和高行業進入率一直是光伏學院師生的驕傲。當時,畢業生進入光伏行業的比例高達80%。2013屆畢業生吳永華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我們的學長、學姐去光伏行業的都很吃香,月薪隨便六七千。”南昌大學材料學院教授于立新甚至坦言,“那個時候,做光伏比販毒還賺錢。”到企業工作的應屆畢業生只要干滿一年,年薪拿到10萬都很輕松,而且節節攀升。
曾在賽維工作的南昌大學光伏學院2011屆畢業生艾振強說,2010和2011兩年間,為了從賽維挖人,很多光伏公司在賽維總部所在地——江西新余設立辦事處,只要是從賽維跳槽出去的,幾乎都接收,薪水翻番,甚至三五倍。
但包括劉晶晶在內的光伏學院師生,很少有人想到,如今,光伏產業會如此艱難。
南昌大學光伏學院2013年有70多名學生畢業。其中,只有3人到光伏企業工作,月薪兩三千元;而2012年,該學院進入光伏企業工作的有5人。
艾振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作為第一屆南昌大學光伏學院的畢業生,自己的49名同班同學畢業時幾乎都進入了光伏領域工作。后來,賽維、晶科等光伏企業接連陷入困境,薪資不能保證,“連廁所里的手紙都不能保證了”,艾振強說,同學們紛紛跳槽,目前只有3個還在干老本行。艾振強如今的身份是一家媒體的記者。
吳永華所在的2009級1班,36名同學中,有14人選擇了考研。9月份開學后,吳永華已經是暨南大學材料物理專業的研究生。“沒考研的同學則奔波并落腳在各行各業,除了光伏行業。”吳永華說,最可怕的不是光伏行業的低迷,而是光伏專業的學生對這個行業普遍失去了信心。“這個專業落差太大了,從前幾年的大躍進到現在的低潮,光伏產業根本談不上健康發展,我們對這個專業很失望。”
據了解,更多的畢業生選擇在與光伏產業相關的LED、半導體等行業就業。據南昌大學光伏學院2013屆畢業生曾祥介紹,光伏發電的原理與LED的原理恰好相反,因此從事LED行業,對于光伏專業的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一個光伏專業的畢業生被迫去LED產業工作,在心理上多少還是覺得有些不太適應,甚至很尷尬,不少同學覺得自己大學“白讀了”。
“其實,我們內心真的很想從事光伏行業,這畢竟是我們當初親自選擇的專業”,吳永華說,但在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他們可選擇的余地并不多。
“企業自身難保,哪還顧得上學院”
2011年冬天,南昌大學光伏學院的院牌被凜冽的寒風吹掉了,后來再掛上去時,原本顯眼的賽維的Logo消失了。
對此,南昌大學光伏學院院長周浪并不愿意過多地解釋,只是簡單回應說:院牌被大風吹掉了,是天氣原因。
不過,也確實是從這一年開始,南昌大學光伏學院與國內光伏產業一起步入寒冬。
之后的2012年,江西光伏龍頭企業賽維傳出資金鏈緊張甚至瀕臨破產的消息,中國最大的光伏組件供應商尚德則在2013年春天破產重組,天合光能、英利等其他大型企業則債臺高筑、風聲鶴唳。加上國際市場美歐雙反制裁的接踵而來,中國光伏產業內外交困,徹底陷入低谷。
而作為江西光伏產業擴張的伴生品,南昌大學光伏學院得到企業的“輸血”越來越少,行業進入率急轉直下,光伏專業的定位左右搖擺。
“今年的畢業生,進入光伏行業的學生比例是自建院以來最低的。”電話中,周浪略帶倦意地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說不遺憾是不可能的,畢竟我們用了4年的時間在光伏方面培養他們,如果出來后不在光伏行業就業,是一種對資源、人才的浪費。”談到目前的就業形勢,周浪的話里不無可惜。
光伏學院,曾是南昌大學一塊響亮的招牌,是周浪院長引以為榮的自豪。
2008年,江西省發布了《關于加快光伏產業人才培養工作的實施意見》,稱“隨著光伏產業的迅速發展,光伏產業人才非常緊缺,這將成為我省大力發展光伏產業最大的制約瓶頸。”同年10月,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倡導下,南昌大學光伏學院正式創辦成立。它是國內第一家、全球第二家開設光伏本科專業的高等院校。
當時,江西省的光伏產業正興旺發達。僅2010年,江西省28家納入統計口徑的規模以上光伏企業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126億元,同比增長74.94%;主營業務收入416.23億元,同比增長97.38%;利潤總額53.99億元,同比增長176.87%,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在江西省光伏產業蓬勃發展和政府大力扶持光伏人才教育的背景下,江西省出現了一批光伏高等院校和專業。
