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傾銷進口產品價格和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價格。
1.傾銷進口產品價格。
在中國海關統計數據的基礎上,調查機關考慮了匯率和關稅稅率,計算出了調整后的傾銷進口產品價格(人民幣價格):2008年為134.92萬元/噸;2009年為50.36萬元/噸,比2008年下降62.70%;2010年為39.62萬元/噸,比2009年下降21.32%;2011年為38.83萬元/噸,比2010年下降1.99%;2011年1-6月為49.45萬元/噸,2012年1-6月為16.41萬元/噸,同比下降66.81%。
2.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價格。
調查機關在對《國內生產者調查問卷答卷》匯總的基礎上,計算出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價格。調查期內,國內同類產品價格2008年為192.34萬元/噸;2009年為47.67萬元/噸,比2008年下降75.21%;2010年為43.74萬元/噸,比2009年下降8.25%;2011年為32.03萬元/噸,比2010年下降26.77%;2011年1-6月為40.99萬元/噸,2012年1-6月為14.56萬元/噸,同比下降64.48%。
(四)傾銷進口產品對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價格的影響。
調查機關對傾銷進口產品價格和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價格的趨勢進行了比較,認為二者均呈下降趨勢。
調查期內,傾銷進口產品數量呈快速上升趨勢,2009年比2008年上升53.48%,2010年比2009年上升163.38%,2011年比2010年上升31.55%,2012年1-6月比2011年1-6月上升55.85%。調查期內,傾銷進口產品數量占有的國內市場份額雖然有所波動,但始終在24.84%~44.14%之間。
調查機關認為,調查期內,傾銷進口產品進口數量持續上升,且占有較高的國內市場份額,其價格變化對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的銷售價格等指標具有一定影響。調查機關在計算傾銷進口產品價格時,已經考慮了匯率和關稅稅率,并對傾銷進口產品價格進行了調整。調查機關注意到,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價格與傾銷進口產品價格均不包含增值稅、內陸運輸費用、保險費、次級銷售渠道費用。
調查期內,傾銷進口產品價格呈快速下降趨勢,2009年比2008年下降62.70%,傾銷進口產品數量快速上升,2009年比2008年增長53.48%,在傾銷進口產品價格和數量的雙重壓力下,國內產業同類產品銷售價格下降至47.67萬元/噸,下降幅度達75.21%,低于同期傾銷進口產品價格。2010年、2011年,傾銷進口產品價格繼續下降,下降幅度分別為21.32%、1.99%,傾銷進口產品數量繼續上升,上升幅度分別為163.38%、31.55%。在傾銷進口產品持續降價、數量持續上升的壓力下,國內產業被迫繼續降低價格,2010年、2011年,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價格下降幅度分別為8.25%、26.77%。2012年1-6月,傾銷進口產品價格進一步大幅下降,幅度達66.81%,進口量上升幅度為55.85%,市場份額增加了11.17個百分點,對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產生了明顯影響,為此,2012年1-6月份,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價格大幅下降至14.56萬元/噸,同比下降64.48%。調查機關收集到的申請人經營分析會紀要等證據 顯示,申請人在對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定價時,受到了傾銷進口產品價格下降的影響。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受到了價格壓低影響。
OCI株式會社、韓國硅業株式會社、SMP株式會社、韓華化學株式會社提出 :第一,國內同類產品價格的下降趨勢更為明顯,因此是國內同類產品為積極擴大市場份額,領跑市場價格下降,導致被調查產品價格被迫下降。因此不存在被調查產品壓低國內同類產品價格的影響;其次,大部分中國客戶偏好通過簽訂長期供貨協議的方式采購韓國進口被調查產品,在調查期之前簽訂的長期供貨協議項下的韓國進口被調查產品與國內同類產品不構成直接競爭,因此該部分長期供貨協議項下的進口被調查產品不應作為評估國內產業損害的依據,應予排除。
調查機關認為,第一,關于價格影響,上述利害關系方的主張并未提供證據支持,而在調查中,調查機關收集到申請人經營分析會紀要等同類產品定價受到傾銷進口產品影響的證據,傾銷進口產品從進口量和價格兩方面對國內產業同類產品造成了影響。因此,傾銷進口產品對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價格壓低是客觀事實。第二,關于產品排除,傾銷進口產品無論以何種形式進口,進口協議無論何時簽訂,都意味著下游產業減少了對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的購買,占據了國內市場份額,對國內產業同類產品進行了排擠。因此調查機關認定,不應將長期供貨協議產品排除在傾銷進口產品之外。
綜合考慮上述因素,調查機關認定,調查期內,傾銷進口產品對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價格產生了壓低作用。
(五)國內產業相關經濟因素和指標的評估。
根據《反傾銷條例》第八條和《反傾銷產業損害調查規定》第五條、第七條的規定,調查機關審查了傾銷進口產品對國內產業的相關經濟因素和指標的影響。
1.表觀消費量。
