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統計局發布的統計監測分析信息顯示:今年以來這個省的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出現大面積虧損和負增長。
記者28日從浙江省統計局了解到,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38個行業大類中,增加值增速在5%以下的有15個行業,其中負增長的有7個;利潤降幅雖然逐月略有收窄,但利潤下降的行業有25個。
同期,浙江省企業虧損面17.8%,同比擴大5個百分點,虧損236億元,增長78.4%,增虧的行業有32個。其中,石化、鋼鐵、建材、工程機械、電力等典型的周期性行業和光伏等新興行業產能過剩,生產和利潤下滑,大面積虧損。
浙江省統計局的“前三季度浙江經濟運行情況及全年走勢預測”稱,石油加工、化學、化纖、鋼鐵、建材、船舶等八大制造行業影響規模以上工業利潤下降15.5個百分點,是利潤下降的主要因素。其中,化纖行業利潤同比下降50.5%,虧損9.6億元,同比增長5.5倍。
鋼鐵,光伏等企業均虧損嚴重。
經營未根本改善
“企業狀況還是沒有得到根本改善。”浙江省統計局工業處處長林云昨天接受本報采訪認為,今年一些企業發展“方向”難以確定:繼續生產但市場需求不夠,停止生產銀行又會上門討債。
報告認為,企業稅負重、融資難融資貴、成本上升等因素對小微企業的影響比大型企業更加明顯。其中,規模以上工業應交稅金總額同比增長4.1%,高于主營業務收入增幅2.4個百分點;小微企業銀行貸款余額增長8.9%,而利息支出增速高達29.2%。
與此同時,部分企業資金鏈較緊。一些工貿企業借貸資金擔保互保風險仍有發生,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雙上升”,民間借貸風波不良影響進一步顯現。9月末,浙江規模以上工業有產品出口的企業應收賬款4197億元,比2月末增加602億元,占流動資產比重上升近2個百分點。
“今年企業還會比較艱難。”林云認為,和一、二季度相比,預計三、四季度浙江經濟增長會出現回升向上態勢,但和以前有所不同,不是馬上變好,而是在平穩中呈現比較緩慢甚至有所波動的上升。
金祥榮認為,目前浙江企業運行和回升的質量不是很高。他說,一是產品成本和銷售價格倒掛,二是融資、勞動力、稅費等企業綜合成本高。“企業利潤還是負的,但稅照收,這樣企業的資金壓力就會比較大。”
一位溫州村鎮銀行行長認為,目前“互保危機”未得到根本性遏制。預計兩三年內,還會有一些大型企業繼續倒下去,同時一些優質企業會脫穎而出,在“優勝劣汰”中實現經濟企穩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