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改革開放的春風與峨半廠的穩步前進
1978年5月13日,國務院副總理方毅在四川省委副書記楊超的陪同下,來廠、所視察工作,并親筆題寫“大力發展材料科學”的題詞。這也標志著中國的多晶硅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風,峨半廠也迎來了屬于它的電子能級多晶硅時代。
我們從資料中了解到這時的峨半廠因為承擔著國防科技中的很多個填補空白的任務,所以科研積極性非常高,員工們福利的提高也是產值有了大的飛躍。1980年5月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賀電,國防科工委“感謝信”,表揚廠、所為我國發射洲際導彈作出的貢獻。1984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賀電,國防科工委感謝信,表彰廠、所為試驗通信衛星發射成功所做出的貢獻。而這時與高校也展開了密切的合作,又是一批高校生來到了峨半,這些是峨半的“第三代”。1986年12月27日與四川大學共同承擔的“非晶陽光電池研制”項目,通過了由省科委組織的專家鑒定。科研人員李武平同志也在成都科技大學畢業后來到了多晶硅實驗室。作為二代的孩子們,徐世林等峨半子弟在不同學歷畢業后也回到了峨半這個大家庭。1991年5月24日廠、所榮獲李鵬總理簽署的“為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做貢獻”榮譽證書。
五、中國電子工業的發展與峨半廠的第二春
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改良西門子法已經成功,也廣泛用于生產電子能級多晶硅,可是外國人卻不愿意將這個技術出口到中國,這是,國家把中國電子工業的未來交到了峨半廠的手中,據李武平同志和他的同事靜長青同志介紹,當時的主管科研的副廠長張惠國同志傳達領導指示時說到:“我們科技工作者并不笨,既然外國人實行技術封鎖,那就讓我們自己來干吧!”外國人的傲慢、苛刻深深激發了張惠國和科研人員的心中的強烈的愛國熱情和發展民族高科技事業的使命感。經過十年的努力,到1995年,峨眉半導體材料廠先后研究、開發成功了多晶硅規模化生產的四項核心技術,并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但據回憶當時的張惠國廠長并不滿足,他深知:掌握四項技術只是邁出了第一步,要實現“硅之夢”,必須建設大型多晶硅生產線。1992年5月,張惠國出任峨眉半導體材料廠廠長、研究所所長。他無時無刻不在注視著市場變化,苦苦捕捉發展脫困的機遇。
1995年,國內外兩個市場對單晶硅產品的需求劇增,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張惠國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良機,他在職工大會上慷慨陳辭,“眼下市場變化帶來的發展機遇稍縱即逝,我們必須加快技改,主動參與市場競爭,進行二次創業,再等下去只有死路一條!”他的決定得到了班子成員的一致贊同,也受到了全廠職工的擁護,當年4月,峨半廠開始了擴大規模的基礎建設與技術改造
本著少花錢多辦事的原則,大部分基建工作由本廠職工承擔了下來。為了趕在雨季到來之前完成切片大廳地基的混凝土澆灌,張惠國帶領機關干部參加勞動,他和一位30 出頭的小伙子用碗口粗的杠子抬鵝卵石,一抬就是十幾趟。后來,這位棒小伙告訴別人:“那天把腰桿都抬痛了。好幾天都恢復不過來。”為了爭取項目,爭取資金,張惠國在樂山、成都和北京之間來回奔波。
1995 年夏天,他因公出差途中遭遇車禍受傷,頭部縫了12針,醫生一再叮囑出院后必須休息一段時間才能工作。張惠國卻不聽勸告,剛出院便投人了緊張工作,以致勞累過度3次暈倒在辦公室。1997 年9 月,國家計委批準在峨半廠實施“年產1000噸多晶硅國家重點工業性試驗項目”后,張惠國更是全身心撲在了這項關系中國硅產品命運的事業上。人們已記不清他為這項工程中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努力。就是在這種精神的幫助下,峨半廠沒有和其他的三線建設企業一樣走在了破產倒閉的一線,成功的引領著中國電子行業和多晶硅行業的發展,也使峨半廠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2006年6月,在東方電氣集團和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與管理委員會的支持下,由樂山市人民政府牽線,廠、所完成了國有資產無償劃轉到東方氣輪機廠,實現了強強聯合,為廠、所的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東汽”向廠、所注入6億資金。經過三個月的托管期,10月份整體劃轉德陽“東方汽輪機廠”,11月變更法人代表。12月28日成為“東方汽輪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之一。10月28日東汽峨半年產500噸電路級多晶硅項目舉行奠基儀式。這時的東汽峨半等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1978年5月13日,國務院副總理方毅在四川省委副書記楊超的陪同下,來廠、所視察工作,并親筆題寫“大力發展材料科學”的題詞。這也標志著中國的多晶硅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風,峨半廠也迎來了屬于它的電子能級多晶硅時代。
