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夸父向著西斜的太陽緊追不舍……這就是光的“引力”。當傳統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減少,能源燃燒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在這之中,太陽能以其獨有的優勢而成為人們重視的焦點。
然而,當下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卻是,太陽能光伏產業正在全球范圍內遭遇逆境。
“中國國內及國際上企業產能大幅擴張,產能過剩,導致價格競爭愈演愈烈,是太陽能光伏企業虧本的主因。”大美國際資訊大美研究中心經理趙國棟告訴記者,據他分析,由于太陽能光伏行業發展前景好,近兩三年,中國光伏企業進行大規模的產能擴張,目前已有約400多家生產企業,市場已無法消化過多的產能。
“由于產能過剩,大型的國內太陽能光伏企業為了更直接地消化庫存,在歐洲的各大港口囤貨,低價售賣。”太原市諾信高新技術產業進出口有限公司經理王濤說,“導致光伏企業虧損,除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外,歐洲市場出口遇冷,導致太陽能歐洲市場風光不再。”
由于中國80%以上的太陽能光伏產品出口,對外依賴度高,而且歐洲是太陽能產業出口的主要市場,債務危機的爆發已對中國太陽能產業產生不利影響。
正因如此,歐美多個國家對中國光伏產業舉起反傾銷反補貼的“大棒”,也導致太陽能需求比重下滑,市場呈現疲軟狀態。
不過,就在國內光伏企業哀鴻遍野之際,我省光伏產業卻開始了逆勢布局。
2011年,在大同開建的300兆瓦的光伏電站項目引起了廣泛關注。
“世界硅王”保利協鑫集團與“世界制造之神”富士康科技集團決定聯手在大同市投資建設新能源產業項目,并于2011年7月簽署了有關合作項目新型能源產業項目的合作書,包括多晶硅、太陽能電池模組、太陽能電站等,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產值約800億元。目前,這一新能源產業項目中的30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正在緊張推進,相關準備工作也在有序進行。該項目完成后將成為國內最大的光伏電站。
今年春節剛過,500兆瓦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工程在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奠基開工,這一工程由山西納克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總投資15億元。這是繼2012年12月26日,北京遠方動力可再生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山西孝義投資50億元開工建設500兆瓦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后,我省一個月內布局的又一“千億光伏產業園區”重點項目。
“隨著省里相關政策的鼓勵和推動,不少光伏企業已經恢復了生產,效益業績有所回升。”省經信委投資與規劃處處長楊永輝對記者說。
7月初,記者來到我省一家著名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透過該公司廠房內的隔離玻璃,記者看到生產線旁工作人員正在認真地忙著手中的活計,一件件半成品、成品隨流水線走向“遠方”。隨同采訪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去年9月份時,只有一半生產線在開工生產,現在10條生產線都在滿負荷生產,下一步等人員到位后,我們的生產線都要開起來。”
從生產廠房出來,記者路過儲運倉庫,見幾名工人正在忙著搬運產品,記者好奇地走進倉庫看了個究竟。正在仔細核對庫單的儲運部負責人笑著對記者說道:“現在訂單很多,馬上又有近1個兆瓦的電池片要發往外地。”
“盡管光伏產業近幾年有一些‘風吹草動’,但山西一直沒有松手。”采訪中,業內人士紛紛表示,中國光伏產業最終將會因為從國外市場轉向國內市場而變成一場“盛宴”,這個過程中,山西的光伏產業發展目前正處在上升期,如果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必然前途無限。
然而,當下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卻是,太陽能光伏產業正在全球范圍內遭遇逆境。
“中國國內及國際上企業產能大幅擴張,產能過剩,導致價格競爭愈演愈烈,是太陽能光伏企業虧本的主因。”大美國際資訊大美研究中心經理趙國棟告訴記者,據他分析,由于太陽能光伏行業發展前景好,近兩三年,中國光伏企業進行大規模的產能擴張,目前已有約400多家生產企業,市場已無法消化過多的產能。
“由于產能過剩,大型的國內太陽能光伏企業為了更直接地消化庫存,在歐洲的各大港口囤貨,低價售賣。”太原市諾信高新技術產業進出口有限公司經理王濤說,“導致光伏企業虧損,除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外,歐洲市場出口遇冷,導致太陽能歐洲市場風光不再。”
由于中國80%以上的太陽能光伏產品出口,對外依賴度高,而且歐洲是太陽能產業出口的主要市場,債務危機的爆發已對中國太陽能產業產生不利影響。
正因如此,歐美多個國家對中國光伏產業舉起反傾銷反補貼的“大棒”,也導致太陽能需求比重下滑,市場呈現疲軟狀態。
不過,就在國內光伏企業哀鴻遍野之際,我省光伏產業卻開始了逆勢布局。
2011年,在大同開建的300兆瓦的光伏電站項目引起了廣泛關注。
“世界硅王”保利協鑫集團與“世界制造之神”富士康科技集團決定聯手在大同市投資建設新能源產業項目,并于2011年7月簽署了有關合作項目新型能源產業項目的合作書,包括多晶硅、太陽能電池模組、太陽能電站等,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產值約800億元。目前,這一新能源產業項目中的30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正在緊張推進,相關準備工作也在有序進行。該項目完成后將成為國內最大的光伏電站。
今年春節剛過,500兆瓦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工程在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奠基開工,這一工程由山西納克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總投資15億元。這是繼2012年12月26日,北京遠方動力可再生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山西孝義投資50億元開工建設500兆瓦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后,我省一個月內布局的又一“千億光伏產業園區”重點項目。
“隨著省里相關政策的鼓勵和推動,不少光伏企業已經恢復了生產,效益業績有所回升。”省經信委投資與規劃處處長楊永輝對記者說。
7月初,記者來到我省一家著名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透過該公司廠房內的隔離玻璃,記者看到生產線旁工作人員正在認真地忙著手中的活計,一件件半成品、成品隨流水線走向“遠方”。隨同采訪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去年9月份時,只有一半生產線在開工生產,現在10條生產線都在滿負荷生產,下一步等人員到位后,我們的生產線都要開起來。”
從生產廠房出來,記者路過儲運倉庫,見幾名工人正在忙著搬運產品,記者好奇地走進倉庫看了個究竟。正在仔細核對庫單的儲運部負責人笑著對記者說道:“現在訂單很多,馬上又有近1個兆瓦的電池片要發往外地。”
“盡管光伏產業近幾年有一些‘風吹草動’,但山西一直沒有松手。”采訪中,業內人士紛紛表示,中國光伏產業最終將會因為從國外市場轉向國內市場而變成一場“盛宴”,這個過程中,山西的光伏產業發展目前正處在上升期,如果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必然前途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