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5月8日審議并通過了貿易委員德古赫特提交的建議,擬對中國出口歐盟的光伏產品征收“臨時性懲罰關稅”。
貿易戰箭在弦上 雙方仍在斡旋
盡管歐委會的討論是閉門進行的,但決定一出,此間媒體便紛紛予以報道。一些歐盟高官也以“不透露姓名”的方式作了評論。
但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和歐盟最高貿易官員古赫特至今仍守口如瓶一言不發,甚至連出面證實一下“消息是否屬實”都沒有。
可是,中國是被制裁、受損的一方,沒理由不表明自己的觀點。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9日表示:“希望雙方本著建設性合作態度,通過對話與磋商妥善處理雙邊經貿關系中出現的摩擦和問題,希望歐方不要動輒使用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同日也表態說,雙方“合作空間巨大”,應“提升磋商級別”化解爭端和矛盾。
此間有分析認為,歐盟最高層領導不公開表態,目的是保持低調而不激怒中國。而中國方面公開表態用詞溫和,強調用對話的方式解決問題。這說明,雙方都想在貿易戰開打前再進行一些“外交斡旋”。
初裁大限已近 歐盟明顯要開戰
歐盟委員會去年9月6日決定對中國出口歐洲的光伏產品啟動反傾銷調查,兩個月后的11月8日又決定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反補貼調查。這就是牽動中歐貿易神經的“雙反案”。
按照歐盟的司法程序,歐委會對“雙反案”的裁決分為初裁和終裁。反傾銷案的初裁最后期限是今年6月6日,反補貼案的初裁最后期限是今年8月8日。兩案終裁必須在今年12月完成。
一位不愿公開姓名的歐盟貿易官員對記者說,隨著6月6日大限日益臨近,歐盟向中國不惜發動貿易戰的跡象已十分明顯。他甚至形象地說:“炸彈導火線呲呲地一個勁冒火花,老遠就能聞到刺鼻的硝煙味了。”
懲罰稅率視企業“配合”程度而定
歐盟方面口頭上雖未用強,但下手卻一點都不軟。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獲得的一份歐委會文件副本顯示,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反傾銷稅的計劃共涉及100多家光伏企業,對它們征稅的稅率不等,浮動范圍在37%至68%之間,平均稅率為47.6%。
特別需要關注的是,歐盟對中國企業征收關稅稅率的高低,不是依據這些企業對“歐盟傾銷程度的大小”,而是根據它們對歐盟反傾銷調查配合的好壞。應該說,在歐盟的反傾銷調查過程中,多數中國企業都給予了積極配合,它們因此被征稅的幅度相對較小,平均稅率為47.6%。而那些“沒好好配合”的公司的稅率則最高可達67.9%。
在文件提到的上百家企業中,規模較大的龍頭企業被征收的關稅稅率超過了48%: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為48.6%、江西賽維LDK為55.9%、天合光能公司為51.5%、晶澳太陽能公司為58.7%。
是否重稅五年 取決于年底終裁
從法律角度講,歐委會的決定到最終實施還有兩步要走。
第一步,歐委會的文件已被分送到歐盟27個成員國,供各國政府進行研究。5月15日,由歐盟成員國貿易官員組成的反傾銷委員會將在布魯塞爾開會,對該文件內容進行討論并投票表決。但投票結果只反映成員國的態度,對歐委會的決定沒有約束力。也就是說,歐盟反傾銷委員會的會議結果不影響歐委會先前的決定。
第二步,如果歐委會不改變其決定,它只須將該決定6月6日前在《歐盟官方公報》正式予以公布即可。這樣,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反傾銷關稅的法令6月6日就正式生效了。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歐盟這一決定6月6日正式實施了,其效力也是“臨時的”,有效期為6個月,因為該案的終裁最后期限是今年12月。在這6個月內,歐盟和中國可以繼續磋商,繼續尋找和平解決貿易爭端的方法。歐盟年底終裁時,結果可能更糟,即把這項臨時性反傾銷關稅措施延長為有效期為5年的中長期措施。當然,結果也可能向好,要么降低稅率,要么終止這項措施。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了解德古赫特思路的消息人士的話說,德古赫特并未排除與中方達成和解的可能性。其中的可能性之一是“價格承諾”,即中國出口商同意就其在歐洲市場銷售的產品設定某個最低價格。但迄今為止,利潤已相當微薄的中國太陽能企業對這類計劃興趣不大。
歐盟只聽自家企業的抱怨
最愿看到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反傾銷關稅的企業,莫過于德國“太陽能世界公司”,而它也正是推動歐盟對中國同行進行“雙反”調查的始作俑者。
