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高松家的樓頂平臺上,供電公司技術人員驗收高松的太陽能發電站設施。
高松DIY了家庭太陽能發電站,并成為湖北省首位向電網出售電力的個人。
“合閘,送電。”伴隨著武漢供電部門驗收人員下達指令,昨天上午11點25分,硚口居民高松成為湖北省首位向電網出售太陽能電力的個人。截至昨天下午6點鐘左右,高先生已賣出電量13度,按收購電價每度4角錢算,“賺”了5.2元錢,而他的前期投資花了近4萬元。
家庭太陽能發電站
裝30平方米電池板
高松的家在漢口春天一棟居民樓的屋頂,18塊熠熠閃光的電池板,總面積近30平方米。當天上午9點半鐘,包括央視在內的十余家媒體的20多名記者“占領”了高松家的屋頂平臺,圍著高松問個不停,高松的電話不斷,他只好一次次對著手機說:“對不起,我現在沒空。”
上午10點半鐘,武漢供電公司客服中心人員準備驗收。出于安全考慮,驗收人員暫讓記者退場。工作人員稱,因為是第一次驗收太陽能個人發電,“人多了,怕現場難以全面照顧到,不小心把大家電到了。”
驗收人員先用測量儀測試,經檢查,太陽能電池板輸出的電壓在220伏至245伏之間,達到了安裝標準。驗收人員接著又檢查了電池板的連接線,在先前的一次檢查中發現連接線在拐角處沒有用固定夾,留下了安全隱患。這次驗收時,工作人員發現這段電力連接線已經固定好了。電力人員說:“在遇到大風時,大風會對電力連接線產生摩擦,容易造成電力破損,最終導致漏電。”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檢查,供電部門驗收完畢,同意送電。在合上電閘的一剎那,高家的太陽能電力控制箱亮起了小紅燈,這預示著發電成功,高松開心地笑了起來。
電表讀數分“正反”
全省只有這一塊
在高先生居住的樓底下,安裝有十余塊電表。高先生家的電表外觀雖和大家的差不多,但數字顯示卻不一樣。普通電表僅顯示“總電量××度”。高先生的電表在“總電量”前多了兩個字“正向總電量××度”,同時還交替顯示“反向總電量”。這樣的電表,全省只裝了這一塊。
武漢供電公司營銷人員說,“正向總電量”就是高先生用了電網多少度電,“反向總電量”是顯示高先生賣給電網多少度電。在白天,高先生家的太陽能發電站發出來的電用不完,多余的會輸到電網。到了晚上,高先生的太陽能電站不能發電,這時就需要用電網輸進來的電。武漢供電公司表示,雙向電表安裝后,供電部門會和高先生定期結算電費,正向按國家規定的民用電收費標準,反向賣電按每度0.4元結算。
由于電網收購價格低,高先生曾想加上蓄電池設備,將白天發的電存到晚上用,但一打聽,蓄電池造價高,且壽命有限,還不如賣給供電公司。
個人申請發電只需
提交身份證房產證
今年3月15日,高松正式向武漢供電公司遞交個人光伏發電項目申請,隨后得到供電部門同意實施分布式光伏電源(即個人太陽能發電)批復。在獲得批準后,高松提交了設計方案。4月初,武漢供電公司拿出審查意見,出具雙方電力線路的對接表。5月初,高松施工完畢,申請驗收。
這套看起來神奇的個人太陽能電站,其設計和建造幾乎全部由高松獨自完成,“除了請工人焊接和一些簡單人力拼裝外,全部系統都是我自己做的。”
高松的動手能力強悍,家里墻上掛有各種航模,有的已拆得七零八落。高松說:“從小就喜歡動手玩弄機械和航模。”
前年開始,高松瞄上了太陽能發電。在微博上,他的名字叫“愛上日光浴”。高松說,太陽能發電技術很成熟,有專門的網站介紹經驗,做起來并不難。
從申請到發電,高松感到電力部門很支持,“申請很容易,只需提交身份證和房產證等資料。”
武漢供電公司解釋查看房產證的緣由,通過房產證確認申請者能否在樓頂施工。高先生所住樓層共6樓,他的樓頂屬于頂層閣樓形式,使用權屬在高先生。對于那種共有形式的屋頂,供電部門會提醒申請者注意,施工前需要考慮其他業主的知情權。
個人賣電是有益探索
普及開來有點難
為了安裝這套太陽能發電設備,高松多次前往江浙,考察電池板生產廠家。他組裝的這套設備,可以通過手機隨時查看家中發電量情況。
昨天,高松算了下總賬,僅原材料就花了3.3萬元,加上其他雜費,總造價接近4萬元。武漢市光伏行業一位業內人士稱,這個價格已相當便宜,難有降價空間。
花費數萬元,收回投資至少需要15年,高松難道想造個“高級玩具”?其實不然。35歲的他學市場營銷出身,干過多個行業。去年,他還在開一家土方公司,一年產值上千萬,有20多個員工。高松把公司關了,投錢在南京路開了一家水果店,現在店里每月銷售額有30萬元左右,他又將店轉給了朋友,自己只當股東。
高松認為,土方公司和國家環保大勢不相符,他看中的是未來太陽能發電市場,清潔能源又環保。為了能集中精力鉆這一行,他退出了水果店的管理。高松說:“就想拼一拼,試一試。”
盡管國家對個人太陽能發電政策補貼還沒有出臺,但高松不想等到政策出來再行動。“如果個人發電能和企業一樣達到1元錢一度電,收回成本只需5年左右,那時就有市場了。”
劉一春是武漢經開新能源公司董事長,主要承接國內大型企業的光伏發電項目。聽說武漢有了第一例個人太陽能發售電,劉一春說:“這是個有益的探索,但現在要想普及,還是有點難。”
在德國,劉一春看過很多家庭都裝有個人太陽能發電設備。他認為,中國和外國相比,國情不一樣,“國外很多是獨體別墅,有條件安裝。國內城市屋頂有限,能夠安裝個人太陽能發電的僅僅是住別墅的一小部分人群,屬于奢侈品,這個市場相對較窄。”劉一春說,光伏企業看中規模較大光伏工程項目,但高松的出現,展示出個人光伏項目的趨勢,是很好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