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中新天津生態城獲悉,一批新型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在本市率先投入使用。日前,10臺小型環衛作業車投入到生態城街道清雪和清掃工作當中。隨后,還將有一批能“吃”垃圾的太陽能垃圾桶等陸續投入使用。按照規劃要求,生態城對垃圾產生、收集、運輸和處理各個環節進行統籌管理,垃圾回收利用率將達60%以上。新型設備的投用,將有助于這一目標的實現。
據了解,按照中新生態城控制性指標,從2013年起,區域內垃圾回收利用率不少于60%。為實現這一目標,生態城將陸續投用一批節能、高效、美觀的新型處理設備。其中,已于先期投用的10輛新型作業車還采用混合動力,每小時耗油量在2-3升之間,與大、中型環保作業車相比至少節能30%以上,同時還具備清掃、水洗、降塵和掃雪等多種功能。即將使用的太陽能垃圾桶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供給驅動系統使用。利用陽光作為動力能源,經過自動壓縮處理后,可以將垃圾的體積縮小到原來的1/8,因而能“吃”下更多垃圾。而且,這種垃圾箱全封閉、阻止氣味溢出,美觀又安全,頂部的綠、黃、紅燈可以顯示垃圾箱里的垃圾是否裝滿,并設置了語音提示功能。
據介紹,作為世界上第一座國家間合作開發建設的生態城市,中新天津生態城對垃圾產生、收集、運輸和處理各個環節進行統籌管理,形成“按戶分類投放、小區分類收集、統一分類運輸、就近分類處理”的新模式。其中,建筑垃圾將在區內選定渣土回用場地,做到渣土全部綜合利用;居民生活垃圾中的廚余垃圾采用微生物處理技術;園林綠化垃圾分為落葉鋤草和枯枝樹干兩類,兩類廢棄物處理后,均用于生態城內綠化土壤改良,實現園林綠化垃圾零排放。 (記者劉長海)
據了解,按照中新生態城控制性指標,從2013年起,區域內垃圾回收利用率不少于60%。為實現這一目標,生態城將陸續投用一批節能、高效、美觀的新型處理設備。其中,已于先期投用的10輛新型作業車還采用混合動力,每小時耗油量在2-3升之間,與大、中型環保作業車相比至少節能30%以上,同時還具備清掃、水洗、降塵和掃雪等多種功能。即將使用的太陽能垃圾桶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供給驅動系統使用。利用陽光作為動力能源,經過自動壓縮處理后,可以將垃圾的體積縮小到原來的1/8,因而能“吃”下更多垃圾。而且,這種垃圾箱全封閉、阻止氣味溢出,美觀又安全,頂部的綠、黃、紅燈可以顯示垃圾箱里的垃圾是否裝滿,并設置了語音提示功能。
據介紹,作為世界上第一座國家間合作開發建設的生態城市,中新天津生態城對垃圾產生、收集、運輸和處理各個環節進行統籌管理,形成“按戶分類投放、小區分類收集、統一分類運輸、就近分類處理”的新模式。其中,建筑垃圾將在區內選定渣土回用場地,做到渣土全部綜合利用;居民生活垃圾中的廚余垃圾采用微生物處理技術;園林綠化垃圾分為落葉鋤草和枯枝樹干兩類,兩類廢棄物處理后,均用于生態城內綠化土壤改良,實現園林綠化垃圾零排放。 (記者劉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