南昌大學光伏學院成立后,一如最初的產學研結合設想,和江西省的大型光伏企業迅速進入“蜜月期”。賽維、晶科等龍頭企業和學院建立了合作關系,成立了包括“南昌大學-LDK太陽能研究中心”、“晶科能源材料研究所”在內的一系列科研中心,學院每年接受大筆來自企業的資金用于科研項目。賽維LDK首席技術官萬躍鵬受聘為南昌大學光伏學院客座教授,周浪則成為賽維LDK技術研究院委員會委員。每年,學院都會組織學生去賽維LDK、晶科、旭陽雷迪等光伏企業實習,實習期間表現優秀的畢業后可優先錄用。這些光伏企業也會在每年3、4月份定期來學院進行人才招聘。
但隨著光伏行業進入寒冬,雙方的蜜月期結束。企業每年的贊助資金和招聘名額都逐年遞減。
周浪沒有告訴企業贊助資金的具體變化,他說:“如果企業陷入困難,不提供資金,也是很正常的。”
賽維公司的媒體負責人告訴記者,賽維和南昌大學光伏學院的合作從以前的“每年撥款”改成了如今的“專項撥款”模式,即不再每年提供固定的資金,而是根據特定的項目進行科研資助,而且這種力度在逐漸減弱。
這種現狀在周浪看來,并不意外,“企業和我們的合作是彈性的,并沒有什么條款約束,現在他們自身都難保,哪還顧得上學院?”
“如果行業持續不景氣,可能會停招一兩屆”
光伏專業教育的一個核心點在于科研實驗,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這是光伏產業的專業特性所決定的。然而,據南昌大學光伏學院2013屆畢業生胡永介紹,目前,學院里很少有這樣的機會。“這也不能怪學院,主要還是資金的問題,一套實驗下來幾十萬,現在企業又困難,沒了資助,我們哪有實力去做實驗?”
周浪告訴記者:“一些比較小的研發活動,我們還是會照常進行。但一些大項目、投資比較大的實驗,我們暫時不考慮。”
光伏產業由熱到冷,南昌大學光伏學院的專業定位也在發生改變。
到目前為止,南昌大學光伏學院只開設了一個專業。據周浪介紹,2008年學院設立時,想將專業名稱定為“光伏材料與器件”,但江西省教育部門認為,專業的名稱應該寬一些,涉足的領域應該更廣一些,所以,最終將專業名稱設定為“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起初,周浪對這一設置并不認同,“我們國家那么多院士、教授,哪一個是在新能源領域里面每一樣都懂的?什么都學,要么是什么都學不好,要么就是學得累死了。”所以,新專業設立后,周浪仍然堅持,“我們側重、系統學習的,就是光伏”。
但在經歷了兩屆行業低就業率之后,周浪的這一理念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周浪告訴記者:“我們的高等教育,應該在產業前景和產業現狀間尋找一個平衡,我們的教學要在基礎知識和專業性之間去努力平衡。”本科教育應給學生提供一個比較廣的基礎,尤其是光伏這種工科的專業,學生應該有能力從事很多不同的專業。“本科生掌握好基礎的內容要比學會行業技能更重要”,技術上的東西你到了企業很快就能上手,但物理化等基礎學科沒有掌握,那可能就是學生們永久的缺陷。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種想法也慢慢被學生接受。
“如果光伏行業持續不景氣,我們可能會停招一兩屆,然后再看行業情況來判斷。”談到學院的發展方向,周浪顯得更加謹慎,“如果就業方向不那么明朗,我們就會更加注重基礎;如果就業方向比較明朗,我們就會偏重專業技能方面。這會根據行業情況去做出教學計劃的調整。”
周浪也在給學生們打氣,他和同事們反復向學生們講述中國光伏行業的優良前景。他說,地球的生存、可持續發展都離不開太陽能,未來這個領域對人才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光伏人才需求將持續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當初辦這個專業不是因為一兩年、幾年之內的考慮,而是立足于太陽能新能源未來長期的發展。我認為,光伏產業在未來20年內會有一個很好的發展。”
今年二季度,英利、天合光能、阿特斯等國內光伏行業排名居前的企業均開始出現回暖跡象,上述三家企業的光伏組件發貨量環比分別增長了23.6%、64.4%、44.3%。天合光能的營收環比增速甚至達到69.4%。
周浪謹慎地表示,行業回暖是一個好的現象,但產業的變化不會那么快反饋到教育領域,作為獨立教育機構,南昌大學光伏學院的教學設置本身仍將保持穩定,立足長遠,而未來光伏產業及教育的真正復蘇可能還需要三五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