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家公司分別是江西賽維LDK高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賽維”)和皇明潔能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皇明潔能”).
當市場萎縮、產品價格暴跌之后,那些曾經的億萬價值的企業,卻因為種種原因而受到了質疑。人們不禁開始懷疑,光伏的擠泡沫時代是否來臨?產業格局的重大改變也已經開始?
如何將實體項目運營的更加穩定、如何不被其他事務所左右,投資時該如何抉擇,這一個個疑問如今冒了出來,但又該怎樣解決,似乎是市場所關心的。
賽維難題
新余市人大常委會網站近日發出了一則消息,政府將一筆賽維的數億元貸款,納入到同期年度財政預算議案。這似乎已經說明,政府將在賽維的高額貸款事件中,扮演特殊拯救者的角色。
2011年年底,賽維的債務總額高達60億美元,有了政府的援助,或許其短期內仍能挺下去。而假設彭小峰當初不去投資多家子公司、不去投資多晶硅,或許賽維并不會面臨如今的財務危機。
7月12日,新余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七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市人民政府關于將江西賽維LDK公司向華融國際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償還信托貸款的缺口資金納入同期年度財政預算議案”。
記者了解到,華融信托與賽維之間確實存在一筆5億元人民幣的貸款,起始日期為2009年6月29日,到期為今年6月28日。但年度財政預算將幫助賽維填補的那部分缺口資金是多少數額并無從得知。
賽維實際上有很多債權人:中國民生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下稱“建行”)、中國農業銀行(下稱“農行”)、國家開發銀行(下稱“國開行”)、進出口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和光大銀行等等。今年1月至6月底,可能會到期的有15.5億元,而下半年到期、數額較大的貸款,則是中國銀行的4億元。
有同行向記者透露,目前以國開行等銀行組成的小組駐扎在賽維公司,賽維的每一筆走賬都需要經過銀行方面審核。
不過,賽維公司前述內部人士否認了該說法,他說:“各債權人有比較頻繁的溝通,而且也會查詢及了解我們的主要資金使用情況,這也是很正常的。”
據賽維內部人士介紹,賽維最大的債權人為國開行。已公開的資料可以查詢,賽維向國開行貸款:2013年至2016年期間到期的數額為5.66億元人民幣、1.3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總計14.2595億元。此外,賽維還要在2014年3月向農行償還總計1.6億元的貸款。
不過,賽維事件似乎并沒有給當地銀行帶來太大麻煩。某國有銀行新余市分行有關人士表示,當地借貸環境依然良好,其他項目的信貸不會因賽維事件而受限,“要看資金用在什么地方,且有些項目貸款的審批權也在于省行。”
一位在上海生產光伏產品的企業界人士則表示,太陽能行業現在借貸十分困難,因此政府及相關機構擔保貸款、要求銀行網開一面的事情會存在,“但將貸款直接列入到財政預算中”并不多見。
貸款節節上升
賽維現在最大的麻煩就來自貸款,其中“短期借款及近期要償還的長期借款”
為22.16億美元,為2006年以來最高。
業界有人士向記者透露,其實賽維并不是一開始就有很多貸款,增加借貸不過近一兩年的事情。2007年賽維的負債為6.16億美元,但2008至2011年其負債不斷上揚,其中2010年和2011年的負債都在40億美元以上。