“太陽能世界”是德國最大的太陽能公司,曾是歐洲光伏產業中的明星企業,但近年來經營狀況每況愈下,2007年排名世界第7位,2011年下滑至第20位。2011年,其營業額雖達10.5億歐元,但虧損額竟達3億。“太陽能世界”將自己艱難處境的原因歸結到中國同行身上,進而借助歐盟官方力量來打擊中國競爭對手。
按照歐盟法律,歐委會受理的條件是,控訴方的企業產值必須超過歐盟內該行業產值的25%。為此,“太陽能世界”在歐盟成員國中四處拉攏盟友,2012年7月組建了“歐盟支持太陽能聯盟”,湊足了告狀所需的市場份額。
2012年7月24日,“歐盟支持太陽能聯盟”正式向歐委會遞交對中國光伏產業進行反傾銷調查的立案申請。起訴書說,中國競爭對手拿了政府的廉價融資和財政補貼,以低于成本價的方式在歐盟市場大量傾銷光伏產品,導致歐盟市場同類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已損害了歐盟光伏企業的利益。9月6日,古赫特宣布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
今年3月,歐委會啟動中國光伏產品自動登記制度。歐委會指出,歐盟調查小組掌握的初步證據充分證明:第一,中國光伏企業對歐盟市場實施了傾銷行為;第二,中國向歐盟出口的光伏產品存在種類不同的政府補貼行為,包括國有銀行政策性銀行的優惠貸款信用額度出口信貸等;第三,中國對歐盟光伏產品出口的傾銷與補貼行為已給歐盟相關產業造成了難以修補的損害。
事實真相如何,中國企業有自己的解釋。天合光能公司副總裁楊曉忠在布魯塞爾與記者進行座談時說,天合光能之所以具有成本優勢,技術進步是重要原因之一。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國獲得了426項專利。技術進步使公司光伏產品的能耗物耗顯著下降。目前,生產每兆瓦(MW)組件所需電力從2008年的800.7MWH下降到2011年的281.8MWH,耗水量從2008年的8018立方米下降到2011年的2982立方米。
但中方企業代理律師伯努瓦·塞爾韋對記者說,古赫特判斷中方是否向歐盟傾銷光伏產品的標準是歐盟企業是否受到傷害,至于中國企業的說法和利益并非他考慮的主要因素。
重挫中國企業 大損歐盟市場
還沒到6月6日,歐盟對中國光伏企業的大規模“雙反”調查已影響了歐盟市場。3月以來,歐盟光伏產品價格已上漲了15%至20%。
天合光能歐洲公共事務總監容思禮告訴記者,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的注冊要求加大了太陽能市場的不確定性,并對歐洲太陽能產業造成了重大消極影響。
如果6月6日果真加征反傾銷稅,中國光伏產業受到的影響會非常大。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崇泉指出了其中最主要的三點:第一,涉案金額大,光伏產品涉及中國企業200多億美元的出口;第二,影響中國40萬就業人口;第三,將打擊清潔能源這一世界新興產業,危害中國產業戰略。
有分析認為,歐盟“雙反案”裁決之后,中國光伏產業將面臨生死抉擇,甚至一半企業將破產。
歐盟企業受到的打擊也不會小。
代表歐洲450多家光伏產品消費類企業的行業協會歐洲平價太陽能聯盟(AFASE)5月8日發表聲明說:“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不管是何種水平,都將給整個歐洲光伏產業價值鏈帶來不可逆轉的破壞。15%的反傾銷稅就足以摧毀歐盟85%的光伏需求市場。”
AFASE還援引瑞士巴塞爾預測研究所的一項調查結果說,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后,將導致歐盟消費者對光伏產品的安裝及相關服務的需求大量減少,從而減少就業崗位。如果加征20%的關稅,歐盟3年內將失去17.5萬個就業機會;如果加稅60%,歐盟3年內將失去24.2萬個就業崗位。
實施貿易反制 中國手中有牌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9日表示,中方堅決反對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設限,希望歐方慎重裁決此案。他說:“我們不希望看到貿易戰。但如果歐方對光伏產品設限,我們也將切實維護中國企業的利益。”
如果實施貿易戰反擊,中國手中可打的牌,首先就是對歐盟的多晶硅產品加征懲罰性關稅。
中國商務部去年11月1日決定對原產于歐盟的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這是在歐盟對華光伏產品進行“雙反”立案的背景下,中國國家支持中國光伏企業的反制措施。
中國對歐盟多晶硅的“雙反”調查已經完成。至于什么時候公布結果并對其征收反傾銷稅,可能還要觀察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如何最終裁決。
