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購買中國電池板對徳國有利
克雷格·莫里斯
“你應該研究一下德國。”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紐特·金里奇在2010年11月4日的一個電視節目中說。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德國和美國一樣,都是生產成本偏高的光伏出口國家。“而德國經濟在當前經濟危機形勢下表現出了巨大的彈性,去年經濟增長率達到3%,4月份失業率僅7%。”金里奇當時說。
然而兩年不到的時間,盡管金里奇的話言猶在耳,但太陽能的支持者已經開始困惑,德國到底還值不值得學習?“德國政府把太陽能產業給搞砸了。”2000年德國可再生能源法案的主要起草人漢斯·約瑟夫·菲爾把產業蕭條歸罪于政府決策失誤。不過比起行業專家身份,菲爾更像是政客,實際上德國太陽能產業不景氣并不是當前這屆政府造成的。其實看長遠些,你會發現德國仍然在從其行業先行者的地位中受益。
的確,2008年還是世界上最大太陽能電池制造商的德國企業Q-Cells已經倒閉,其他破產的小企業更是數也數不清,美國和德國最大的兩家太陽能企業First Solar和 SolarWorld盡管沒有破產,但也負債累累,目前光伏寒冬已波及到中國,中國主要太陽能廠商2011年業績均大幅下滑。事實上中國企業已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尚德5月份曾向路透社表示,如果歐盟效仿美國征收“雙反稅”,中國光伏產業可能會崩潰。
光伏寒冬之所以蔓延至各個國家主要是因為產能已經遠遠超出了需求。專家估計2011年全球產能達到60吉瓦,但當年裝機還不到29吉瓦,2012年預計裝機規模很有可能進一步下降,再樂觀也不會超過去年。需求疲軟之外,歐美太陽能廠商還面臨著中國企業的激烈競爭。但德國可再生能源專家菲爾2009年曾表示,德國不愿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任何國家發起貿易戰,因為德國經濟完全依賴出口。
德國對中國是貿易順差,美國對中國是逆差。2011年美國對中國的商品出口額為940億美元,相反中國對美國的商品出口額約為3670億美元,逆差高達2730億美元。而截至2011年8月,德國上年對中國的貿易順差為127億美元。《紐約時報》總結稱,德中貿易之所以能出現順差主要是因為德國出口的是用于生產產品的昂貴裝備而不是產品。“出口光伏產品生產線就是最好的例證。”
事實上德國消費者購買中國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對德國經濟而言是有利的。
2009年中國光伏企業整體實力上升,與國外同行之間的競爭開始凸顯。在德國人眼中,中國企業發展的生態比較“野蠻”,不注重社會和環保效益。于是,當時德國企業就拿這一點做文章,呼吁制定“社會和環境標準”,以抵制“中國制造”。盡管德國太陽能協會的倡議中只是說德國廠商是高品質和優質服務的保證,只字未提中國,但言下之意已是赤裸裸的貿易保護。
2011年,當德國SolarWorld公司決定向政府求援對付中國競爭對手時,它首先伸手的對象并不是德國政府,而是美國政府,SolarWorld通過其美國分公司與白宮接上頭。出此下策很有可能是因為找德國政府也沒有用,政府的口徑多半是“打貿易戰得不償失”。
“國內”市場到底應該如何定義?德國可再生能源法案并沒有嚴格限制太陽能產品的產地,所以菲爾和其他人聲稱本國企業是政府下調上網電價補貼(FIT)最大受害者的說法是無稽之談。
2
德國最大優勢還是產業鏈
德國根本不用擔心國內市場。以2010年為例,當年德國屋頂太陽能組件的市場價格約為2900歐元/千瓦。據柏林一家頂尖的可再生能源工程服務公司Solarpraxis統計,在德國安裝的屋頂光伏系統中,線路、底座和逆變器多半是國內原產,這些部分占了整個系統造價的近一半。目前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造價已經跌到700歐元/千瓦,但上述其他組件價格卻沒怎么大跌。如此推算,德國國內市場份額實際上在不斷擴大,電池板在裝機成本中所占比例已經下降了許多。
光伏產業鏈的中游環節依次是晶硅、晶圓、電池、電池板和組件。除此之外,還有制造晶圓、電池和電池板生產線的下游裝備制造,整個產業鏈最頂端的是系統應用。隨著技術進步,最吃虧的是中游廠商,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是如此。瑞士嘉盛銀行公開表示,受市場整合影響,到2015年,德國中游廠商很可能只剩下SolarWorld一家。市場分析人士建議對小企業進行兼并重組,以實現規模效應。然而并非所有德國中型太陽能企業都陷入了困境。筆者近期接觸到的其他行業報告預測,德國現存的232家光伏企業經過一系列破產重組,到2017年存活下來的能有86家。這預示市場整合將會成功,光伏行業不會衰退,而會繼續發展。
在光伏產業鏈下游的德國企業前景更為光明。德國最大的晶硅生產商Wacker在本土新投產的一家多晶硅工廠已經滿負荷生產,預計今年一年產量就將增加50%。Wacker表示,公司訂單已經簽到了2015年底,此外,公司還準備在2014年之前在美國再開一家工廠,屆時總產能還能提高1/3。除了晶硅業績不俗,逆變器也是德國強項。世界最大的逆變器廠商SMA就在德國,在光伏整體市場蕭條的情況下,該公司創造了非凡的業績。另外,歐洲最大的太陽能研究院——Fraunhofer ISE也在德國。