調查期內,國內太陽能級多晶硅表觀消費量2008年為16544噸;2009年為41489噸,2009年比2008年增長150.79%;2010年為90305噸,2010年比2009年增長117.66%;2011年為146131噸,比2010年增長61.82%;2011年1-6月為71123噸,2012年1-6月為76481噸,比2011年1-6月增長7.53%。
2.產能。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產能2008年為3545噸;2009年為15023噸,2009年比2008年增長323.78%;2010年為35771噸,2010年比2009年增長138.11%;2011年為92025噸,比2010年增長157.26%;2011年1-6月為24750噸,2012年1-6月為47250噸,比2011年1-6月增長90.91%。
3.產量。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產量2008年為2964噸;2009年為11170噸,2009年比2008年增長276.90%;2010年為29701噸,2010年比2009年增長165.91%;2011年為51201噸,比2010年增長72.39%;2011年1-6月為22655噸,2012年1-6月為28484噸,比2011年1-6月增長25.73%。
4.銷售量。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國內銷售量2008年為2502噸;2009年為9271噸,2009年比2008年增長270.51%;2010年為30197噸,2010年比2009年增長225.70%;2011年為46482噸,比2010年增長53.93%;2011年1-6月為22254噸,2012年1-6月為32269噸,比2011年1-6月增長45.00%。
5.市場份額。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市場份額2008年為15.13%;2009年為22.35%,比2008年增加7.22個百分點;2010年為33.44%,比2009年增加11.09個百分點;2011年為31.81%,比2010年減少1.63個百分點;2011年1-6月為31.29%,2012年1-6月為42.19%,比2011年1-6月增加10.9個百分點。
6.銷售價格。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國內銷售價格2008年為192.34萬元/噸;2009年為47.67萬元/噸,比2008年下降75.21%;2010年為43.74萬元/噸,比2009年下降8.25%;2011年為32.03萬元/噸,比2010年下降26.77%;2011年1-6月為40.99萬元/噸,2012年1-6月為14.56萬元/噸,同比下降64.48%。
7.銷售收入。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國內銷售收入2008年為481302萬元;2009年為442011萬元,比2008年下降8.16%;2010年為1320901萬元,比2009年增長198.84%;2011年為1489004萬元,比2010年增長12.73%;2011年1-6月為912196萬元,2012年1-6月為469777萬元,比2011年1-6月下降48.50%。
8.稅前利潤。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稅前利潤2008年為319709萬元;2009年為98214萬元,比2008年下降69.28%;2010年為401193萬元,比2009年增長308.49%;2011年為557696萬元,比2010年增長39.01%;2011年1-6月為449706萬元,2012年1-6月虧損65817萬元。
9.投資收益率。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投資收益率2008年為35.94%;2009年為6.52%,比2008年減少29.42個百分點;2010年為13.36%,比2009年增加6.84個百分點;2011年為14.70%,比2010年增加1.34個百分點;2011年1-6月為12.55%,2012年1-6月為-1.49%。
10.開工率。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開工率2008年為83.61%;2009年為74.35%,比2008年減少9.26個百分點;2010年為83.03%,比2009年增加8.68個百分點;2011年為55.64%,比2010年減少27.39個百分點;2011年1-6月為91.54%,2012年1-6月為60.28%,比2011年1-6月減少31.26個百分點。
11.就業人數。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就業人數2008年為2746人;2009年為3406人,比2008年增加24.03%;2010年為6006人,比2009年增加76.34%;2011年為7931人,比2010年增加32.05%;2011年1-6月為7448人,2012年1-6月為7419人,比2011年1-6月減少0.39%。
12.勞動生產率。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勞動生產率2008年為1.08噸/人;2009年為3.28噸/人,比2008年增長203.87%;2010年為4.95噸/人,比2009年增長50.80%;2011年為6.46噸/人,比2010年增長30.54%;2011年1-6月為3.04噸/人,2012年1-6月為3.84噸/人,比2011年1-6月增長26.22%。
13.人均工資。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年人均工資2008年為66501元;2009年為63739元,比2008年下降4.15%;2010年為67492元,比2009年增長5.89%;2011年為69551元,比2010年增長3.05%;2011年1-6月為29792元,2012年1-6月為27235元,比2011年1-6月下降8.58%。
