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報告撰寫的時間最長不過3天,缺乏調查和研究使得分析師不敢完全看空”
在與賣方分析師的交流中,理財周報記者常常聽道,“市場大環境這么差,我們已經盡力去研究了”,“股價短期波動我們左右不了,市場走勢無法準確預測。”
而我們,將忽略短期價格波動的影響,不以公司短期股價作為評價標準,更關注公司實際價值層面。
以公司實際業績和賣方分析師預測業績的差距為依據,以客觀冷靜的態度評價賣方分析師的實力。
22分析師栽倒在天威保變
記者從紛繁的數據中,發現不少分析師栽倒在同一公司下,分析師的獨立思考引人深思。
2011年1月26日,東吳證券(601555,股吧)黃海方發布《非晶合金變壓器行業景氣向上——新農網改造下的低壓配電》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認為此次農網升級工程總體投資將在3000億元左右,對于國內電力企業特別是電力設備企業來說,將是一場盛宴。
黃海方因此給予天威保變(600550,股吧)2011年全年EPS為0.89元,給予“增持”評級,對應2011年全年凈利潤103952萬元。
3月3日,東興證券周宏宇發布《新能源業務即將進入收獲期——天威保變2010年報點評》,預測公司2011年-2013年營業收入分別為82億、100億和115億,每股收益分別為0.54、0.71和0.85元,對應PE為43倍、33倍和28倍,下調為“中性”評級。盡管下調了天威保變評級,但是周宏宇依舊預測其2011年全年業績為63400萬元。
天威保變是周宏宇在東興證券的最后一份研報。僅在一天之后,中信建投的陳夷華發布《光伏企業擴產忙,風電并網迎曙光》的新能源周報,認為公司控股的天威英利為全球領先的太陽能公司,產業鏈完整,將在新能源方面強勁復蘇。預計2011年公司EPS為0.84元,對應凈利潤為98112萬元。
2011年,最關注天威保變的非華泰聯合王海生莫屬。全年王海生共發布11份行業研究報告,11次維持對天威保變“買入”評級。其中包含其在光大證券(601788,股吧)期間的兩份行業報告,轉戰華泰聯合后,王海生的其余9份報告依舊維持對天威保變的“買入”評級。去年6月底和7月初,中信證券(600030,股吧)楊凡發表兩份,預測天威保變2011年凈利潤為101601萬元。
上述分析師在預測天威保變2012年凈利潤時,都在2011年的基礎上大幅度提高預期。可惜,自2011年下半年起,全球光伏發電行業逐步走低,多晶硅和多晶硅片的價格不斷創下新低,加上歐債危機后海外需求驟減。2011年天威保變營業利潤為-7836萬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7540萬元,同比減少125%。
除了以上5名分析師外,還有17位分析師對天威保變撰寫研報。其中渤海證券陳慧連發三份“強烈推薦”研報,僅有5份研報調低評級。
2012年年初至今,上述分析師均已拋棄天威保變。1月29日,湘財證券的朱程輝發布《雙拳均受阻,業績繼續下滑》的報告,正式下調天威保變控股及參股能源公司的盈利預期。
“黑天鵝”事件后仍有12研報挺康芝
2011年1月,海通證券分析師江維娜發表其關于康芝藥業(300086,股吧)的第六份研報——《銷售略有調整,明年主打自產產品》,報告認為“募投項目投產后,新產品鋪貨速度將加快。新產品瑞芝清增長速度能夠維持在40%-50%”,因此上調2011年盈利預測至2.45元,上調幅度19.51%,并明確給出目標價90元,維持買入評級。
但康芝藥業2011年的走勢卻讓一眾分析師大跌眼鏡。2011年年報顯示,受加強尼美舒利事件影響,康芝藥業實現銷售收入3.07億元,同比下滑2.45%,實現凈利潤僅為849萬元。江維娜2.45億元的盈利,與實際結果預測相差28倍。
