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13年將進一步下降至22億美金;長期低迷的投資環(huán)境下設備廠商生存策略至關重要
NPD Solarbuzz上海辦公室,2013年1月18日—根據(jù)NPD Solarbuzz光伏設備季度報告PV Equipment Quarterly指出,2012年太陽能光伏設備支出(包括晶硅從鑄錠到組件和薄膜設備)從2011年峰值129億美金下降到36億美金,降幅高達72%。
NPD Solarbuzz副總裁Finlay Colville表示:“預計光伏設備支出將于2013年進一步降低到22億美金, 為2006年以來最低。表明光伏制造廠商實際上停止了對新產(chǎn)能的投資,并減少了新技術或高效路線設備升級。高效制程設備對2012年的出貨貢獻很小,僅占光伏設備支出總額的不到5% 。”
基于2012年度確認的光伏營收 ,預計領先的設備供應商為GT Advanced Technologies, Meyer Burger, 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和鉑陽精工 (Apollo Solar),這些供應商的光伏設備營收都超過4億美金。 2012年僅有8家供應商的光伏設備營收超過1億美金,遠少于2011年的23家。
僅僅24個月以前,GT Advanced Technologies, Meyer Burger, Applied Materials, 和 Centrotherm的光伏設備積壓訂單都達到10億美金以上,然而接下來連續(xù)幾個季度新進訂單很少而取消訂單很多,導致光伏設備積壓訂單量下降到2006年上半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光伏設備供應商成為了自身昔日成功的犧牲者 。”Colville補充道,“2010年和2011年的過度投資造成了現(xiàn)在產(chǎn)能過剩和供過于求,并使得終端市場價格下降,導致許多客戶紛紛破產(chǎn)。在未來至少3年里將很難再見到動輒數(shù)十億美金的光伏設備積壓訂單和營收。”
圖一、Q1’12-Q4’13十大光伏設備供應商業(yè)績預測 (單位:百萬美金)

來源:NPD Solarbuzz光伏設備季度報告 PV Equipment Quarterly
2011年和2012年出貨的晶硅設備產(chǎn)能如此之多,以至于設備供應商最擔心的就是在中國大陸和臺灣出現(xiàn)二手設備市場,因為這將延遲設備支出的回暖。但是,這也顯示出光伏產(chǎn)業(yè)尚未就技術路線達成共識,或開始新的技術采購周期。
“實際上有兩個因素導致現(xiàn)有設備繼續(xù)使用。首先,中國一線和二線晶硅制造廠商之間的產(chǎn)能整合,將減緩中國多余產(chǎn)能的退出。其次,貿(mào)易戰(zhàn)也可能導致過剩產(chǎn)能被轉移到海外國家來規(guī)避懲罰性關稅,而海外國家因為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就業(yè)機會也歡迎這種轉移。”Colville補充道。
在2012年,對設備供應商市場份額分析意義不大,因為大部分營收都是來自于2011年及以前簽訂的合同的執(zhí)行。設備供應商的重點已經(jīng)從市場份額轉移到如何重組生產(chǎn)和改進研發(fā)上。
“設備供應商最終意識到高效制程升級在短期內(nèi)并不能夠解決2013年的營收問題。但是在未來支出回暖后,走什么樣的技術路線來提高效率并贏得市場份額至關重要。”Colville總結道。
NPD Solarbuzz上海辦公室,2013年1月18日—根據(jù)NPD Solarbuzz光伏設備季度報告PV Equipment Quarterly指出,2012年太陽能光伏設備支出(包括晶硅從鑄錠到組件和薄膜設備)從2011年峰值129億美金下降到36億美金,降幅高達72%。
NPD Solarbuzz副總裁Finlay Colville表示:“預計光伏設備支出將于2013年進一步降低到22億美金, 為2006年以來最低。表明光伏制造廠商實際上停止了對新產(chǎn)能的投資,并減少了新技術或高效路線設備升級。高效制程設備對2012年的出貨貢獻很小,僅占光伏設備支出總額的不到5% 。”
基于2012年度確認的光伏營收 ,預計領先的設備供應商為GT Advanced Technologies, Meyer Burger, 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和鉑陽精工 (Apollo Solar),這些供應商的光伏設備營收都超過4億美金。 2012年僅有8家供應商的光伏設備營收超過1億美金,遠少于2011年的23家。
僅僅24個月以前,GT Advanced Technologies, Meyer Burger, Applied Materials, 和 Centrotherm的光伏設備積壓訂單都達到10億美金以上,然而接下來連續(xù)幾個季度新進訂單很少而取消訂單很多,導致光伏設備積壓訂單量下降到2006年上半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光伏設備供應商成為了自身昔日成功的犧牲者 。”Colville補充道,“2010年和2011年的過度投資造成了現(xiàn)在產(chǎn)能過剩和供過于求,并使得終端市場價格下降,導致許多客戶紛紛破產(chǎn)。在未來至少3年里將很難再見到動輒數(shù)十億美金的光伏設備積壓訂單和營收。”
圖一、Q1’12-Q4’13十大光伏設備供應商業(yè)績預測 (單位:百萬美金)

來源:NPD Solarbuzz光伏設備季度報告 PV Equipment Quarterly
2011年和2012年出貨的晶硅設備產(chǎn)能如此之多,以至于設備供應商最擔心的就是在中國大陸和臺灣出現(xiàn)二手設備市場,因為這將延遲設備支出的回暖。但是,這也顯示出光伏產(chǎn)業(yè)尚未就技術路線達成共識,或開始新的技術采購周期。
“實際上有兩個因素導致現(xiàn)有設備繼續(xù)使用。首先,中國一線和二線晶硅制造廠商之間的產(chǎn)能整合,將減緩中國多余產(chǎn)能的退出。其次,貿(mào)易戰(zhàn)也可能導致過剩產(chǎn)能被轉移到海外國家來規(guī)避懲罰性關稅,而海外國家因為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就業(yè)機會也歡迎這種轉移。”Colville補充道。
在2012年,對設備供應商市場份額分析意義不大,因為大部分營收都是來自于2011年及以前簽訂的合同的執(zhí)行。設備供應商的重點已經(jīng)從市場份額轉移到如何重組生產(chǎn)和改進研發(fā)上。
“設備供應商最終意識到高效制程升級在短期內(nèi)并不能夠解決2013年的營收問題。但是在未來支出回暖后,走什么樣的技術路線來提高效率并贏得市場份額至關重要。”Colville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