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土生土長的企業,僅僅依靠十年的時間,就創下了數項國內行業之最,并蜚聲國際,盛名遠播。
從3兆瓦到100兆瓦,再從100兆瓦到500兆瓦,英利新能源在短短幾年內,奇跡般地跳躍式發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嶄新的高度。而英利的銷售收入從2004年1.24億元、2005年的5.3億元、2006年的20億元到2007年的42億元,而到2008年底,預計實現銷售收入將達到80多億元,幾年內增長近八十倍。
一個生態文明時代的來臨,成就了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英利抓住了機遇,靠實力濟身國際光伏產業領軍者行列。英利新能源產業,伴著太陽從地平線升起,燃亮了自己,也照耀著整個世界。
英利速度,讓奇跡成為現實
拂去征塵,英利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足跡歷歷在目:
1998年,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誕生;,
1999年,英利承建了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3兆瓦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及應用系統項目;
2003年12月,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及應用系統項目通過國家驗收,全線投產,成為國內唯一具備硅片、電池、組件及應用系統完整產業鏈的企業,填補了我國不能規模化生產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的空白;
2004年底,英利投資4億元,二期擴建工程開工,引進20臺多晶硅鑄錠爐及電池、組件等方面國際先進技術設備;
2006年3月,二期工程建成投產,形成年產硅片95兆瓦、電池片60兆瓦、電池組件100兆瓦的生產能力,產能提高十幾倍,創下國際光伏行業發展史上的奇跡,英利因此成為國際光伏產業的重要制造商;
2006年4月,總投資33億元的英利三期工程開工,建設500兆瓦生產基地、國家新能源與能源設備產業基地太陽電池級晶體硅片工程研究中心、光伏系統研發中心、專業人才培訓中心,預計2009年全部完工;
2007年6月8日,英利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英利三期第一階段100兆瓦當月投入生產;
回首英利新能源的成長歷程,人們無不真切感受到那令人目眩的發展速度,并油然而生贊嘆之情:一個企業的誕生、成長、壯大的過程,竟然如此之快!
其實,英利的成長與世界光伏產業的發展步伐合拍共震。日益突出的環境污染、能源危機問題,促使人們將目光投向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靠著敏銳的目光,英利集團董事長苗連生迅速抓住機遇,傾力投入太陽能光伏產業這一潛力巨大的生態文明建設事業。
“堅持做正確的一件事,持續執著地堅持做正確的一件事。”正是這種信念的恪守,使得英利人跨過了起步時的艱難,并在實踐中迅速捕捉世界光伏行業的發展信息,Yinglisolar品牌先后獲得了ISO9001、TU、CE、UL、IEC等太陽能行業幾乎所有的國際通行認證,走上了專業化、規模化、國際化的發展道路。目前,英利擁有囊括了從鑄錠、切片、電池、組件到太陽能光伏應用系統的(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在國內尚屬唯首家,在全世界也僅有四家。
在2006年德國世界杯足球賽場上,英利的名字令全世界矚目:德國凱澤斯勞滕體育場1兆瓦光伏并網發電系統的所有電池組件產品,全部由英利制造安裝。這在國內同行業中是絕無僅有的,它標志著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在太陽能光伏制造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由英利承建的我國首座太陽能光伏大廈即將投入使用,建筑外立面采用了大規模呼吸式太陽能玻璃幕墻。整座大廈的發電量可達0.3兆瓦,相當于一個小型的發電站,直接并網發電。
英利(還)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以技術入股的形式在國外投資建廠。目前,英利已經在歐美等地建立了光伏產品生產基地和應用系統研發、工程安裝基地。
英利強大的成長潛力、卓越成就及發展后勁被國際行業人士看好,2007年6月,作為河北省第一家在美國主板上市的企業,英利在美國紐交所一經上市,便引起國際投資商的追捧。
按照發展藍圖,2008-2012年,英利產業園計劃投資396億元,圍繞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設一個完整、綜合的產業園區,到2012年實現年銷售收入526億元。