2010年全年,江維娜共發布關于康芝藥業的5份報告,其中3份為個股評級,2份為季報年報。
2011年1月份,江維娜離開海通證券轉投東方證券,此后其研究再未覆蓋康芝藥業。萬聯的李權兵、華泰的范炳邑、中金的孫亮也對康芝盈利預測的偏差值也高達23、24和17倍。
“尼美舒利是"黑天鵝"事件,我們沒有辦法避免踩雷。”一名曾經研究康芝藥業的分析師告訴記者。
不過,在去年5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文禁止尼美舒利口服制劑用于12歲以下兒童后,依舊有14份研報覆蓋康芝藥業。但僅有天相顧投的彭曉和海通證券的丁頻,下調其評級,其余12份報告均維持評級。
而在今年,僅有中金的孫亮和萬聯的宋穎研究覆蓋康芝藥業,可以說,康芝藥業已被分析師拋棄。
拷問分析師為何集體出錯
“目前我們的交易文化是追逐熱點,短期差價的交易,這種文化背景導致資產管理者大多數為了迎合集中于短期套利分析。”深圳一名券商分析師告訴記者。
在行業處于景氣周期的時候,分析師往往一擁而上,大多數研究報告均為“強烈推薦”、“買入”、“增持”,而當一個行業或者一家公司陷入經營困境時,立即遭到分析師們的拋棄,對該公司不聞不問。
從眾心理的背后,凸顯的是做空機制和唱空機制的缺失,導致分析師無做空的市場。即使分析師意識到行業即將面臨拐點,下調公司評級后,依舊只能“唱多”。
更可怕的是,不少券商研究所研究不獨立,領導的意志大于一切,“券商研報淪落到很多時候要先給上市公司過目,確認沒問題了才能發布。”上述研究員告訴記者。“如果得罪上市公司,公司可能會拒絕分析師出席調研活動,哪怕只是電話訪問。
而新股研究報告,留給分析師撰寫的時間非常短,從詢價到申購,最長不過3天,缺乏調查和研究也使得分析師不敢完全看空。”
在與賣方分析師的交流中,理財周報記者常常聽道,“市場大環境這么差,我們已經盡力去研究了”,“股價短期波動我們左右不了,市場走勢無法準確預測。”
而我們,將忽略短期價格波動的影響,不以公司短期股價作為評價標準,更關注公司實際價值層面。
以公司實際業績和賣方分析師預測業績的差距為依據,以客觀冷靜的態度評價賣方分析師的實力。
22分析師栽倒在天威保變
記者從紛繁的數據中,發現不少分析師栽倒在同一公司下,分析師的獨立思考引人深思。
2011年1月26日,東吳證券(601555,股吧)黃海方發布《非晶合金變壓器行業景氣向上——新農網改造下的低壓配電》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認為此次農網升級工程總體投資將在3000億元左右,對于國內電力企業特別是電力設備企業來說,將是一場盛宴。
黃海方因此給予天威保變(600550,股吧)2011年全年EPS為0.89元,給予“增持”評級,對應2011年全年凈利潤103952萬元。
3月3日,東興證券周宏宇發布《新能源業務即將進入收獲期——天威保變2010年報點評》,預測公司2011年-2013年營業收入分別為82億、100億和115億,每股收益分別為0.54、0.71和0.85元,對應PE為43倍、33倍和28倍,下調為“中性”評級。盡管下調了天威保變評級,但是周宏宇依舊預測其2011年全年業績為63400萬元。
天威保變是周宏宇在東興證券的最后一份研報。僅在一天之后,中信建投的陳夷華發布《光伏企業擴產忙,風電并網迎曙光》的新能源周報,認為公司控股的天威英利為全球領先的太陽能公司,產業鏈完整,將在新能源方面強勁復蘇。預計2011年公司EPS為0.84元,對應凈利潤為98112萬元。
