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紀凡是在自己位于常州的辦公室里講這番話的。今年47歲的他是中國工業“帶頭人”之一,而中國無疑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制造業國家。常州位于上海以西,距上海170公里。
2011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按產量計全球最大的商品生產國,奪回了19世紀時失去的“世界第一”寶座。但中國制造業仍需改變它在世人眼中的形象。在世人看來,中國制造業只是一個生產劣質山寨產品的低成本工廠。
在天合光能的總部(旁邊就是該公司可容納1.4萬名工人的大型廠房)里,高紀凡表達了對中國工業創造力的一貫的樂觀情緒。他提到了天合光能生產的新一代“Honey”太陽能電池,以此作為中國本土創新力的例證。這款產品實現了創紀錄的能效水平。
他說:“公司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已經取得了進步,當然,我們對產品質量和服務的追求對此也起到了促進作用。”擁有化工背景的高紀凡,是在1997年創建天合光能的。
人們不難理解高紀凡的樂觀態度。過去15年間,中國已飛速發展成為全球制造業強國之一,幾乎所有大型外國公司都已在中國建立業務。中國制造業不再僅限于生產用于出口的廉價基礎部件,而是將主要精力投在生產精密產品和滿足快速增長的國內需求上。
中國制造業崛起受到越來越多關注的另一個原因在于,中國企業開始收購西方競爭對手。近期中國企業甚至收購了數家德國企業,而德國是歐洲制造業的堡壘。被收購的企業包括建筑設備公司普茨邁斯特(Putzmeister)和汽車零部件生產商凱毅德(Kiekert)。
中國政府的規劃者們希望,有更多像天合光能一樣的“工業龍頭企業”涌現出來,以實現可持續的財富創造。目前,日趨上漲的工資成本使得中國不能再倚賴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作為經濟增長引擎。
可能看似有些悖理的是,天合光能等中國企業通過開發新技術向價值鏈上游攀升的努力,同樣符合西方和日本大型制造商的利益。后兩者投入了數十億美元在中國設立廠房和研發部門。
中國越向“標準工業國”邁進——制造業水平接近或比肩于德國或美國等國——外國制造商越有可能將中國作為其全球業務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以福伊特(Voith)為例,這家德國工程集團在水電設備和造紙機械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該集團首席執行官胡貝特•林哈德(Hermut Lienhard)的觀點很有代表性。他說,該集團國際業務的首要目標是“融入中國制造業”。
福伊特的業務發展還清晰地展現出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后經營重點的變遷。十年至十五年前,絕大多數外國企業在中國建立的是用于生產出口產品的工廠。而現在,林哈德和其他很多高管一樣信奉“中國產、中國銷”的理念。他重點關注的是,用在華產能生產面向中國本地市場銷售的產品。
福伊特去年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達到10億歐元,其中一半來自該公司設在中國的工廠,另一半來自該公司從國外(主要是從德國)進口到中國的產品。林哈德表示:“我的計劃是到2015年時將公司在華年銷售額提升至15億歐元,并使其中三分之二來自公司在華工廠。”他還計劃在這段時間里將福伊特在華員工規模擴充兩倍,至1萬人。
有人認為,向中國輸出技術可能會使福伊特喪失部分相對于中國競爭對手的技術優勢。林哈德不認同這一觀點。
其他外國企業的老板則有些擔心自己公司會受到中國時不時發生的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傷害。蘋果(Apple)、愛馬仕(Hermès)和輝瑞(Pfizer)等西方大公司近期提起的多宗令人矚目的訴訟都涉及侵犯知識產權問題。
盧森堡企業Element Six的首席執行官賽勒斯•吉拉(Cyrus Jilla)表示,Element Six對在公司位于中國蘇州的大型工廠啟用新技術持謹慎態度。Element Six是全球最大的人造金剛石生產商,人造金剛石可用于金屬切割。吉拉表示:“如果我們調整在華工廠的工藝,那么不出三四個月,我們就能看到競爭對手或多或少進行了模仿。(人造金剛石行業在)中國的經營環境就如同一個布滿了洞的篩子。”
Element Six對工藝問題刻意抱有的這種謹慎態度,削弱了其在華工廠相對于在他國工廠的競爭力。吉拉稱:“五年前,我們蘇州工廠的生產成本為我們在歐洲和南非的工廠的一半。現在,前者已相當于后者的85%左右。”
