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太陽能(FSLR)$將召開2012年度股東大會。根據1Q12財報,做了一些基本面信息的整理。
1. 太陽能業的結構性失衡:
First Solar管理層認為,目前太陽能產業的結構性失衡主要因為:
1)供給無限制的快速擴張。
—— 沒有進入壁壘;
—— 廠商依然可以獲得資本用于產能擴張;
—— 利潤率和資本回報率下滑;
—— 結構性失衡緩解后,行業仍后擴容的沖動。
2)需求受制于補貼水平的下降
—— 補貼總量不足以持續支撐一個供給過剩的行業;
—— 未來,全球補貼總量不可能出現顯著增長(盡管新興市場正在涌現);
—— 高能源需求的國家并不能負擔大規模的補貼。
2. 基于太陽能發電的平準化電力成本敏感性分析:
3. First Solar的競爭優勢:
1)最低的硬件成本(組件、周邊產品等)
First Solar 1Q12組件的平均轉化率為12.4%,新生產線的量產轉化率為12.9%;2Q12將分別提高到12.5%和13.1%。
受累于產能利用率下滑和關停部分生產線,First Solar 1Q12的組件成本為0.73美元/瓦,(僅比去年同期減少了0.02美元/瓦,而且被晶硅路線的部分廠商追平,如同期阿特斯太陽能(CSIQ)$為0.73美元/瓦,昱輝陽光(SOL)$為0.74美元/瓦)。如果不考慮產能利用率的影響,Q1的平均組件成本為0.70美元/瓦,新生產線的成本為0.66美元/瓦。
2)電站/發電系統的可靠性
——在預測光伏項目(使用自產組件)電力產出情況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已建成/在建的光伏項目總量達到2.4GW;
——有1.1GW光伏項目的債務融資獲得了投資級評級,總量超過15億美元;
——參與的光伏項目中有2/3的規模在100MW以上,有豐富的大型光伏項目建設、運行經驗。
3)友好、高效的并網方式
主動的電力控制和電壓調節,電量預測系統可以使補償機制更好地發揮作用,是電力輸出更加優化和穩定。
4)與大量的電力公司、電站投資商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積累了合作經驗
4. 2012財年業績預期
關停部分產能后(德國產能全部關停;馬來西亞關停4條線,保留20條;美國俄亥俄州保持現有4條生產線),First Solar 2012年的產能將降至1.68GW,(2011年是2.376GW),單條生產線的產能繼續提升,達到70MW,高于2011年的66MW。
First Solar最新的2012財年業績預期為:
——組件產量1.4-1.7GW;
——組件出貨量預計1.5-1.7GW,其中電站系統EPC業務貢獻的出貨量有1.2GW,價格和安裝量已通過合同確定;組件銷售業務的出貨量預計300-500MW;
——組件平均成本0.70-0.72美元/瓦;
——組件平均轉化率12.7%。
——凈營收35億-38億美元;
——EPS 4-4.5美元;
——經營現金流 8.5億-9.5億美元,包括通過Desert Sunlight項目獲得的7500萬美元凈現金和業務結構重組帶來的0.8億-1.2億美元支出;
——資本性支出(CAPEX)3.75億-4.25億美元。First Solar同時預計未來5年,每年的CAPEX將在1.5億-3億美元,包括組件效率路線圖的實現。
5. First Solar的“五年計劃”
晶硅組件價格持續大幅下滑,短期內給First Solar帶來很大壓力。
1Q12,First Solar凈營收4.971億美元,環比下降25%,主要受累于組件出貨量的下滑(504MW,環比下滑7%)和組件均價的下跌(環比下跌13%;其中,系統業務的組件ASP下跌27%,組件銷售業務的組件ASP下跌12%)。毛利率15.4%,同比下降30.4%,環比下降5.5%。
面對當前困境,First Solar提出了“五年計劃”,個人認為可以歸納為兩部分:
1)利用是研發投入和技術優勢來實現組件效率路線圖,從而建立光伏系統的成本優勢:
計劃五年內,將商業化產品的平均轉化率提升至15.0%,從而使系統總成本降至1.15-1.20美元/瓦。對應的平準化電力成本為0.10-0.14美元/度,這足以引發新的需求和進一步開拓新興市場。
2)憑借上面我們提到的競爭優勢,First Solar計劃通過完成三方面的工作(見下圖,提供均衡的產品價格、可靠預測電力產量、電網友好的并入方式)來獲取新興市場,如沙特阿拉伯、印度、巴西、南非、卡塔爾、土耳其、墨西哥、印尼、馬來西亞等。
First Solar目前有待建/在建項目2.688GW,主要分布在美國本土、加拿大安大略省,少量分布在澳大利亞、印度。
First Solar “五年計劃”的主要財務目標是,到2016年:
——平準化電力成本(LCOE)降至0.10-0.14美元/度;
——系統造價1.40-1.60美元/瓦;
——組件年出貨量2.6-3.0GW,以新興市場為主(管理層預計,2016年全球新增總容量在37-40GW);
——毛利率15%-20%;
——運營利潤率 8%-12%,G&A費用在運營費用中的占比降至一半以下;
——投入資本回報率(ROIC)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