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光伏行業的前景幾何?是否還蘊藏投資機會?新能源領域未來又有何投資熱點?
光伏行業在經歷爆發式增長后,眼下正在遭受過度擴張產生的“陣痛”。美國、歐盟等陸續出臺針對中國光伏企業的“雙反”政策,令長期嚴重依賴外需的國內光伏業內憂外患。無錫市中級法院昨日裁定,對無錫尚德實施破產重整。無錫尚德這一光伏標桿企業的隕落,一時引發創投界的熱議:國內光伏行業的前景幾何?是否還蘊藏投資機會?新能源領域未來又有何投資熱點?
光伏業正經歷最黑暗時刻
數據顯示,國內90%以上的光伏企業面臨虧損、減產、停產等問題。昔日的行業“大鱷”無錫尚德也難以幸免。據尚德近日公告,截至3月15日,其已到期的可轉債仍有5.41億美元未能償付。雖然有約五分之三的債券持有人愿意進一步在還款期上給予寬容,同意將這筆債務延期兩個月,但就尚德目前的財務狀況而言,破產是唯一的出路。相應的,尚德股價已從2007年的85美元高點跌至目前的0.6美元以下。
德同資本創始合伙人邵俊當年領導的龍科創投曾投資過無錫尚德,2年不到獲利20多倍退出,堪稱經典。邵俊稱,“當時退出無錫尚德時,其股價正處于螺旋上升位置,還不是最高點。”對于尚德及國內光伏行業面臨的困境,他認為,光伏行業目前可能是最黑暗的時刻,需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等待國外市場重新打開。雖然光伏行業目前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前景還是值得期待的。
創投出手慎之又慎
有業內人士分析,國內的光伏企業普遍進入門檻較低,主要依靠簡單的加工生產方式,缺少專業技術要求。在國家支持新能源發展的宏觀產業政策之下,各地成立了很多光伏企業,地方政府給予各種政策支持,例如財政補貼、補地等。結果導致價格戰,同時市場的需求趨于飽和,導致整個行業進入惡性循環之中。
邵俊告訴記者,中國的光伏企業主要集中在產業鏈上游,以做多晶硅、拉棒切片及電池組件為主,這些業務已經誕生了一系列的上市公司。但是在產業鏈的下游應用部分,尤其是核心部件方面,卻顯得較為薄弱。德同涉及光伏行業投資時,主要取決于該企業處在光伏細分產業鏈的什么位置,是否會受到太多國外政策風險的影響?如果不受影響,德同才有興趣介入。記者獲悉,德同去年剛剛向一家太陽能企業——山億新能源投入上億人民幣的資金,其主營為光伏產業鏈的下游——逆變器業務。
不過,天增地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王恩強卻對光伏避之不及。他表示,除了是資金密集型產業外,光伏產業還存在電價、上網等諸多問題,天增地長多年前就繞過了光伏行業,這同時也避免了光伏行業調整對公司帶來的投資風險。
此外,在王恩強看來,硅材料的生產過程中高耗能,且對環境有一定的污染,在下一輪的價值回歸中必然存在大的風險。“目前的投資環境是資本過剩條件下的投資,沒有門檻的商業機會不是好機會,一味的復制會引起惡性競爭。我們在2006年分析的時候便達成共識,風能、太陽能只要還沒有達到一定的轉換效率,只要它還是靠著政府補貼活著,即便是有再多上市的企業,我們都不會投資。”他如是說。
新能源產業機會仍多
“無錫尚德破產一事并不能算作整個太陽能產業的沒落,而是意味著整個能源行業正在進行結構調整。”王恩強告訴記者,太陽能產業包括光伏和光熱,其實國內在光熱(如太陽能熱水器)的應用上是極其成功的,不用政府補貼且十分便宜。目前美國的頁巖氣、國內的廢物轉能源以及煤的更清潔使用等等,都在使得整個能源結構發生變化。
邵俊亦看好新能源領域中頁巖氣產業的投資機會。他曾向記者表示,清潔能源遠遠不止光伏產業,一些清潔能源的機會非常大,比如頁巖氣領域。德同幾年前年就已經投資了兩家與頁巖氣相關聯的公司,分別是華氣厚普和奧瑞安。其中,華氣厚普是做產業終端天然氣加氣站的壓縮、儲存、加氣設備;奧瑞安以前主要是做煤層氣開采設備,該設備稍經技術調整后就可以完全應用于頁巖氣的開采。
光伏行業在經歷爆發式增長后,眼下正在遭受過度擴張產生的“陣痛”。美國、歐盟等陸續出臺針對中國光伏企業的“雙反”政策,令長期嚴重依賴外需的國內光伏業內憂外患。無錫市中級法院昨日裁定,對無錫尚德實施破產重整。無錫尚德這一光伏標桿企業的隕落,一時引發創投界的熱議:國內光伏行業的前景幾何?是否還蘊藏投資機會?新能源領域未來又有何投資熱點?