吉拉稱,由于生產頂級人造金剛石所需的化工技術原本就非常復雜,因此Element Six的中國競爭對手仍被它遠遠甩在后面。他表示:“我們中國競爭對手目前的技術水平低于我們四年前的預期。事實上,他們仍在低端領域停滯不前。”
不過,也有一些西方企業堅信中國正在向高端制造領域快速推進。瑞士-瑞典電機工程集團ABB的中國區總裁克勞迪奧•法金(Claudio Facchin)表示,中國制造能力的整體水平——按照本地供應商素質以及獲得頂級設計專業服務的難易程度等因素度量——目前約為德國的75%,而五年前則僅為德國的50%。法金稱:“我們正在將自身的工程研發技能與中國工廠的制造能力相結合,并開始在中國市場開發新產品,這種模式在幾年前我們是無法做到的。”
在有關在華生產之成本效益的討論中,中國日漸上漲的工資成本不可避免地成為核心話題。德國IFO經濟研究所(IFO economics institute)的一項研究顯示,2008年至2010年間,中國工程領域的勞動力成本年均漲幅達到11.6%,而歐洲的年均漲幅為1.9%,美國和日本則分別出現了8.5%和3%的年均降幅。
這種工資上漲令人們紛紛猜測,部分外國制造商可能會把更多產能撤出中國,轉而在東南亞尋找更廉價的生產基地。不過,中國在勞動力成本方面仍有明顯的優勢,在基礎設施、技術以及國內消費市場方面就更是如此。
目前中國工廠的勞動力相對許多西方國家仍然便宜80%至90%。隨著這些工廠逐步提高技術含量——尤其是中國打算扶持的電子等行業的工廠——勞動力在運營成本中所占比重正不斷下降,在很多行業中僅占總成本的10%至15%。
日本主要電容器生產商尼吉康(Nichicon)在華一家工廠的主管森永芳孝(Yoshitaka Morinaga)表示,至少對于他所在的行業來說,工資上漲的影響微乎其微。中國制造能力的日漸發達相對來說意義要重要得多,這表現為供應商素質更高、質量問題更少以及物流網絡更為優化。森永芳孝說:“目前我們在中國有50家至60家供應商,由于它們(在質量和可靠性方面)較以往有所提高,我們現在在華生產電容器的成本僅為日本的70%至75%,而五年前為80%至85%。”
以上言論可視為對中國發展制造業之努力做出的積極評價。另一個令人鼓舞的跡象是,因其技術水平而贏得國際認可的一些中國企業,正在加速發展。較為知名的龍頭企業包括:中國兩大電信設備制造商華為和中興通訊(ZTE);化工集團中石化(Sinopec)和中國藍星(China National Bluestar);建筑機械生產商三一重工(Sany);以及國有航空航天企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of China)。
作為中國第一大、全球第六大平板電視顯示屏生產商,總部位于北京的京東方科技集團(BOE Technology)也渴望躋身上述企業行列。京東方總裁陳炎順表示,未來五年公司將把研發工程師隊伍擴充一倍至6000人。該公司現擁有6000項專利。陳炎順指出:“雖然一些外國人不這么看,但很多中國企業確實很善于創新。”
即使上述幾方面的情況較為積極,多位西方制造企業高管得出的總體結論仍是:中國距成為真正的科技創新型國家仍有一段路要走——特別是中國欠缺能在全球范圍內產生重大影響或融合表面材料、電子產品設計以及軟件等不同類型技術的突破性產品。
下面的例子可以充分說明中國與發達國家在制造業水平上的差距。中國大多數“國家龍頭企業”——華為和中興或為例外——擅長的是在西方大公司為它們搭建好的技術平臺上進行生產,而且它們取得的大多數進步都不是突破性的。中國企業尚未展現出它們在復雜程度更高的行業的制造能力,例如激光切割機、重型汽車液壓機、核壓力容器等所用的特等鋼材以及絕大部分先進醫療設備。
美國醫療植入體主要生產商美敦力(Medtronic)的首席執行官奧馬爾•伊什拉克(Omar Ishrak)也表示,中國實現重大技術飛躍的能力“目前還比較有限”。德國機械工程集團西門子(Simens)在華醫用掃描設備業務總裁夏風華(James Xia)表示,自己行業內的中國公司到目前為止“尚未”取得任何能讓他眼前一亮的技術進步。
總的來說,過去20年中,中國一直致力于提升自身在制造領域的國際地位,并在基礎制造領域取得了驚人的進步。但在重大技術創新方面,中國仍處于起步階段。就一個處在工業化轉型初期的國家而言,這種情況完全符合外界的預期。
安徽天大石油管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世渠承認中國在技術創新方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他指出:“多年來,我們用來實現工業進步的絕大部分技術都輸自國外。在我看來,我們目前所做的還不足以支撐我們得出自己的技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