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不知三月寒,吐芽清晨化露盤。一場大雪,將春天的氣息掃蕩得一干二凈。光伏行業里的“多晶硅”雙反,在過去曾經一度是大家對行業“轉暖”的期待,如今,“以大局為重”,“忍辱負重”,似乎成了大家心知肚明的“解決方案”。
做化工,需要有座過山車的實力和膽識。既然如今成了行業的爭斗,倒不如退而求其次,搞一個硅產業鏈的全新嘗試。同樣是圍繞硅,有人可以將其變成芯片級純度的“黃金”,有人可以將其變成太陽能級純度的“灰金”。如今價格降到原來的二十分之一的時候,也就是逼著找新路的時候了。也許“冶金部”(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的某個研究院的新發明,讓硅能夠變成解救PM2.5的良藥(如人工沸石等),太陽能產業也就有救了:硅電板發電驅動風機,讓空氣流通循環,硅基料的“除塵器”去除小顆粒,自然凈化,何樂而不為之?
撇開這些遙遠的需要大量研發的項目不談,回到大家目前都存在于其中的2013來看,“專業”的咨詢公司都已經開始達成共識:2103年將是中國光伏稱霸之年,總量也是會超過30GW。以前不太常見的Mercom報出了34.5GW,比屢保不準的Solarbuzz高了10%,兩家都看出來中國的8字情節,8GW,2013年,大家看看吧。
相比之下,美國2012年完成了3.31GW的安裝量,勢頭還是往上漲。只是這種“風光將至”沒有辦法讓那些充滿自豪的尚德美國員工高興起來,因為他們剛剛和他們的美國工廠道別。尚德美國組建廠,這個中國人投資在美國開的第一家組件工廠曾經是多少從業者津津樂道的例子?解決當地就業問題,本地化,抗雙反...不期然如今率先完成了生命周期的循環。當然,一滴水折射的是整個太陽的光芒,美國工廠關門的背后,中國的光伏界也掀起了大風暴。時過境遷...
同樣在光伏屆呼風喚雨的MEMC投資成立了“陽光愛迪生”基金(SunEdison),準備一舉在2013年拿下全美10%的市場份額。這種投基金不投電站的方式,似乎比這兩年“有病急投醫”,以CSI為代表的拉長戰線的做法要更有效一些,后者業績報表日趨難看,倒是頂住不降價的昱輝反倒出現了季度盈利!他們講高質高價,還要去日本發展!雖然后者已經開始有些撐不住,對補貼政策要開始微調了。
除了美國,日本以外,新興市場對人的吸引力大的莫過于印度了,情況如何?各省分開作戰,引無數中國企業彼處血戰而坐收漁翁之利。不管300MW還好,還是550MW,餅畫出去,總有中國企業聞風而去,為印度的新能源建設添磚加瓦。
此外,過去的半個月里,各路太陽能股票都開始往下走,雖有震蕩,但下降的趨勢比較明顯。無論是傳統生產型企業如英利等,或是新商業模式顯貴SolarCity,都一再面臨如何長期盈利的挑戰,而所有的產業鏈,則不可避免地要解決如何“不靠補貼仍能盈利”的“大問題”。
你,有答案嗎?
做化工,需要有座過山車的實力和膽識。既然如今成了行業的爭斗,倒不如退而求其次,搞一個硅產業鏈的全新嘗試。同樣是圍繞硅,有人可以將其變成芯片級純度的“黃金”,有人可以將其變成太陽能級純度的“灰金”。如今價格降到原來的二十分之一的時候,也就是逼著找新路的時候了。也許“冶金部”(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的某個研究院的新發明,讓硅能夠變成解救PM2.5的良藥(如人工沸石等),太陽能產業也就有救了:硅電板發電驅動風機,讓空氣流通循環,硅基料的“除塵器”去除小顆粒,自然凈化,何樂而不為之?
撇開這些遙遠的需要大量研發的項目不談,回到大家目前都存在于其中的2013來看,“專業”的咨詢公司都已經開始達成共識:2103年將是中國光伏稱霸之年,總量也是會超過30GW。以前不太常見的Mercom報出了34.5GW,比屢保不準的Solarbuzz高了10%,兩家都看出來中國的8字情節,8GW,2013年,大家看看吧。
相比之下,美國2012年完成了3.31GW的安裝量,勢頭還是往上漲。只是這種“風光將至”沒有辦法讓那些充滿自豪的尚德美國員工高興起來,因為他們剛剛和他們的美國工廠道別。尚德美國組建廠,這個中國人投資在美國開的第一家組件工廠曾經是多少從業者津津樂道的例子?解決當地就業問題,本地化,抗雙反...不期然如今率先完成了生命周期的循環。當然,一滴水折射的是整個太陽的光芒,美國工廠關門的背后,中國的光伏界也掀起了大風暴。時過境遷...
同樣在光伏屆呼風喚雨的MEMC投資成立了“陽光愛迪生”基金(SunEdison),準備一舉在2013年拿下全美10%的市場份額。這種投基金不投電站的方式,似乎比這兩年“有病急投醫”,以CSI為代表的拉長戰線的做法要更有效一些,后者業績報表日趨難看,倒是頂住不降價的昱輝反倒出現了季度盈利!他們講高質高價,還要去日本發展!雖然后者已經開始有些撐不住,對補貼政策要開始微調了。
除了美國,日本以外,新興市場對人的吸引力大的莫過于印度了,情況如何?各省分開作戰,引無數中國企業彼處血戰而坐收漁翁之利。不管300MW還好,還是550MW,餅畫出去,總有中國企業聞風而去,為印度的新能源建設添磚加瓦。
此外,過去的半個月里,各路太陽能股票都開始往下走,雖有震蕩,但下降的趨勢比較明顯。無論是傳統生產型企業如英利等,或是新商業模式顯貴SolarCity,都一再面臨如何長期盈利的挑戰,而所有的產業鏈,則不可避免地要解決如何“不靠補貼仍能盈利”的“大問題”。
你,有答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