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市場傳言,太陽能矽晶圓廠綠能(3519)將關閉旗下太陽能薄膜廠一事,綠能聲明,綠能薄膜事業仍有發展空間,并與國外合作薄膜專案,但仍需待市場成熟,因此在薄膜產品需求相對較低時期,將員工內部轉調,為照顧員工的妥當措施。
綠能主管表示,公司薄膜單月營收約2000萬元,相對于公司月營收10億元來看,其占營收比重才2%,故對綠能營收影響度相當低。
另外,綠能原本薄膜廠員工約100人,考量到資源配置,將約半數的薄膜廠員工轉去生產目前訂單狀況良好的太陽能矽晶圓,既可將薄膜廠人員做有效安排,也不需要另外招募員工以因應矽晶圓生產所需,算是最具成本效益,也可照顧到員工的方式。
而綠能股價受到市場傳出薄膜廠將關廠的傳言沖擊,在太陽能族群一片強勢之際,綠能今(22)日股價一度觸及跌停26.35元的價位;但事實上,薄膜太陽能與成本急速下降的矽晶太陽能相比,優勢差距已愈來愈遠,4月初時,全球薄膜太陽能廠龍頭First Solar宣布將關閉德國法蘭克福的制造廠,以及將無限期閑置馬來西亞Kulim的四條生產線,將造成裁減30%的員工,相當于裁員2000人,股價還應聲大漲11%的水準。
綠能主管表示,公司薄膜單月營收約2000萬元,相對于公司月營收10億元來看,其占營收比重才2%,故對綠能營收影響度相當低。
另外,綠能原本薄膜廠員工約100人,考量到資源配置,將約半數的薄膜廠員工轉去生產目前訂單狀況良好的太陽能矽晶圓,既可將薄膜廠人員做有效安排,也不需要另外招募員工以因應矽晶圓生產所需,算是最具成本效益,也可照顧到員工的方式。
而綠能股價受到市場傳出薄膜廠將關廠的傳言沖擊,在太陽能族群一片強勢之際,綠能今(22)日股價一度觸及跌停26.35元的價位;但事實上,薄膜太陽能與成本急速下降的矽晶太陽能相比,優勢差距已愈來愈遠,4月初時,全球薄膜太陽能廠龍頭First Solar宣布將關閉德國法蘭克福的制造廠,以及將無限期閑置馬來西亞Kulim的四條生產線,將造成裁減30%的員工,相當于裁員2000人,股價還應聲大漲11%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