光伏業正經歷最黑暗時刻
數據顯示,國內90%以上的光伏企業面臨虧損、減產、停產等問題。昔日的行業“大鱷”無錫尚德也難以幸免。據尚德近日公告,截至3月15日,其已到期的可轉債仍有5.41億美元未能償付。雖然有約五分之三的債券持有人愿意進一步在還款期上給予寬容,同意將這筆債務延期兩個月,但就尚德目前的財務狀況而言,破產是唯一的出路。相應的,尚德股價已從2007年的85美元高點跌至目前的0.6美元以下。
德同資本創始合伙人邵俊當年領導的龍科創投曾投資過無錫尚德,2年不到獲利20多倍退出,堪稱經典。邵俊稱,“當時退出無錫尚德時,其股價正處于螺旋上升位置,還不是最高點。”對于尚德及國內光伏行業面臨的困境,他認為,光伏行業目前可能是最黑暗的時刻,需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等待國外市場重新打開。雖然光伏行業目前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前景還是值得期待的。
創投出手慎之又慎
有業內人士分析,國內的光伏企業普遍進入門檻較低,主要依靠簡單的加工生產方式,缺少專業技術要求。在國家支持新能源發展的宏觀產業政策之下,各地成立了很多光伏企業,地方政府給予各種政策支持,例如財政補貼、補地等。結果導致價格戰,同時市場的需求趨于飽和,導致整個行業進入惡性循環之中。
邵俊告訴記者,中國的光伏企業主要集中在產業鏈上游,以做多晶硅、拉棒切片及電池組件為主,這些業務已經誕生了一系列的上市公司。但是在產業鏈的下游應用部分,尤其是核心部件方面,卻顯得較為薄弱。德同涉及光伏行業投資時,主要取決于該企業處在光伏細分產業鏈的什么位置,是否會受到太多國外政策風險的影響?如果不受影響,德同才有興趣介入。記者獲悉,德同去年剛剛向一家太陽能企業——山億新能源投入上億人民幣的資金,其主營為光伏產業鏈的下游——逆變器業務。
不過,天增地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王恩強卻對光伏避之不及。他表示,除了是資金密集型產業外,光伏產業還存在電價、上網等諸多問題,天增地長多年前就繞過了光伏行業,這同時也避免了光伏行業調整對公司帶來的投資風險。
此外,在王恩強看來,硅材料的生產過程中高耗能,且對環境有一定的污染,在下一輪的價值回歸中必然存在大的風險。“目前的投資環境是資本過剩條件下的投資,沒有門檻的商業機會不是好機會,一味的復制會引起惡性競爭。我們在2006年分析的時候便達成共識,風能、太陽能只要還沒有達到一定的轉換效率,只要它還是靠著政府補貼活著,即便是有再多上市的企業,我們都不會投資。”他如是說。
新能源產業機會仍多
“無錫尚德破產一事并不能算作整個太陽能產業的沒落,而是意味著整個能源行業正在進行結構調整。”王恩強告訴記者,太陽能產業包括光伏和光熱,其實國內在光熱(如太陽能熱水器)的應用上是極其成功的,不用政府補貼且十分便宜。目前美國的頁巖氣、國內的廢物轉能源以及煤的更清潔使用等等,都在使得整個能源結構發生變化。
邵俊亦看好新能源領域中頁巖氣產業的投資機會。他曾向記者表示,清潔能源遠遠不止光伏產業,一些清潔能源的機會非常大,比如頁巖氣領域。德同幾年前年就已經投資了兩家與頁巖氣相關聯的公司,分別是華氣厚普和奧瑞安。其中,華氣厚普是做產業終端天然氣加氣站的壓縮、儲存、加氣設備;奧瑞安以前主要是做煤層氣開采設備,該設備稍經技術調整后就可以完全應用于頁巖氣的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