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支持政策,通過市場機制激發國內市場有效需求,努力鞏固國際市場;健全標準體系,規范產業發展秩序,著力推進產業重組和轉型升級;完善市場機制,加快技術進步,著力提高光伏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為提升經濟發展活力和競爭力作出貢獻。“
這段是總體要求中的指導思想。有兩個重點,一個是“通過市場機制激發國內市場”,也就是說,不會直接發錢給電站,這是“變裝機補貼為電價補貼”的政策基礎;第二是“努力鞏固國際市場”,面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要努力鞏固,至于鞏固到什么程度,就要看努力到什么程度了。
“(二)基本原則。
遠近結合,標本兼治。在擴大光伏發電應用的同時,控制光伏制造總產能,加快淘汰落后產能,著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
光伏應用要擴大,同時總產能要控制,這是為了解決目前產能過剩的問題,同時,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這意味著不是每個廠的產能都有機會釋放出來的,如果成本過高,或者效率過低的,即便光伏市場形勢好轉,也依然面臨著淘汰的命運。
“統籌兼顧,綜合施策。統籌考慮國內外市場需求、產業供需平衡、上下游協調等因素,采取綜合措施解決產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
這意味著,產能要科學搭配,首先產能要與市場需求匹配,通常考慮建設期,產能應比市場需求超前兩到三年。“上下游協調”是首次提出,我國光伏產業的上下游產能一向不協調,多晶硅、鑄錠、切片、電池片、組件始終沒有匹配,所以,造成行情好的時候也總有瓶頸,不是缺料就是無能力加工;行情不好的時候,則庫存積壓很大。由于企業眾多,如何進行平衡,也確實是一個問題,需要“綜合施策”。
“市場為主,重點扶持。發揮市場機制在推動光伏產業結構調整、優勝劣汰、優化布局以及開發利用方面的基礎性作用。對不同光伏企業實行區別對待,重點支持技術水平高、市場競爭力強的骨干優勢企業發展,淘汰劣質企業。”
這段話意味著,政府的扶持,是要建立在市場調節的基礎上,所有的“結構調整、優勝劣汰、優化布局、開發利用”,是要靠市場來選擇的。許多企業盼望政府出錢救濟,可能會失望的。“天助自助者”,這是正確的。否則,政府貿然出手相救,可能是挽救了病入膏肓的企業,錢白白浪費不說,還容易滋生腐敗。
“協調配合,形成合力。加強政策的協調配合和行業自律,支持地方創新發展方式,調動地方、企業和消費者的積極性,共同推動光伏產業發展。”
政策要扶持,行業也要自律。否則,大家今后還是競相降價,以低于成本銷售,什么價格承諾都成了廢紙一張的話,市場還是要自亂陣腳的。“支持地方創新發展方式”,這是需要想象力的;而如何“調動地方、企業和消費者的積極性”,也是需要進行頂層的結構性設計的。
“(三)發展目標。
把擴大國內市場、提高技術水平、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作為促進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出路和基本立足點,建立適應國內市場的光伏產品生產、銷售和服務體系,形成有利于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法規、政策、標準體系和市場環境。2013—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左右,到2015年總裝機容量達到3500萬千瓦以上。加快企業兼并重組,淘汰產品質量差、技術落后的生產企業,培育一批具有較強技術研發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多晶硅等原材料自給能力和光伏電池制造技術水平,顯著降低光伏發電成本,提高光伏產業競爭力。保持光伏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合理份額,對外貿易和投融資合作取得新進展。”
在“發展目標”上,行業里大部分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每年10GW和到2015年實現35GW的指標上。實際上,“擴大國內市場、提高技術水平、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才是這段話的重點目標,而“建立適應國內市場的光伏產品生產、銷售和服務體系”,是實現這個目標的路線。我國光伏市場現在大都是針對海外銷售,對國內市場還只是滿足于簡單的供貨,但國內市場的銷售和服務體系尚未形成,會給下一步的大規模應用帶來隱患。
兼并重組,一定要與淘汰落后結合,如果簡單地把頻臨倒閉的企業收購重組,會讓本來好的企業也被拖入泥沼,良幣也被變為劣幣。多晶硅產能過剩,但文件里仍然提出要“提高多晶硅等原材料自給能力”,就說明,現有的多晶硅企業要被淘汰一大批。光伏發電的成本還要“顯著降低”,這意味著,寄希望于價格上升,是不現實的。同時,對于那些為了避開貿易壁壘而“走出去”的,國家會給予扶持,以保持“在國際市場上的合理份額”,而且對外貿易還要取得新進展。此外,在開拓國際市場上的“投融資合作”,也要有所突破。