英利速度,已經令世人嘖嘖稱奇。而就在人們紛紛向她投去注目禮時,她已經向國際化跨國高科技企業飛速挺進了。
技術創新,企業發展壯大的源泉
2008年第一季度,180微米硅片切割在英利全面實現了,這是英利技術人員通過不斷摸索、實驗,自主完成的技術創新,這一創新標志著英利在多晶硅生產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當前國內外硅料市場吃緊的情況下,降低硅片切割厚度,成為國外同行業節約硅料使用、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競爭能力的技術攻關重點。英利通過不斷創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技術突破。2004年,英利的硅片切割厚度為325微米,到2005年,這一數字被刷新為280微米,2006年又降低到220-200微米,2007年初,英利開始了180微米硅片的切割實驗,解決了一系列技術難題,并于今年一季度,在電池和組件生產環節實現了穩定生產。
對于高科技產業而言,擁有自主研發能力和自主知識產權意義重大。“我們明白,要想與技術先進、生產經驗豐富的歐美企業同臺競技,我們必須走得更好更快更堅實!”在英利,每年技術研發資金投入都占到全年銷售額的12%左右,每年派出近百名員工到國外接受培訓,2003年派往歐美的第一批員工,如今已經成為公司的骨干力量。英利還長年高薪聘用國際知名專家到企業交流指導,并擁有一支國際化的管理團隊:來自韓國的首席運營官,來自澳大利亞的首席技術官,來自國際一流會計師事務所的財務官、戰略官等。
“大膽試,成功了,重獎;不成功,算我的!”集團董事長苗連生不只一次這樣鼓勵技術人員。對于技術創新,企業舍得投入,大力支持。一次試驗失敗,半天就損失了70多萬,而180微米創新成功,創新技術人員則拿到了十幾萬元獎金。在英利,勇于創新的員工被推薦為“首席員工”。由此,英利的技術標兵和技術能手不斷涌現,層出不窮。
強大的科技實力、靈活的創新機制,讓英利在科技創新中保持旺盛的沖刺狀態。在短短三年內,英利就誕生了500多個自主創新項目,其中多晶硅鑄錠摻雜技術、多晶硅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提升技術、組件生產與檢測、光伏與建筑一體化等太陽能電池生產及應用領域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依靠技術創新,“英利太陽能”逐漸成為國際光伏行業的知名品牌,英利新能源公司成為世界矚目的行業新星。
企業精神,讓神話變為現實
走進英利,你會在接觸到的每個人身上,感受到蓬勃的工作激情和強大的企業向心力。員工們靠自己的努力締造著英利速度,也在企業的飛速發展中,享受著工作帶來的快樂。
在英利辦公樓的大門上,赫然寫著幾個大字:“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毛主席當年寫給抗大的校訓,成為英利企業文化的內涵。
英利黨委書記楊建忠對記者說:“英利將八字精神繼承下來,作為自己的企業文化,使之發揚光大。抗聯將士在這種精神的激勵下,扛起了抗日救亡的大旗;英利的員工們也是憑借這種精神的鼓舞,扛起了新能源發展的大旗。”
住在英利廠區附近的居民們,每天早晨都會聽到員工集體晨跑的喊號聲。每天半個小時的體能鍛練,成為英利員工不可獲缺的功課,即使董事長苗連生和其他管理人員,也不例外。這是培養員工職業素質的一項內容,除此之外,每個員工還要每天學習10個英語單詞。英利向員工提出要求,當外國客戶到公司辦事時,車間技術人員和業務骨干都能用英語和客戶直接交流。
英利還有一個獨特的景觀:只要董事長苗連生不出門,每天清晨上班時,他都會和值班經理一起站在公司大門口,迎接員工上班,并微笑著道上一聲:“早上好!”這已經成為英利雷打不動的規矩。“苗總只要不出差,每天早晨都會親自到門口迎接我們!”員工們說話的語氣中,流露著自豪和驕傲。
這是一個年輕的企業,又更象一個和睦的大家庭、一所海納百川的學校、一支斗志昂揚的部隊。在這里,人們的臉上總是漾著微笑,圍在一起時總在研討技術,一聲號令下會瞬間聚來無數雙手。在這里沒有論資排輩,英利開放的胸襟擁抱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人物,人們在光伏事業的舞臺上釋放著自己的能量,如魚得水般一展身手。人們心中有一個方程式:快樂+健康+勤奮=財富。
在企業精神的激勵下,英利人讓一個個神話變為現實。
近日,英利又傳來一個個激動人心的消息:英利新能源入選2007德勤亞太地區高科技、高成長500強企業;2008福布斯中國最具潛力企業;被國家評為“環境友好企業”;YGE上市公司被美國紐交所評為175年來增長速度最快、最活躍的股票之一。
一個在陽光下成長的企業,一群追逐太陽的人們。伴隨迅速崛起世界新能源產業,英利如同初升旭日,放射出萬道霞光,迎接人類發展史上生態文明新時代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