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與半導體產業相比,光伏業內由企業參與的光伏技術合作組織較少,而已有的技術合作組織在涵蓋產業鏈上、下游的廣度也遠達不到企業的需求。
理性看待貿易摩擦及后續效應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發生的日美半導體貿易摩擦,表面上看是暫時性產能過剩引起的隨機事件,但其實有其必然性。日本戰后通過發展傳統制造業積累了雄厚的資本和技術,當發現半導體這個高技術高附加值的新興行業,為了得到更高的回報,而且在高科技的光環籠罩下,大量資本蜂擁而入,使這個體量還比較小的新興產業一下子變得非常的擁擠。反觀當下的光伏貿易摩擦,不也正是通過傳統低附加值產業壯大起來的中國民營資本,希望借助光伏這個新興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轉型升級,而過度涌入把市場撐破的結果嗎?
日美貿易摩擦最后以雙方達成半導體貿易協定而告一段落,不去評價日美雙方誰贏誰輸,客觀上這給日本的半導體投資熱潮潑了冷水、踩了剎車,投資人在看好半導體的長期成長趨勢的前提下,對中短期的投資變得謹慎。
總結起來,半導體貿易摩擦的兩個重要后續效應是:一,抑制在生產領域的簡單重復投資,二,促進技術的更快進步。第一個效應使得行業存活下來,成為遠離惡性競爭的藍海,第二個效應使得行業獲得發展的動力,不斷推陳出新,使藍海不斷擴大,同時也筑起了高高的行業技術門檻,更好的保護這片藍海。從半導體產業近30年的發展歷史看,這兩個效應依然在起作用,而且不斷的互相強化。
目前,第一個效應在光伏貿易摩擦發生后已經顯現,但是如果第二個效應不出現并發揮作用,新一輪的盲目投資、產能過剩以及貿易摩擦還將出現,就如同許多傳統行業走過的路一樣。另外,第二個效應如果沒有政府的積極引導和強勢推動,單憑產業自身力量是不可能實現的。
應用市場拓展
半導體制造發展每一步都與市場應用緊密相連。從90年代初至2012年,對半導體制造影響最大的應用市場分別是個人計算機、互聯網與通信和消費電子和智能終端,直接推動北美半導體制造業產能擴張時的設備投資浪潮,這可以從北美半導體制造設備訂單出貨的走勢中清楚看到(訂單高于出貨代表行業處于擴張期)。光伏行業也只有不斷拓寬展其在能源(集中式電站、分布式電站)消費電子(家電和移動產品)應用市場的廣度與深度,才能保證光伏制造持續發展。
中國光伏產業化經過了10幾年的發展,我們贏得了什么?我們贏得了全球光伏制造產能第一的位置,我們贏得了全球第二大應用市場的頭銜,更重要的是我們有了這12年的寶貴經驗和教訓。接下來的10年,中國光伏產業何去何從,決定于我們的態度,決定于我們的理念。以市場開拓為先導,著重企業的長期穩定經營發展,不失時機的從其它成熟產業的發展歷程中吸收經驗,中國光伏前途可期!
作者:劉濤,SEMI中國資深分析師;譙鍇,SEMI中國光伏項目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