我們從資料中了解到這時的峨半廠因為承擔著國防科技中的很多個填補空白的任務,所以科研積極性非常高,員工們福利的提高也是產值有了大的飛躍。1980年5月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賀電,國防科工委“感謝信”,表揚廠、所為我國發射洲際導彈作出的貢獻。1984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賀電,國防科工委感謝信,表彰廠、所為試驗通信衛星發射成功所做出的貢獻。而這時與高校也展開了密切的合作,又是一批高校生來到了峨半,這些是峨半的“第三代”。1986年12月27日與四川大學共同承擔的“非晶陽光電池研制”項目,通過了由省科委組織的專家鑒定。科研人員李武平同志也在成都科技大學畢業后來到了多晶硅實驗室。作為二代的孩子們,徐世林等峨半子弟在不同學歷畢業后也回到了峨半這個大家庭。1991年5月24日廠、所榮獲李鵬總理簽署的“為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做貢獻”榮譽證書。
五、中國電子工業的發展與峨半廠的第二春
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改良西門子法已經成功,也廣泛用于生產電子能級多晶硅,可是外國人卻不愿意將這個技術出口到中國,這是,國家把中國電子工業的未來交到了峨半廠的手中,據李武平同志和他的同事靜長青同志介紹,當時的主管科研的副廠長張惠國同志傳達領導指示時說到:“我們科技工作者并不笨,既然外國人實行技術封鎖,那就讓我們自己來干吧!”外國人的傲慢、苛刻深深激發了張惠國和科研人員的心中的強烈的愛國熱情和發展民族高科技事業的使命感。經過十年的努力,到1995年,峨眉半導體材料廠先后研究、開發成功了多晶硅規模化生產的四項核心技術,并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但據回憶當時的張惠國廠長并不滿足,他深知:掌握四項技術只是邁出了第一步,要實現“硅之夢”,必須建設大型多晶硅生產線。1992年5月,張惠國出任峨眉半導體材料廠廠長、研究所所長。他無時無刻不在注視著市場變化,苦苦捕捉發展脫困的機遇。
1995年,國內外兩個市場對單晶硅產品的需求劇增,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張惠國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良機,他在職工大會上慷慨陳辭,“眼下市場變化帶來的發展機遇稍縱即逝,我們必須加快技改,主動參與市場競爭,進行二次創業,再等下去只有死路一條!”他的決定得到了班子成員的一致贊同,也受到了全廠職工的擁護,當年4月,峨半廠開始了擴大規模的基礎建設與技術改造
本著少花錢多辦事的原則,大部分基建工作由本廠職工承擔了下來。為了趕在雨季到來之前完成切片大廳地基的混凝土澆灌,張惠國帶領機關干部參加勞動,他和一位30 出頭的小伙子用碗口粗的杠子抬鵝卵石,一抬就是十幾趟。后來,這位棒小伙告訴別人:“那天把腰桿都抬痛了。好幾天都恢復不過來。”為了爭取項目,爭取資金,張惠國在樂山、成都和北京之間來回奔波。
1995 年夏天,他因公出差途中遭遇車禍受傷,頭部縫了12針,醫生一再叮囑出院后必須休息一段時間才能工作。張惠國卻不聽勸告,剛出院便投人了緊張工作,以致勞累過度3次暈倒在辦公室。1997 年9 月,國家計委批準在峨半廠實施“年產1000噸多晶硅國家重點工業性試驗項目”后,張惠國更是全身心撲在了這項關系中國硅產品命運的事業上。人們已記不清他為這項工程中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努力。就是在這種精神的幫助下,峨半廠沒有和其他的三線建設企業一樣走在了破產倒閉的一線,成功的引領著中國電子行業和多晶硅行業的發展,也使峨半廠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2006年6月,在東方電氣集團和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與管理委員會的支持下,由樂山市人民政府牽線,廠、所完成了國有資產無償劃轉到東方氣輪機廠,實現了強強聯合,為廠、所的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東汽”向廠、所注入6億資金。經過三個月的托管期,10月份整體劃轉德陽“東方汽輪機廠”,11月變更法人代表。12月28日成為“東方汽輪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之一。10月28日東汽峨半年產500噸電路級多晶硅項目舉行奠基儀式。這時的東汽峨半等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