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是誰?發達國家的中產階級將用他們辛苦掙來的錢來支付,窮人們將用他們的血汗和淚水來支付,這個星球上一半的物種將用他們的生命來支付,而1%的人甚至不會注意到。
我們可以討論環境影響、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樣性喪失、干旱,以及全球變暖帶來的所有影響,但人類感受最深的將是經濟受到何種影響,因為金錢已然成了現實生活的化身。
很多氣候變化經濟學的研究發現,即便全球氣溫小幅上升2℃,全世界每年也將因此損失數萬億美元。1萬億美元是什么概念?它相當于全球每年GDP的2%,也大致相當于每年全球能源消費的總支出。
大多數研究認為,為了保證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穩定或者低于550ppm,截止到本世紀中葉,全球的電力和運輸部門至少需要減排60%,這意味著人類需要告別煤炭,并用無碳排放的燃料替換所有石油。考慮到發展中國家急劇增長的能源需求,以及發達國家消極的變革態度,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這是在未雨綢繆和亡羊補牢之間的權衡,或者干脆將問題擱置起來,留待以后的決策者來解決。不幸的是,如今問題已經出現,我們無力阻止,但是我們可以將影響最小化并努力適應。
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制定一個真正的計劃,一個切實可行且有足夠成本效益的計劃。這個計劃包括一系列“更好”——更好的汽車、更好的電池、更好的核反應堆、更好的太陽能電池、更好的適應氣候變化的農作物等等。
在能源領域,我們需要一個更環保的電力能源結構,除了已建成的大型水電站以及2000年以后建立的天然氣發電廠,到本世紀中葉,我們目前的發電結構必須經歷一場大變革。
以美國作為樣板,如果成功在全國范圍推動高效節能項目,到本世紀中期,美國的年發電量將被限制為5萬億千瓦時,如果不做任何調整,這個數字將達6.5萬億千瓦時。
想象一下,如果減少美國的燃煤使用量,直至2040年前近乎為零,或者將化石燃料用沼氣、生物柴油等清潔能源替代,那么天然氣發電廠將成為僅存的化石能源使用途徑。
或者我們可以考慮好好利用一下現有的條件。目前美國的能源消費結構為:油氣36%、煤炭32%、核電19%、水電7%、生物質能3%、風電和其他能源3%,為了將這一結構轉變為煤炭0、天然氣45%、核電35%以及可再生能源20%,需要將煤炭份額分配給天然氣(增加9%)、核能(增加16%)以及可再生能源(增加7%),這將減少目前能源結構下50%的二氧化碳排放。
這將是能源結構的根本性變化,它終止了燃煤使用并將石油消費量減半,且前提是發電量只有5萬億千瓦時。那么這個新的能源結構的花費是什么?按照目前的基礎情況計算,到2040年,打造一個全新的能源結構將耗資7.4萬億美元,其中3.4萬億用于基礎設施建造,余下的用于燃料和經營;如果是在現有基礎上重塑我們的能源消費結構,相應的開支為7.5萬億美元,其中僅1.7萬億用于建造基礎設施,其余用于燃料和操作。
可見兩種方案的總成本大致相同,但“推倒重來”式的調整能源結構將產生更多基礎設施成本和相對較低的燃料成本,這是一個不容忽略的優勢,因為基礎設施總比燃燒的燃料更有價值。
但是,我們要如何為這個改變籌資?新的能源結構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將需要大量的預付建設成本,且成本效益需要一定周期才能顯現,因為現在其他能源的成本并不高。
目前開放市場傾向于支持天然氣,所以那部分將會做的很好。如果政府的貸款擔保無法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建設方面巨大資金需求將導致普通融資方式變得困難。
在能源發展史上,我們曾經付出過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現在我們可以再做一次。現在,我們必須停止將所有不滿拋向政府,未來的能源轉型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
(來源:福布斯,文章有刪節、標題有改動)
我們可以討論環境影響、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樣性喪失、干旱,以及全球變暖帶來的所有影響,但人類感受最深的將是經濟受到何種影響,因為金錢已然成了現實生活的化身。
很多氣候變化經濟學的研究發現,即便全球氣溫小幅上升2℃,全世界每年也將因此損失數萬億美元。1萬億美元是什么概念?它相當于全球每年GDP的2%,也大致相當于每年全球能源消費的總支出。
大多數研究認為,為了保證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穩定或者低于550ppm,截止到本世紀中葉,全球的電力和運輸部門至少需要減排60%,這意味著人類需要告別煤炭,并用無碳排放的燃料替換所有石油。考慮到發展中國家急劇增長的能源需求,以及發達國家消極的變革態度,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這是在未雨綢繆和亡羊補牢之間的權衡,或者干脆將問題擱置起來,留待以后的決策者來解決。不幸的是,如今問題已經出現,我們無力阻止,但是我們可以將影響最小化并努力適應。
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制定一個真正的計劃,一個切實可行且有足夠成本效益的計劃。這個計劃包括一系列“更好”——更好的汽車、更好的電池、更好的核反應堆、更好的太陽能電池、更好的適應氣候變化的農作物等等。
在能源領域,我們需要一個更環保的電力能源結構,除了已建成的大型水電站以及2000年以后建立的天然氣發電廠,到本世紀中葉,我們目前的發電結構必須經歷一場大變革。
以美國作為樣板,如果成功在全國范圍推動高效節能項目,到本世紀中期,美國的年發電量將被限制為5萬億千瓦時,如果不做任何調整,這個數字將達6.5萬億千瓦時。
想象一下,如果減少美國的燃煤使用量,直至2040年前近乎為零,或者將化石燃料用沼氣、生物柴油等清潔能源替代,那么天然氣發電廠將成為僅存的化石能源使用途徑。
或者我們可以考慮好好利用一下現有的條件。目前美國的能源消費結構為:油氣36%、煤炭32%、核電19%、水電7%、生物質能3%、風電和其他能源3%,為了將這一結構轉變為煤炭0、天然氣45%、核電35%以及可再生能源20%,需要將煤炭份額分配給天然氣(增加9%)、核能(增加16%)以及可再生能源(增加7%),這將減少目前能源結構下50%的二氧化碳排放。
這將是能源結構的根本性變化,它終止了燃煤使用并將石油消費量減半,且前提是發電量只有5萬億千瓦時。那么這個新的能源結構的花費是什么?按照目前的基礎情況計算,到2040年,打造一個全新的能源結構將耗資7.4萬億美元,其中3.4萬億用于基礎設施建造,余下的用于燃料和經營;如果是在現有基礎上重塑我們的能源消費結構,相應的開支為7.5萬億美元,其中僅1.7萬億用于建造基礎設施,其余用于燃料和操作。
可見兩種方案的總成本大致相同,但“推倒重來”式的調整能源結構將產生更多基礎設施成本和相對較低的燃料成本,這是一個不容忽略的優勢,因為基礎設施總比燃燒的燃料更有價值。
但是,我們要如何為這個改變籌資?新的能源結構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將需要大量的預付建設成本,且成本效益需要一定周期才能顯現,因為現在其他能源的成本并不高。
目前開放市場傾向于支持天然氣,所以那部分將會做的很好。如果政府的貸款擔保無法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建設方面巨大資金需求將導致普通融資方式變得困難。
在能源發展史上,我們曾經付出過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現在我們可以再做一次。現在,我們必須停止將所有不滿拋向政府,未來的能源轉型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
(來源:福布斯,文章有刪節、標題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