2011年,最關注天威保變的非華泰聯合王海生莫屬。全年王海生共發布11份行業研究報告,11次維持對天威保變“買入”評級。其中包含其在光大證券(601788,股吧)期間的兩份行業報告,轉戰華泰聯合后,王海生的其余9份報告依舊維持對天威保變的“買入”評級。去年6月底和7月初,中信證券(600030,股吧)楊凡發表兩份,預測天威保變2011年凈利潤為101601萬元。
上述分析師在預測天威保變2012年凈利潤時,都在2011年的基礎上大幅度提高預期。可惜,自2011年下半年起,全球光伏發電行業逐步走低,多晶硅和多晶硅片的價格不斷創下新低,加上歐債危機后海外需求驟減。2011年天威保變營業利潤為-7836萬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7540萬元,同比減少125%。
除了以上5名分析師外,還有17位分析師對天威保變撰寫研報。其中渤海證券陳慧連發三份“強烈推薦”研報,僅有5份研報調低評級。
2012年年初至今,上述分析師均已拋棄天威保變。1月29日,湘財證券的朱程輝發布《雙拳均受阻,業績繼續下滑》的報告,正式下調天威保變控股及參股能源公司的盈利預期。
“黑天鵝”事件后仍有12研報挺康芝
2011年1月,海通證券分析師江維娜發表其關于康芝藥業(300086,股吧)的第六份研報——《銷售略有調整,明年主打自產產品》,報告認為“募投項目投產后,新產品鋪貨速度將加快。新產品瑞芝清增長速度能夠維持在40%-50%”,因此上調2011年盈利預測至2.45元,上調幅度19.51%,并明確給出目標價90元,維持買入評級。
但康芝藥業2011年的走勢卻讓一眾分析師大跌眼鏡。2011年年報顯示,受加強尼美舒利事件影響,康芝藥業實現銷售收入3.07億元,同比下滑2.45%,實現凈利潤僅為849萬元。江維娜2.45億元的盈利,與實際結果預測相差28倍。
2010年全年,江維娜共發布關于康芝藥業的5份報告,其中3份為個股評級,2份為季報年報。
2011年1月份,江維娜離開海通證券轉投東方證券,此后其研究再未覆蓋康芝藥業。萬聯的李權兵、華泰的范炳邑、中金的孫亮也對康芝盈利預測的偏差值也高達23、24和17倍。
“尼美舒利是"黑天鵝"事件,我們沒有辦法避免踩雷。”一名曾經研究康芝藥業的分析師告訴記者。
不過,在去年5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文禁止尼美舒利口服制劑用于12歲以下兒童后,依舊有14份研報覆蓋康芝藥業。但僅有天相顧投的彭曉和海通證券的丁頻,下調其評級,其余12份報告均維持評級。
而在今年,僅有中金的孫亮和萬聯的宋穎研究覆蓋康芝藥業,可以說,康芝藥業已被分析師拋棄。
拷問分析師為何集體出錯
“目前我們的交易文化是追逐熱點,短期差價的交易,這種文化背景導致資產管理者大多數為了迎合集中于短期套利分析。”深圳一名券商分析師告訴記者。
在行業處于景氣周期的時候,分析師往往一擁而上,大多數研究報告均為“強烈推薦”、“買入”、“增持”,而當一個行業或者一家公司陷入經營困境時,立即遭到分析師們的拋棄,對該公司不聞不問。
從眾心理的背后,凸顯的是做空機制和唱空機制的缺失,導致分析師無做空的市場。即使分析師意識到行業即將面臨拐點,下調公司評級后,依舊只能“唱多”。
更可怕的是,不少券商研究所研究不獨立,領導的意志大于一切,“券商研報淪落到很多時候要先給上市公司過目,確認沒問題了才能發布。”上述研究員告訴記者。“如果得罪上市公司,公司可能會拒絕分析師出席調研活動,哪怕只是電話訪問。
而新股研究報告,留給分析師撰寫的時間非常短,從詢價到申購,最長不過3天,缺乏調查和研究也使得分析師不敢完全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