3
中國光伏飛躍式發展
靠的是德國尖端技術
德國機械裝備制造能力在世界上數一數二。6年前要生產光伏產品必須得從不同的行業企業購買原料和裝備,工序異常復雜。大約在2007年出現了交鑰匙工程的生產線。最早在這一領域冒尖的Manz 、Centrotherm以及Roth & Rau等德國企業開始出售整條的光伏產品生產線,只需要配備一個高級技術員就可以操作,其他員工僅需簡單培訓。Q-Cells和SolarWorld購買的就是這種生產線,天合光能、尚德等中國企業也購買了同類裝備,中國光伏產業發展開始提速。
產業鏈的這個環節目前也出現了問題,主要原因就是出現了全球性的產能過剩,現在已經很少有企業添購新的生產線了。不過西方很有可能繼續掌握裝備制造方面的優勢,與技術含量不高的電池板相比,生產線制造是真槍實彈的高科技,而生產電池板比組裝電視機和電子產品難不了多少。換而言之,德國把價值連城的光伏生產裝備賣到中國,再把中國生產的廉價光伏電池板買回國來使用,這個過程中占到便宜的無疑是德國。
外界關注的主要是產業鏈中游,即電池板,但德國上下游才是賺大錢的。而且龐大的國內市場規模讓德國企業更有動力進行科技創新,保持科技領先的潮頭地位。德國企業在家庭光伏系統上網方面擁有良好的技術,穩定的技術反過來繼續推動家庭光伏系統的應用。另一個例子是德國的逆變器技術,逆變器是決定光伏系統穩定與否的關鍵組件,它能讓系統在夜間與電網連接的時候不產生波動。
市場研究機構IMS Research近日指出,全球最大的光伏系統集成商是德國的Belectric公司,而且,全球前30名的光伏企業中德企占14個。IMS Research提到的德國企業既有系統應用商也有光伏產品生產商,在這些企業的努力下,德國本土的地面光伏項目和屋頂光伏項目規模不斷擴大,相反在太陽能電池板的產地,光伏應用不如德國。光伏成本越低,這些德企提供的服務越優質。如上文所說,全球光伏企業前30名24個是歐洲企業,這對美國而言也是好事,First Solar、SunEdison和SunPower等美國本土光伏企業在2011年榜單中分別排第三、第四和第五,只有3家中國企業擠進前30名。
很有可能到2015年,德國仍然保有歐洲最大的太陽能研究院、一家大型光伏晶硅企業、一家頂尖的逆變器企業、若干家世界級光伏電池板制造商和少量生產裝備的龍頭企業,此外,光伏集成應用企業數量最多的國家恐怕還是德國。德國真的不用擔心,因為在它本土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的光伏市場。
4
美國最需要培育國內市場
目前是美國發展太陽能的最好時機。在中國和德國的努力之下,光伏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德國的案例說明,發展光伏對本土經濟的發展是有利的。此外光伏成本在中德共同作用下降低的事實還表明,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攜手能推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更加有效地應對氣候變化。
在美國,對于公用事業而言,光伏電價已經比幾年前降低了很多。目前在包括夏威夷、加利福尼亞和亞利桑那州等在內的許多州,光伏上網電價已經比銷售電價還要便宜。今年4月,市場分析機構麥肯錫(McKinsey)預測稱,再過短短幾年,光伏發電成本將成為商業和居民消費者最便宜的電力來源。只要光伏企業安然度過這個“寒冬”就必然會迎來光明的未來。
美國人對德國削減上網電價補貼爭議很多,但很多人都忽略了那條法律的名稱叫《可再生能源優先法》。麥肯錫在報告中指出,即便光伏實現了平價上網,光伏發電也不見得具備多少優勢。公共電力企事業和政府仍然能夠通過政策限制光伏上網,比如把安裝屋頂太陽能系統的家庭用戶劃到商業用戶,或者把用戶每個月的上網費用增加幾百美元。據美國媒體報道,這樣的案例最近在阿拉巴馬州就有一起。
如果美國掃除上述障礙,光伏也可能發展的同德國一樣好,實力雄厚的光伏系統集成廠家也可能出現在美國,美國還很有可能擁有一到兩家世界級的電池板企業,并繼續保有自身在下游工程技術服務領域的優勢。美國智庫美國進步中心最近甚至強調,美國企業在自由貿易下也能同中國企業進行競爭,對美國而言最重要的是培育國內光伏市場,而非盲目地揮舞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棒。
(來源:德國海因里希·伯爾基金會網站)
背景鏈接
各國為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經常祭出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旗。例如意大利給予歐盟境內生產的光伏組件一定補貼,法國上屆政府也有過類似舉措。在加拿大可再生能源發展最好的安大略省,也有一條名為《綠色能源法案》的法律,要求一定比例的光伏產品必須產自境內。不過安大略省更夸張,因為它的“境內”不是指加拿大境內,而是指省內。
美國也有不少州頒布了類似的法令,一個州抵制其他州的產品。例如華盛頓州對州內生產的小型光伏系統實施每千瓦36美分的補貼,而別處來的一律只補貼18美分。像華盛頓州這么干的還不止一個,所以經常會發現國外和州外實際上沒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