與其他光伏企業的經營模式不太一樣,彭小峰在行業各個產業的投資都不小。
其起家是光伏硅片,但后來衍生到了下游的電池及組件,而向上又投資了多晶硅。
賽維旗下有一個名為“賽維硅化學”的企業,該公司的一家子公司江西賽維LDK光伏硅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賽維硅科技”)就從事多晶硅項目運作。由于賽維一度資金緊張,因而在2009年11月賽維硅科技的15%股份一度轉手給了江西國際信托,但后來賽維將該股份收回,等待上市。
不過令人感到遺憾的一點在于,國際多晶硅價格的下滑速度實在太快了,從原先2008年的400美元每公斤高位,一路跌到了如今的20多美元每公斤,這讓并沒有完全投產的多晶硅業蒙受巨大損失。而賽維的最大隱憂也在瞬間爆發了。
而多晶硅業務之外,江西新余、南昌、蘇州、安徽、合肥等也能看到賽維的眾多子公司。一些項目雖已投產,但收入及利潤也并不多。而據一位供應商介紹,賽維在去年就開始在付款上存在拖延,但他并沒有想到這是跟賽維的本身財務環境有關。
在2012年上半年光伏行業仍沒有回暖跡象、產品價格繼續低開的情勢之下,通過政府援手來支持賽維度過難關,或許只是在救急。不過一些賽維前員工還是堅持認為,彭小峰短期內可能存在麻煩,長期看仍然是有機會出現變數且東山再起的。
皇明的低價土地
而另一家從事光熱太陽能熱水器和光伏電池等業務的皇明太陽能,其董事長黃鳴近期也有一大堆的心事。
“低價買地”、“政府6000萬補貼建太陽城大會”、“三輪IPO失敗”、“太陽空谷”、“業績不佳”、“與某領導存在親家關系”等新聞,讓黃鳴的神經處于繃緊狀態,盡管其在7月下旬召開了一個發布會,但仍未能說清問題。
相關媒體的說法是,皇明借發展“太陽谷”的名義以低于市價1/3的價格圈得3000畝土地,并且因為2008年承辦世界太陽城大會(該會議的會址在太陽谷),也獲得了政府6843萬元的補貼。
對于土地、對于承辦大會,黃鳴的回應是:2001年前后,皇明為“太陽谷”的3000畝土地,支付的價格高出當時市場價20%,并承擔了數億元的拆遷費用。
可是只這一句話被他一直重復,人們看不到土地的購買細節及證明,他的言語再次成為大家合理的質疑
而對于自己獲得政府6000多萬元補貼這一情況,黃鳴堅持表態說自己承辦的那個“太陽城大會”,耗費了13億元費用,而其中4億元是鼎輝和高盛的(皇明太陽能的兩位股東).
也有其他媒體報道稱,黃鳴一度公開稱,太陽城大會的投資是“25億元”之巨。
今年6月,皇明在IPO過程中再度受挫。因為其與證監會反復溝通,后者還是認為其非經營性資產過大。這種情況下黃鳴只能讓自己的公司暫停上市,否則到了證監會那邊仍然過不了。
2011年9月,皇明控股的投資性房地產余額為5.83億元,比上一年增加683%,太陽谷內的日月壇東西南樓、北樓7層、8層房產、國際會展中心、低碳商務酒店等也都改為出租用途。但這些建筑實際上與皇明太陽能的熱水器業務沒有太過直接的聯系。而皇明公司方面的人也解釋說,非經營性資產主要是皇明潔能控股有限公司的一個房產項目。
但即便只是這一個項目,可能也令證監部門感到不解,“你到底是要做房地產,還是要繼續做熱水器呢?”
黃鳴試圖讓媒體相信,自己并未“低價拿地”、“獲補貼在情理之中”。但事實上,人們還是會通過其各種各樣的數據產生不少疑問,該如何去判定一個企業家,到底該如何把控企業方向,顯然也是通過其財務數據和相關財務分析了。
那么,如今黃鳴想要突破證監部門的這道防線,只能將熱水器業務經營的更好,將非經營性資產盡快剝離或者減輕了。
黃鳴的壓力不小,從他一度在媒體面前表現出焦躁、不安、暴怒的情緒中就可見一斑。上海交通大學一位研究企業家行為的教授稱,民營企業家在公司治理過程中要面對很大的不確定性,再加上目前經濟狀況整體還是處于下行通道,面臨著很多壓力,“黃鳴表現出這種敏感情緒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