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傳來好消息:12個內資項目、7個外資項目落戶下沙,成功攬入10.4億元人民幣的內資項目注冊資本和8.1億美元的外資項目投資總額,在招商引資的淡季中搶得先機。
此次簽約項目中,新能源成為關注的焦點。據了解,除龍焱科技、龍馳幕墻、CIGS太陽能三個新簽約項目外,早一步落戶下沙的天裕光能項目將于月底投產。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學寧表示,以光伏產業為主的新能源項目將是開發區招商引資和推進區域產業轉型的重點方向。
政策扶持“破冰”國內光伏市場
“今年還是以出口為主,接下來很可能就會轉向國內市場。”昨天,在同行項目簽約的時候,金國慶正在接待遠道而來的客人。雖然還沒有成品下線,但因為“太陽能”這一關鍵詞,天裕光能已經接待了不少“送上門”的客戶。
金國慶說,縮短“出口轉內銷”預期周期的原因是國家出臺了財政補貼,“這是一條讓人激動的消息”。有數據顯示,雖然中國是世界第一的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大國,但95%的產品銷往國外,僅有5%左右留在國內,產業與市場的脫節被認為與中國尚未通過對太陽能發電的補貼政策不無關系。
3月26日,財政部聯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支持開展光電建筑應用示范,實施“太陽能屋頂計劃”,推進城市光電建筑一體化應用,對農村及偏遠地區建筑光電利用等給予定額補助,2009年補助標準原則上定為20元/Wp(太陽能電池輸出功率單位)。之后,國內最大太陽能電站――敦煌10兆瓦太陽能并網發電特許權示范項目(下稱“敦煌項目”)招標中有企業投出的0.69元/千瓦時“驚爆”最低價,而去年年底,太陽能發電的保本價還在3元/千瓦時以上。
下沙“埋伏”光伏產業鏈
作為天裕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金國慶眼下最期待的是廠里首批太陽能薄膜產品的下線。“估計月底就可以投產了,下個月正式進入量產。”金國慶說,保守估計今年可實現8-10兆瓦時的產量,而來年的年產量預計可達到25兆瓦時。
昨天,以留美歸國人員為核心力量的龍焱科技宣布增加投資額,重點研發薄膜太陽能電池及組件,而龍馳幕墻則是從事太陽能幕墻、門窗工程設計和施工。雖然開發區的光伏產業剛起步,但是在一位業內人士看來,現有企業已能形成一個從上游到下游的光伏產業鏈。“龍馳幕墻就可以購買我們的產品再進行加工成品。”金國慶對新鄰居的進駐有些期待。
年輕的吳奔是龍焱科技的總經理,面對與天裕光能、CIGS太陽能“同室操戈”的競爭,他卻看做是一種好現象。“作為新興產業來說,市場還未被完全瓜分,同行間的探討合作要多于競爭。”吳奔認為,光伏市場在哪兒取決于生產成本,這也是目前國內企業努力的方向。“杭州要推行‘陽光屋頂’計劃,市政府和開發區管委會都很重視光伏產業的發展。” 作者: 陳穎 曾唯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