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高純多晶硅市場呈現嚴重供不應求的緊張態勢,光伏太陽能產業許多下游企業飽嘗多晶硅短缺之苦。太陽能級多晶硅現貨價格自2005年從55美元公斤開始節節攀升,在2006年到達200美元以上,至2007年12月市場現貨價格甚至達到400美元公斤,至今散貨市場價格仍維持在300美元以上。
行業暴利引發了大煉多晶硅的投資熱潮。馳昂咨詢(Sinotes)近期的一份跟蹤研究顯示,截至2008年5月,中國共有34家廠商開工建設高純多晶硅提純項目(生產純度為6N以上的多晶硅,設計產能不小于300噸年),其中東汽峨嵋、新光硅業、洛陽中硅、江蘇中能等四家企業已經擁有批量生產能力,在建生產項目共37個,完全達產后產能總和為6.8萬噸,項目大多數在08、09年進入試生產。
更令人吃驚的是,這些廠商已經公布的遠期生產規劃之和已經超過了17萬噸,規劃中大多數產能將在2012年前實現。這還不算另外16家已經備案或正在籌備開工的企業,以及棱光實業、桑杏硅業等一批年生產能力幾十噸的企業。
一哄而上的多晶硅生產項目,不禁引起了我們的許多思考。
一本萬利還是刻舟求劍?
高純多晶硅原料的主要供應廠商為7家國際大廠,他們對于太陽能光伏應用前景的歷史判斷,以及大規模擴產的所需要的時間周期,導致短期內高純多晶硅供不應求,價格不斷上漲。但現在國際大廠已經紛紛在擴產,并且不斷有新的擴產計劃公布,還有另外FSU(俄羅斯)、Elken(挪威)等13個新的大型企業加入生產陣營,馳昂咨詢預計多晶硅供需將在2010年達到基本平衡,甚至在2012年之前有供應過剩的可能。
國外大型多晶硅企業經過很長時間的運行,工藝成熟,技術先進,積累了很多生產經驗,其產品成本大多在25-30美元公斤。而國內廠商雖然在控制系統、自動化程度等設備上相差不多,但核心技術,如還原、氫化、回收等工藝都還有較大差距。再加上比較高的電價(大多數在0.3元-0.5元kWh區間)和高耗電水平,其產品成本約超過60美元公斤。和國外大廠相比,國內廠商不具備成本優勢。
目前多晶硅的高售價掩藏了很多技術和資源上的問題,而一旦供需矛盾緩和,價格降下來,很多問題就會暴露出來。倘若在2011-2012年,國內大多數在建項目達產之時,高純多晶硅價格降到60美元公斤甚至更低的水平,那將會是一番什么樣的景象?
改良西門子法還是物理法提純?
在生產高純多晶硅的技術方面,目前多種生產工藝路線并存,國際上多晶硅生產主要的傳統工藝有改良西門子法、硅烷法和流化床法。
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技術是改良西門子法,約有70-80%的多晶硅項目采用改良西門子法。該方法通過采用大型還原爐,降低了單位產品能耗,采用SiCl4氫化和尾氣干法回收工藝,降低了原輔材料的消耗。
根據馳昂咨詢公司的統計,國內在建和已經運行的44個較大型項目中,有40個采用的是改良西門子法,其技術大多數來源于峨嵋半導體廠、洛陽中硅,其次來自俄羅斯,少量來自歐美。另外4個在建項目則采用“物理法”提純技術(對冶金級的硅進行造渣、精煉、酸洗等方式,將雜質去除,硅不參加化學反應),另外還有一批原先生產金屬硅的企業,目前也在嘗試通過物理法提純多晶硅。
河南南陽的迅天宇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湖南益陽的晶鑫新能源科技實業公司是物理法路線的領先廠商,迅天宇公司在2007年被評為“河南省科技創新50強企業”第一名,同年國家發改委曾資助迅天宇公司2000萬元人民幣,IDGVC也投資了該公司。迅天宇公司聲稱,其技術與西門子化學法相比,電耗可減少23,水耗減少910,生產成本降低56,而且幾乎沒有污染。
如果物理法大規模提純多晶硅獲得成功,那么無疑將會改寫硅材料的產業格局,早先采用化學法生產多晶硅的企業都將排著隊倒閉。但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沒有一個工廠是一直沿用物理法進行生產的。目前國外廠商比較先進的物理法提純技術(Hemlock),做出來的硅也只能作為摻和料加到化學法硅里面去,而且摻和比例很小。有一種普遍意見認為,物理法提純多晶硅就好比是“永動機”、“水變油”,是緣木求魚。但從事物理法提純的廠商和科研人員卻認定它是解決硅材料難題的終極方案。
我們拭目以待物理法提純的新進展,讓事實來說話吧!
如遇本文系為網絡轉載到本站發表,圖片或文章有版權問題的請聯系客服確認后會立即刪除文章。
如遇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結束END--
有問題投稿請發送至: 郵箱/news@21xny.com QQ/35845245
本文標題: 大煉多晶硅 一本萬利還是刻舟求劍
本文鏈接: http://www.hutangcun.com/news/show-2686.html (轉載時請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