14.期末庫存。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期末庫存2008年為146噸;2009年為842噸,2009年比2008年增長476.42%;2010年為169噸,2010年比2009年減少79.95%;2011年為4391噸,比2010年增長2501.61%;2011年1-6月為315噸,2012年1-6月為3939噸,比2011年1-6月增長1151.24%。
15.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2008年為481715萬元;2009年為19958萬元,比2008年下降95.86%;2010年為498682萬元,比2009年增長2398.63%;2011年為311271萬元,比2010年減少37.58%;2011年1-6月為238878萬元,2012年1-6月為凈流出67624萬元。
16.投融資能力。
調查期內,由于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盈利能力持續下降,經營狀況惡化,企業投融資能力出現下降,國內產業產能擴展計劃被擱置。申請人向調查機關提供的項目擱置通知和銀行來函顯示,調查期內,銀行終止了向申請人投資計劃授信,國內產業投融資能力受到一定影響。
綜上分析并根據現有調查證據,調查期內,國內市場太陽能級多晶硅表觀消費量呈持續快速增長趨勢,在市場需求增長的推動下,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的產能不斷擴大,產量、銷售量、市場份額、勞動生產率、就業人數均呈總體增長趨勢,人均工資呈平穩趨勢,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單位銷售成本呈下降趨勢。在此情況下,國內產業的盈利能力本應有所增長。但是,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的銷售價格持續大幅下降,同時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的單位毛利潤和毛利率也呈總體下降趨勢,國內產業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受盈利能力下降影響,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在產量和銷售量都持續增長的情況下,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不僅沒有出現相應的增長趨勢,反而自2011年起呈下降趨勢,調查期內,期末庫存總體呈增長趨勢,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稅前利潤和投資收益率總體呈下降趨勢,部分企業投融資能力受到影響。2012年1-6月,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單位毛利潤、毛利率、稅前利潤和投資收益率降至調查期內的最低水平,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稅前利潤和投資收益率降至負值,國內產業的財務和經營狀態嚴重惡化,陷入虧損狀態。
1.傾銷進口產品價格。
在中國海關統計數據的基礎上,調查機關考慮了匯率和關稅稅率,計算出了調整后的傾銷進口產品價格(人民幣價格):2008年為134.92萬元/噸;2009年為50.36萬元/噸,比2008年下降62.70%;2010年為39.62萬元/噸,比2009年下降21.32%;2011年為38.83萬元/噸,比2010年下降1.99%;2011年1-6月為49.45萬元/噸,2012年1-6月為16.41萬元/噸,同比下降66.81%。
2.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價格。
調查機關在對《國內生產者調查問卷答卷》匯總的基礎上,計算出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價格。調查期內,國內同類產品價格2008年為192.34萬元/噸;2009年為47.67萬元/噸,比2008年下降75.21%;2010年為43.74萬元/噸,比2009年下降8.25%;2011年為32.03萬元/噸,比2010年下降26.77%;2011年1-6月為40.99萬元/噸,2012年1-6月為14.56萬元/噸,同比下降64.48%。
(四)傾銷進口產品對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價格的影響。
調查機關對傾銷進口產品價格和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價格的趨勢進行了比較,認為二者均呈下降趨勢。
調查期內,傾銷進口產品數量呈快速上升趨勢,2009年比2008年上升53.48%,2010年比2009年上升163.38%,2011年比2010年上升31.55%,2012年1-6月比2011年1-6月上升55.85%。調查期內,傾銷進口產品數量占有的國內市場份額雖然有所波動,但始終在24.84%~44.14%之間。
調查機關認為,調查期內,傾銷進口產品進口數量持續上升,且占有較高的國內市場份額,其價格變化對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的銷售價格等指標具有一定影響。調查機關在計算傾銷進口產品價格時,已經考慮了匯率和關稅稅率,并對傾銷進口產品價格進行了調整。調查機關注意到,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價格與傾銷進口產品價格均不包含增值稅、內陸運輸費用、保險費、次級銷售渠道費用。
