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在于,以歐洲為中心,FIT制度等獎勵措施的魅力減退,導致需求停滯乃至后退;過多的設備投資導致太陽能電池工廠開工率下降;以及激烈的低價競爭等惡性循環依然存在。
顯然,目前太陽能發電這個新產業完全由政策主導,一方面在創造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新涉足企業增多導致供應過剩,兩者之間處于失衡狀態。
許多中國太陽能電池廠商都是專門生產太陽能電池單元或模塊等太陽能發電系統部件的企業,由于資產負債表日益惡化,因此重視“銀行可融資性”的機構投資者開始慎重考慮其業務的風險大小。
那么,中國政府對于這種情況又是怎么考慮的呢?
近幾年,中國為實施可持續能源政策及全球變暖對策,公布了各種舉措及目標值。最近,國務院制定了《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2011~2015年),提出要降低對原油進口的依賴,并且到2015年,使包括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擴大到394吉瓦,到2020年提高到占能源總量的15%。
中國國家能源局在《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太陽能發電系統累計裝機容量到2015年將提高至21吉瓦(目前正在探討進一步提高到35吉瓦),實現倍增,到2020年提高到50吉瓦。
根據這個規劃,除了原有補貼制度(金太陽示范工程、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等),中國還于2011年開始實行“全國統一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轉而積極擴大內需。
也就是說,對于正苦惱于開工率下降的中國太陽能電池廠商來說,以前需求較小的本土市場(尤其以百萬瓦級太陽能設施為中心)正在迅速擴大,由此制造工廠的開工率有望再次得到提高。
顯然,目前太陽能發電這個新產業完全由政策主導,一方面在創造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新涉足企業增多導致供應過剩,兩者之間處于失衡狀態。
許多中國太陽能電池廠商都是專門生產太陽能電池單元或模塊等太陽能發電系統部件的企業,由于資產負債表日益惡化,因此重視“銀行可融資性”的機構投資者開始慎重考慮其業務的風險大小。
那么,中國政府對于這種情況又是怎么考慮的呢?
近幾年,中國為實施可持續能源政策及全球變暖對策,公布了各種舉措及目標值。最近,國務院制定了《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2011~2015年),提出要降低對原油進口的依賴,并且到2015年,使包括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擴大到394吉瓦,到2020年提高到占能源總量的15%。
中國國家能源局在《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太陽能發電系統累計裝機容量到2015年將提高至21吉瓦(目前正在探討進一步提高到35吉瓦),實現倍增,到2020年提高到50吉瓦。
根據這個規劃,除了原有補貼制度(金太陽示范工程、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等),中國還于2011年開始實行“全國統一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轉而積極擴大內需。
也就是說,對于正苦惱于開工率下降的中國太陽能電池廠商來說,以前需求較小的本土市場(尤其以百萬瓦級太陽能設施為中心)正在迅速擴大,由此制造工廠的開工率有望再次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