貿易戰箭在弦上 雙方仍在斡旋
盡管歐委會的討論是閉門進行的,但決定一出,此間媒體便紛紛予以報道。一些歐盟高官也以“不透露姓名”的方式作了評論。
但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和歐盟最高貿易官員古赫特至今仍守口如瓶一言不發,甚至連出面證實一下“消息是否屬實”都沒有。
可是,中國是被制裁、受損的一方,沒理由不表明自己的觀點。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9日表示:“希望雙方本著建設性合作態度,通過對話與磋商妥善處理雙邊經貿關系中出現的摩擦和問題,希望歐方不要動輒使用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同日也表態說,雙方“合作空間巨大”,應“提升磋商級別”化解爭端和矛盾。
此間有分析認為,歐盟最高層領導不公開表態,目的是保持低調而不激怒中國。而中國方面公開表態用詞溫和,強調用對話的方式解決問題。這說明,雙方都想在貿易戰開打前再進行一些“外交斡旋”。
初裁大限已近 歐盟明顯要開戰
歐盟委員會去年9月6日決定對中國出口歐洲的光伏產品啟動反傾銷調查,兩個月后的11月8日又決定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反補貼調查。這就是牽動中歐貿易神經的“雙反案”。
按照歐盟的司法程序,歐委會對“雙反案”的裁決分為初裁和終裁。反傾銷案的初裁最后期限是今年6月6日,反補貼案的初裁最后期限是今年8月8日。兩案終裁必須在今年12月完成。
一位不愿公開姓名的歐盟貿易官員對記者說,隨著6月6日大限日益臨近,歐盟向中國不惜發動貿易戰的跡象已十分明顯。他甚至形象地說:“炸彈導火線呲呲地一個勁冒火花,老遠就能聞到刺鼻的硝煙味了。”
懲罰稅率視企業“配合”程度而定
歐盟方面口頭上雖未用強,但下手卻一點都不軟。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獲得的一份歐委會文件副本顯示,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反傾銷稅的計劃共涉及100多家光伏企業,對它們征稅的稅率不等,浮動范圍在37%至68%之間,平均稅率為47.6%。
特別需要關注的是,歐盟對中國企業征收關稅稅率的高低,不是依據這些企業對“歐盟傾銷程度的大小”,而是根據它們對歐盟反傾銷調查配合的好壞。應該說,在歐盟的反傾銷調查過程中,多數中國企業都給予了積極配合,它們因此被征稅的幅度相對較小,平均稅率為47.6%。而那些“沒好好配合”的公司的稅率則最高可達67.9%。
在文件提到的上百家企業中,規模較大的龍頭企業被征收的關稅稅率超過了48%: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為48.6%、江西賽維LDK為55.9%、天合光能公司為51.5%、晶澳太陽能公司為58.7%。
是否重稅五年 取決于年底終裁
從法律角度講,歐委會的決定到最終實施還有兩步要走。
第一步,歐委會的文件已被分送到歐盟27個成員國,供各國政府進行研究。5月15日,由歐盟成員國貿易官員組成的反傾銷委員會將在布魯塞爾開會,對該文件內容進行討論并投票表決。但投票結果只反映成員國的態度,對歐委會的決定沒有約束力。也就是說,歐盟反傾銷委員會的會議結果不影響歐委會先前的決定。
第二步,如果歐委會不改變其決定,它只須將該決定6月6日前在《歐盟官方公報》正式予以公布即可。這樣,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反傾銷關稅的法令6月6日就正式生效了。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歐盟這一決定6月6日正式實施了,其效力也是“臨時的”,有效期為6個月,因為該案的終裁最后期限是今年12月。在這6個月內,歐盟和中國可以繼續磋商,繼續尋找和平解決貿易爭端的方法。歐盟年底終裁時,結果可能更糟,即把這項臨時性反傾銷關稅措施延長為有效期為5年的中長期措施。當然,結果也可能向好,要么降低稅率,要么終止這項措施。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了解德古赫特思路的消息人士的話說,德古赫特并未排除與中方達成和解的可能性。其中的可能性之一是“價格承諾”,即中國出口商同意就其在歐洲市場銷售的產品設定某個最低價格。但迄今為止,利潤已相當微薄的中國太陽能企業對這類計劃興趣不大。
歐盟只聽自家企業的抱怨
最愿看到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反傾銷關稅的企業,莫過于德國“太陽能世界公司”,而它也正是推動歐盟對中國同行進行“雙反”調查的始作俑者。