調查期內,傾銷進口產品價格呈快速下降趨勢,2009年比2008年下降62.70%,傾銷進口產品數量快速上升,2009年比2008年增長53.48%,在傾銷進口產品價格和數量的雙重壓力下,國內產業同類產品銷售價格下降至47.67萬元/噸,下降幅度達75.21%,低于同期傾銷進口產品價格。2010年、2011年,傾銷進口產品價格繼續下降,下降幅度分別為21.32%、1.99%,傾銷進口產品數量繼續上升,上升幅度分別為163.38%、31.55%。在傾銷進口產品持續降價、數量持續上升的壓力下,國內產業被迫繼續降低價格,2010年、2011年,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價格下降幅度分別為8.25%、26.77%。2012年1-6月,傾銷進口產品價格進一步大幅下降,幅度達66.81%,進口量上升幅度為55.85%,市場份額增加了11.17個百分點,對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產生了明顯影響,為此,2012年1-6月份,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價格大幅下降至14.56萬元/噸,同比下降64.48%。調查機關收集到的申請人經營分析會紀要等證據 顯示,申請人在對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定價時,受到了傾銷進口產品價格下降的影響。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受到了價格壓低影響。
OCI株式會社、韓國硅業株式會社、SMP株式會社、韓華化學株式會社提出 :第一,國內同類產品價格的下降趨勢更為明顯,因此是國內同類產品為積極擴大市場份額,領跑市場價格下降,導致被調查產品價格被迫下降。因此不存在被調查產品壓低國內同類產品價格的影響;其次,大部分中國客戶偏好通過簽訂長期供貨協議的方式采購韓國進口被調查產品,在調查期之前簽訂的長期供貨協議項下的韓國進口被調查產品與國內同類產品不構成直接競爭,因此該部分長期供貨協議項下的進口被調查產品不應作為評估國內產業損害的依據,應予排除。
調查機關認為,第一,關于價格影響,上述利害關系方的主張并未提供證據支持,而在調查中,調查機關收集到申請人經營分析會紀要等同類產品定價受到傾銷進口產品影響的證據,傾銷進口產品從進口量和價格兩方面對國內產業同類產品造成了影響。因此,傾銷進口產品對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價格壓低是客觀事實。第二,關于產品排除,傾銷進口產品無論以何種形式進口,進口協議無論何時簽訂,都意味著下游產業減少了對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的購買,占據了國內市場份額,對國內產業同類產品進行了排擠。因此調查機關認定,不應將長期供貨協議產品排除在傾銷進口產品之外。
綜合考慮上述因素,調查機關認定,調查期內,傾銷進口產品對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價格產生了壓低作用。
(五)國內產業相關經濟因素和指標的評估。
根據《反傾銷條例》第八條和《反傾銷產業損害調查規定》第五條、第七條的規定,調查機關審查了傾銷進口產品對國內產業的相關經濟因素和指標的影響。
1.表觀消費量。
調查期內,國內太陽能級多晶硅表觀消費量2008年為16544噸;2009年為41489噸,2009年比2008年增長150.79%;2010年為90305噸,2010年比2009年增長117.66%;2011年為146131噸,比2010年增長61.82%;2011年1-6月為71123噸,2012年1-6月為76481噸,比2011年1-6月增長7.53%。
2.產能。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產能2008年為3545噸;2009年為15023噸,2009年比2008年增長323.78%;2010年為35771噸,2010年比2009年增長138.11%;2011年為92025噸,比2010年增長157.26%;2011年1-6月為24750噸,2012年1-6月為47250噸,比2011年1-6月增長90.91%。
3.產量。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產量2008年為2964噸;2009年為11170噸,2009年比2008年增長276.90%;2010年為29701噸,2010年比2009年增長165.91%;2011年為51201噸,比2010年增長72.39%;2011年1-6月為22655噸,2012年1-6月為28484噸,比2011年1-6月增長25.73%。
4.銷售量。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國內銷售量2008年為2502噸;2009年為9271噸,2009年比2008年增長270.51%;2010年為30197噸,2010年比2009年增長225.70%;2011年為46482噸,比2010年增長53.93%;2011年1-6月為22254噸,2012年1-6月為32269噸,比2011年1-6月增長45.00%。
5.市場份額。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市場份額2008年為15.13%;2009年為22.35%,比2008年增加7.22個百分點;2010年為33.44%,比2009年增加11.09個百分點;2011年為31.81%,比2010年減少1.63個百分點;2011年1-6月為31.29%,2012年1-6月為42.19%,比2011年1-6月增加10.9個百分點。
6.銷售價格。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國內銷售價格2008年為192.34萬元/噸;2009年為47.67萬元/噸,比2008年下降75.21%;2010年為43.74萬元/噸,比2009年下降8.25%;2011年為32.03萬元/噸,比2010年下降26.77%;2011年1-6月為40.99萬元/噸,2012年1-6月為14.56萬元/噸,同比下降64.48%。
7.銷售收入。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國內銷售收入2008年為481302萬元;2009年為442011萬元,比2008年下降8.16%;2010年為1320901萬元,比2009年增長198.84%;2011年為1489004萬元,比2010年增長12.73%;2011年1-6月為912196萬元,2012年1-6月為469777萬元,比2011年1-6月下降48.50%。
