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賽維宣布,公司與江西恒瑞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恒瑞新能源)簽署了股權購買協議。根據協議,恒瑞新能源同意購買此次增發前賽維發行在外總股本約19.9%的股份,購買價為每股普通股0.86美元。
目前賽維的總股本為1.34億美元,據此計算,此次股權轉讓總價值約為2300萬美元。
分析人士認為,國企的涉足勢必會加重這一行業的危機,民營企業的生存空間面臨巨大壓縮。未來光伏產業的發展將兩條腿走路,一條是集中式發電,另一條是分布式發電。
政府救市象征意義更大
由于新余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恒瑞新能源的40%,此次股權購買協議的簽訂,也被外界解讀為,新余市政府對賽維的出手相救。
一場關于中國光伏企業“國有化”的討論開始甚囂塵上。
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智庫光伏所副所長王世江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目前中國光伏市場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產能過剩。若利用政府力量拖住落后產能,有違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也顯示出對其他比較有競爭力光伏企業的‘不公’,對中國光伏市場的長遠發展不利。”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沈宏文的觀點與其類似。他認為,賽維的“國有化”將為其它地方政府解救當地光伏企業提供重要思路,不過卻將極大限制中國光伏市場的長遠發展。
有研究針對賽維指出,“國有化”將是光伏產業園區的終點站。若國企喧賓奪主、強勢干預,將打亂光伏產業園區正常部署、削弱產業園區核心競爭力,賽維光伏產業園區難有較好發展前景。
但不可否認的是,“國有化”也給目前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光伏企業帶來利好。依據統計數據,賽維20%股權被有江西新余國資背景的公司收購之后,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光伏企業股價集體上漲。賽維LDK當天收盤大漲21%,尚德漲9.33%,其他中國光伏企業也有不同程度上漲,一改此前一個交易日暴跌的局面。
正如沈宏文所言,“‘國有化’并非解決國內光伏產業所有問題的最佳舉措,卻是目前能幫助光伏巨頭贏得喘息之機的最好方式。”
針對賽維的“國有化”,當然也不例外。王世江說:“2300萬美元的輸血對賽維數以億計的債務而言只是杯水車薪。我認為,此舉是釋放出一個信號,賽維所在地新余市政府不會對該公司坐視不管,政府要去救它。”
從稅收、就業角度考慮,地方政府出手救光伏企業的心情是不難理解的,只是,政府真正能救的了嗎?
尚德和賽維不一樣
在江西新余市政府不遺余力拯救賽維LDK之后,市場普遍猜測,下一個被拯救的對象很可能是尚德。
10月24日,尚德電力媒體關系副總裁龔學進代表公司,正式對傳聞進行回應,他說:“無錫市政府要將尚德國有化,說無錫政府動用財政資金支持尚德,說施正榮在掏空尚德,這些都是謠傳,是完全不存在的。”他強調,“尚德是美國上市公司,要遵守美國的法律法規。‘國有化’不是那么簡單。”
但不論尚德是否會被“國有化”,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尚德和賽維的情況不一樣。他們認為,尚德是中國光伏企業的標桿,不僅僅是無錫市的一張名片,更代表著中國光伏在國際上的形象。其品牌效應不容小覷。
依據資料顯示,無錫尚德成立于2001年1月,專業從事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硅薄膜太陽電池和光伏發電系統的研發、制造與銷售。2005年底,尚德挺進世界光伏企業前五強,150兆瓦太陽電池的制造能力,使尚德成為全球四大太陽電池生產基地之一。2005年12月14日,尚德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發行價每股15美元,市值1.97億美元,成為第一個在紐約股票交易市場成功上市的中國民營企業。
2005年—2007年間,無錫尚德銷售收入從2.26億美元增長到13.4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144.2%;凈利潤從3060萬美元增長到1.71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136.5%;2007年產量達到540MW,是2002年的54倍。2011年,無錫尚德在全球光伏產業排名升至第二,僅次于日本夏普,并且已經成功進駐美國、日本市場。
但有消息透露,在拒絕國有化、子公司破產方案被政府阻止之后,施正榮最希望的就是獲得銀行貸款。
尚德也采取裁員、收縮產能等自救措施。
但相關分析人士指出,自救努力,只有助于提升股價,無法改變國有化的結局。能否依靠銀行融資完成救贖,擺脫“國有化”結局,或許更多取決于賬本情況以及政府對銀行的游說。
未來光伏市場兩條腿走路
來自政府層面的救市行為早已展開。
今年9月底,國開行完成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信貸扶持光伏產業健康發展建議,將重點確保包括無錫尚德、江西賽維在內的“六大六小”12家光伏企業授信額度,其余光伏企業貸款將受到嚴控。
沈宏文告訴本報記者:“不可否認,光伏產業的興衰與政府相關政策有密切關聯,國家相關部門、地方政府在光伏行業發展前期未能及時出臺有效的發展規劃和監管制度,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光伏企業盲目擴張、過度開發等不良現象。而現在相關政策的制定,也對目前光伏企業的生死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針對甚囂塵上的“國有化”,能源專家張硯霖認為,“國有化”對光伏產業而言并非利好消息,新能源產業“國有化”的苗頭已經顯現,國企的涉足勢必會加重這一行業的危機,民營企業的生存空間面臨巨大壓縮。
但王世江認為,光伏“國有化”也并非一無是處。“目前中國的光伏企業多是民營企業,體量相似,競爭激烈,單一企業很難在競爭中獲勝。企業若想做大做強,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融資。五大發電集團,資本雄厚,不可不謂融資主體的良好選擇。未來中國的光伏市場,將會出現兩條路走路的情勢。一條腿是集中式發電,另一條腿是分布式發電。而在集中式發電領域,五大電企或會占據很大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