(未完待續)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支持政策,通過市場機制激發國內市場有效需求,努力鞏固國際市場;健全標準體系,規范產業發展秩序,著力推進產業重組和轉型升級;完善市場機制,加快技術進步,著力提高光伏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為提升經濟發展活力和競爭力作出貢獻。“
這段是總體要求中的指導思想。有兩個重點,一個是“通過市場機制激發國內市場”,也就是說,不會直接發錢給電站,這是“變裝機補貼為電價補貼”的政策基礎;第二是“努力鞏固國際市場”,面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要努力鞏固,至于鞏固到什么程度,就要看努力到什么程度了。
“(二)基本原則。
遠近結合,標本兼治。在擴大光伏發電應用的同時,控制光伏制造總產能,加快淘汰落后產能,著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
光伏應用要擴大,同時總產能要控制,這是為了解決目前產能過剩的問題,同時,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這意味著不是每個廠的產能都有機會釋放出來的,如果成本過高,或者效率過低的,即便光伏市場形勢好轉,也依然面臨著淘汰的命運。
“統籌兼顧,綜合施策。統籌考慮國內外市場需求、產業供需平衡、上下游協調等因素,采取綜合措施解決產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
這意味著,產能要科學搭配,首先產能要與市場需求匹配,通常考慮建設期,產能應比市場需求超前兩到三年。“上下游協調”是首次提出,我國光伏產業的上下游產能一向不協調,多晶硅、鑄錠、切片、電池片、組件始終沒有匹配,所以,造成行情好的時候也總有瓶頸,不是缺料就是無能力加工;行情不好的時候,則庫存積壓很大。由于企業眾多,如何進行平衡,也確實是一個問題,需要“綜合施策”。
“市場為主,重點扶持。發揮市場機制在推動光伏產業結構調整、優勝劣汰、優化布局以及開發利用方面的基礎性作用。對不同光伏企業實行區別對待,重點支持技術水平高、市場競爭力強的骨干優勢企業發展,淘汰劣質企業。”
這段話意味著,政府的扶持,是要建立在市場調節的基礎上,所有的“結構調整、優勝劣汰、優化布局、開發利用”,是要靠市場來選擇的。許多企業盼望政府出錢救濟,可能會失望的。“天助自助者”,這是正確的。否則,政府貿然出手相救,可能是挽救了病入膏肓的企業,錢白白浪費不說,還容易滋生腐敗。
“協調配合,形成合力。加強政策的協調配合和行業自律,支持地方創新發展方式,調動地方、企業和消費者的積極性,共同推動光伏產業發展。”
政策要扶持,行業也要自律。否則,大家今后還是競相降價,以低于成本銷售,什么價格承諾都成了廢紙一張的話,市場還是要自亂陣腳的。“支持地方創新發展方式”,這是需要想象力的;而如何“調動地方、企業和消費者的積極性”,也是需要進行頂層的結構性設計的。
“(三)發展目標。
把擴大國內市場、提高技術水平、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作為促進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出路和基本立足點,建立適應國內市場的光伏產品生產、銷售和服務體系,形成有利于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法規、政策、標準體系和市場環境。2013—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左右,到2015年總裝機容量達到3500萬千瓦以上。加快企業兼并重組,淘汰產品質量差、技術落后的生產企業,培育一批具有較強技術研發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多晶硅等原材料自給能力和光伏電池制造技術水平,顯著降低光伏發電成本,提高光伏產業競爭力。保持光伏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合理份額,對外貿易和投融資合作取得新進展。”
在“發展目標”上,行業里大部分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每年10GW和到2015年實現35GW的指標上。實際上,“擴大國內市場、提高技術水平、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才是這段話的重點目標,而“建立適應國內市場的光伏產品生產、銷售和服務體系”,是實現這個目標的路線。我國光伏市場現在大都是針對海外銷售,對國內市場還只是滿足于簡單的供貨,但國內市場的銷售和服務體系尚未形成,會給下一步的大規模應用帶來隱患。
兼并重組,一定要與淘汰落后結合,如果簡單地把頻臨倒閉的企業收購重組,會讓本來好的企業也被拖入泥沼,良幣也被變為劣幣。多晶硅產能過剩,但文件里仍然提出要“提高多晶硅等原材料自給能力”,就說明,現有的多晶硅企業要被淘汰一大批。光伏發電的成本還要“顯著降低”,這意味著,寄希望于價格上升,是不現實的。同時,對于那些為了避開貿易壁壘而“走出去”的,國家會給予扶持,以保持“在國際市場上的合理份額”,而且對外貿易還要取得新進展。此外,在開拓國際市場上的“投融資合作”,也要有所突破。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