8.稅前利潤。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稅前利潤2008年為319709萬元;2009年為98214萬元,比2008年下降69.28%;2010年為401193萬元,比2009年增長308.49%;2011年為557696萬元,比2010年增長39.01%;2011年1-6月為449706萬元,2012年1-6月虧損65817萬元。
9.投資收益率。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投資收益率2008年為35.94%;2009年為6.52%,比2008年減少29.42個百分點;2010年為13.36%,比2009年增加6.84個百分點;2011年為14.70%,比2010年增加1.34個百分點;2011年1-6月為12.55%,2012年1-6月為-1.49%。
10.開工率。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開工率2008年為83.61%;2009年為74.35%,比2008年減少9.26個百分點;2010年為83.03%,比2009年增加8.68個百分點;2011年為55.64%,比2010年減少27.39個百分點;2011年1-6月為91.54%,2012年1-6月為60.28%,比2011年1-6月減少31.26個百分點。
11.就業人數。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就業人數2008年為2746人;2009年為3406人,比2008年增加24.03%;2010年為6006人,比2009年增加76.34%;2011年為7931人,比2010年增加32.05%;2011年1-6月為7448人,2012年1-6月為7419人,比2011年1-6月減少0.39%。
12.勞動生產率。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勞動生產率2008年為1.08噸/人;2009年為3.28噸/人,比2008年增長203.87%;2010年為4.95噸/人,比2009年增長50.80%;2011年為6.46噸/人,比2010年增長30.54%;2011年1-6月為3.04噸/人,2012年1-6月為3.84噸/人,比2011年1-6月增長26.22%。
13.人均工資。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年人均工資2008年為66501元;2009年為63739元,比2008年下降4.15%;2010年為67492元,比2009年增長5.89%;2011年為69551元,比2010年增長3.05%;2011年1-6月為29792元,2012年1-6月為27235元,比2011年1-6月下降8.58%。
14.期末庫存。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期末庫存2008年為146噸;2009年為842噸,2009年比2008年增長476.42%;2010年為169噸,2010年比2009年減少79.95%;2011年為4391噸,比2010年增長2501.61%;2011年1-6月為315噸,2012年1-6月為3939噸,比2011年1-6月增長1151.24%。
15.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2008年為481715萬元;2009年為19958萬元,比2008年下降95.86%;2010年為498682萬元,比2009年增長2398.63%;2011年為311271萬元,比2010年減少37.58%;2011年1-6月為238878萬元,2012年1-6月為凈流出67624萬元。
16.投融資能力。
調查期內,由于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盈利能力持續下降,經營狀況惡化,企業投融資能力出現下降,國內產業產能擴展計劃被擱置。申請人向調查機關提供的項目擱置通知和銀行來函顯示,調查期內,銀行終止了向申請人投資計劃授信,國內產業投融資能力受到一定影響。
綜上分析并根據現有調查證據,調查期內,國內市場太陽能級多晶硅表觀消費量呈持續快速增長趨勢,在市場需求增長的推動下,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的產能不斷擴大,產量、銷售量、市場份額、勞動生產率、就業人數均呈總體增長趨勢,人均工資呈平穩趨勢,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單位銷售成本呈下降趨勢。在此情況下,國內產業的盈利能力本應有所增長。但是,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的銷售價格持續大幅下降,同時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的單位毛利潤和毛利率也呈總體下降趨勢,國內產業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受盈利能力下降影響,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在產量和銷售量都持續增長的情況下,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不僅沒有出現相應的增長趨勢,反而自2011年起呈下降趨勢,調查期內,期末庫存總體呈增長趨勢,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稅前利潤和投資收益率總體呈下降趨勢,部分企業投融資能力受到影響。2012年1-6月,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單位毛利潤、毛利率、稅前利潤和投資收益率降至調查期內的最低水平,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稅前利潤和投資收益率降至負值,國內產業的財務和經營狀態嚴重惡化,陷入虧損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