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新政
根據我國現行的相關規定,用于支持發展可再生能源的資金主要來自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該基金的資金來源包括國家財政公共預算安排的專項資金和依法向電力用戶征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等。
進一步來看,來自于國家財政公共預算安排的專項資金主要用于發展包括金太陽、屋頂光伏計劃在內的專項工程,而電價附加則用來支持發展包括大型地面電站等沒有列入專項工程的項目。
不過,受裝機量逐年擴大以及征收因素等影響,上述資金一直存在著“寅吃卯糧”的情況,且有連年擴大的趨勢。
相關數據顯示,至2011年底,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所收取的資金遠遠難以滿足補貼需求,資金缺口達110億元。而在2012年,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的補貼資金缺口已達200億元,其中光伏發電的補貼缺口約為五六十億。
解決這部分資金缺口最直接的出路,無非是增加資金總量,包括增加直接由中央財政撥款的可能生能源發展基金的規模以及提高向電力用戶征收的電力附加的標準。
相對于前者而言,提高后者的征收標準則涉及到電價的調整,其涉及面過大,調整時也無疑更加復雜。相比之下,增加前者的資金規模則無疑要簡便的多。
此次國務院會議表示,將通過擴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規模來保障補貼資金按時發放。但具體通過那種方式,則并沒有進一步明確。
標準仍未明確
除了補貼是否準時外,另一個受關注的焦點,則是電價補貼標準。
根據今年3月份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完善光伏發電價格政策通知》征求意見稿,對分布式發電和大型地面電站發電進行了區分。分布式發電電價補貼為0.35元/千瓦時,補貼資金同樣來自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并由電網企業向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轉付。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并入電網的電量,由電網企業按照當地燃煤發電標桿上網電價進行收購。而大型光伏發電的標桿上網電價,《意見稿》則針對四類地區給出了四個不同的上網電價。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在此前召開的上海光伏展曾透露,對于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將分為三類進行補貼:工商業用戶補貼0.2元/度,大工業用戶補貼0.4元/度,居民、醫院、學校以及農村等享受優惠電價用戶補貼0.6元/度。而三類項目自發自用余量部分,電網公司按當地火電標桿價(脫硫電價)收購,并由財政統一補助0.45元/度。
根據我國現行的相關規定,用于支持發展可再生能源的資金主要來自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該基金的資金來源包括國家財政公共預算安排的專項資金和依法向電力用戶征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等。
進一步來看,來自于國家財政公共預算安排的專項資金主要用于發展包括金太陽、屋頂光伏計劃在內的專項工程,而電價附加則用來支持發展包括大型地面電站等沒有列入專項工程的項目。
不過,受裝機量逐年擴大以及征收因素等影響,上述資金一直存在著“寅吃卯糧”的情況,且有連年擴大的趨勢。
相關數據顯示,至2011年底,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所收取的資金遠遠難以滿足補貼需求,資金缺口達110億元。而在2012年,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的補貼資金缺口已達200億元,其中光伏發電的補貼缺口約為五六十億。
解決這部分資金缺口最直接的出路,無非是增加資金總量,包括增加直接由中央財政撥款的可能生能源發展基金的規模以及提高向電力用戶征收的電力附加的標準。
相對于前者而言,提高后者的征收標準則涉及到電價的調整,其涉及面過大,調整時也無疑更加復雜。相比之下,增加前者的資金規模則無疑要簡便的多。
此次國務院會議表示,將通過擴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規模來保障補貼資金按時發放。但具體通過那種方式,則并沒有進一步明確。
標準仍未明確
除了補貼是否準時外,另一個受關注的焦點,則是電價補貼標準。
根據今年3月份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完善光伏發電價格政策通知》征求意見稿,對分布式發電和大型地面電站發電進行了區分。分布式發電電價補貼為0.35元/千瓦時,補貼資金同樣來自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并由電網企業向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轉付。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并入電網的電量,由電網企業按照當地燃煤發電標桿上網電價進行收購。而大型光伏發電的標桿上網電價,《意見稿》則針對四類地區給出了四個不同的上網電價。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在此前召開的上海光伏展曾透露,對于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將分為三類進行補貼:工商業用戶補貼0.2元/度,大工業用戶補貼0.4元/度,居民、醫院、學校以及農村等享受優惠電價用戶補貼0.6元/度。而三類項目自發自用余量部分,電網公司按當地火電標桿價(脫硫電價)收購,并由財政統一補助0.45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