“太陽能世界”是德國最大的太陽能公司,曾是歐洲光伏產業中的明星企業,但近年來經營狀況每況愈下,2007年排名世界第7位,2011年下滑至第20位。2011年,其營業額雖達10.5億歐元,但虧損額竟達3億。“太陽能世界”將自己艱難處境的原因歸結到中國同行身上,進而借助歐盟官方力量來打擊中國競爭對手。
按照歐盟法律,歐委會受理的條件是,控訴方的企業產值必須超過歐盟內該行業產值的25%。為此,“太陽能世界”在歐盟成員國中四處拉攏盟友,2012年7月組建了“歐盟支持太陽能聯盟”,湊足了告狀所需的市場份額。
2012年7月24日,“歐盟支持太陽能聯盟”正式向歐委會遞交對中國光伏產業進行反傾銷調查的立案申請。起訴書說,中國競爭對手拿了政府的廉價融資和財政補貼,以低于成本價的方式在歐盟市場大量傾銷光伏產品,導致歐盟市場同類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已損害了歐盟光伏企業的利益。9月6日,古赫特宣布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
今年3月,歐委會啟動中國光伏產品自動登記制度。歐委會指出,歐盟調查小組掌握的初步證據充分證明:第一,中國光伏企業對歐盟市場實施了傾銷行為;第二,中國向歐盟出口的光伏產品存在種類不同的政府補貼行為,包括國有銀行政策性銀行的優惠貸款信用額度出口信貸等;第三,中國對歐盟光伏產品出口的傾銷與補貼行為已給歐盟相關產業造成了難以修補的損害。
事實真相如何,中國企業有自己的解釋。天合光能公司副總裁楊曉忠在布魯塞爾與記者進行座談時說,天合光能之所以具有成本優勢,技術進步是重要原因之一。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國獲得了426項專利。技術進步使公司光伏產品的能耗物耗顯著下降。目前,生產每兆瓦(MW)組件所需電力從2008年的800.7MWH下降到2011年的281.8MWH,耗水量從2008年的8018立方米下降到2011年的2982立方米。
但中方企業代理律師伯努瓦·塞爾韋對記者說,古赫特判斷中方是否向歐盟傾銷光伏產品的標準是歐盟企業是否受到傷害,至于中國企業的說法和利益并非他考慮的主要因素。
重挫中國企業 大損歐盟市場
還沒到6月6日,歐盟對中國光伏企業的大規模“雙反”調查已影響了歐盟市場。3月以來,歐盟光伏產品價格已上漲了15%至20%。
天合光能歐洲公共事務總監容思禮告訴記者,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的注冊要求加大了太陽能市場的不確定性,并對歐洲太陽能產業造成了重大消極影響。
如果6月6日果真加征反傾銷稅,中國光伏產業受到的影響會非常大。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崇泉指出了其中最主要的三點:第一,涉案金額大,光伏產品涉及中國企業200多億美元的出口;第二,影響中國40萬就業人口;第三,將打擊清潔能源這一世界新興產業,危害中國產業戰略。
有分析認為,歐盟“雙反案”裁決之后,中國光伏產業將面臨生死抉擇,甚至一半企業將破產。
歐盟企業受到的打擊也不會小。
代表歐洲450多家光伏產品消費類企業的行業協會歐洲平價太陽能聯盟(AFASE)5月8日發表聲明說:“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不管是何種水平,都將給整個歐洲光伏產業價值鏈帶來不可逆轉的破壞。15%的反傾銷稅就足以摧毀歐盟85%的光伏需求市場。”
AFASE還援引瑞士巴塞爾預測研究所的一項調查結果說,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后,將導致歐盟消費者對光伏產品的安裝及相關服務的需求大量減少,從而減少就業崗位。如果加征20%的關稅,歐盟3年內將失去17.5萬個就業機會;如果加稅60%,歐盟3年內將失去24.2萬個就業崗位。
實施貿易反制 中國手中有牌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9日表示,中方堅決反對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設限,希望歐方慎重裁決此案。他說:“我們不希望看到貿易戰。但如果歐方對光伏產品設限,我們也將切實維護中國企業的利益。”
如果實施貿易戰反擊,中國手中可打的牌,首先就是對歐盟的多晶硅產品加征懲罰性關稅。
中國商務部去年11月1日決定對原產于歐盟的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這是在歐盟對華光伏產品進行“雙反”立案的背景下,中國國家支持中國光伏企業的反制措施。
中國對歐盟多晶硅的“雙反”調查已經完成。至于什么時候公布結果并對其征收反傾銷稅,可能還要觀察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如何最終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