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佑
利潤超高且競爭尚未展開,是太陽能的細分產業――多晶硅生產目前的狀況。
展望未來,該產業在華的投資規模已超過千億元。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下稱“LDK”)董事長彭小峰日前就表示,現在投資多晶硅,可能已經錯過了良機。他提醒新的競爭對手,要考慮到技術(包括生產成本)、市場及資金的供應情況,再作決策。
LDK正在籌建1.5萬噸的多晶硅生產基地,第一階段6000噸產能的建設和設備安裝將會在2008年年底前完成。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貴輝曾指出,目前在建的硅材料項目近50個,建設規模超過10萬噸,總投資超1000億元。
硅礦―硅片―電池―組件構成了太陽能晶體硅制造的產業鏈。LDK作為一家硅片生產企業,向多晶硅這一上游產業鏈的延伸顯然即將收獲。但在更多資本角逐多晶硅市場的同時,彭小峰卻并沒有喝彩。
多晶硅價格暴漲且利潤巨大,是這幾年國內企業紛紛注資的原因之一。中投證券預計,新光硅業一期1260噸的多晶硅產品出廠后,今明兩年的收入分別是19.4億元和20.4億元,其凈利潤可達到10.7億元和9.2億元,凈利潤率是55%和45%。
面對誘惑巨大的多晶硅產業,彭小峰提醒新入者需要冷靜,“投資人首先要回答清楚三個問題:技術、市場以及資金來源。現在,很多公司還回答不清楚這些問題,就盲目介入這個產業。”
“越往上游,技術的壁壘也就越高。”彭小峰稱,自己公司在數年前已經向海外公司購買了一套完整的技術,因此目前該問題已得到了解決。
說及技術,牽出的另一個關鍵詞便是“經濟成本”。
“現在,我們看到很多的300噸的多晶硅項目。以前,電子級多晶硅3000噸確實是一個經濟型規模,現在至少1萬噸才是一個好的經濟規模。”
彭小峰所說的“經濟規模”,實際是指目前幾種多晶硅的制造成本。最普遍的西門子法,每千克的產品制造成本在25~35美元,冶金法則更低到5~15美元。
之所以力推經濟成本降低,一方面是因為一旦控制了生產成本,產品的銷售價格也可以穩定下來;另一方面,太陽能發電也直接可以與風電產業形成競爭。
第三個問題便是資金,“LDK通過融資,加上4億美元的發債,公司可以確保投資額到位,現在獲得的資金遠超12億美元的多晶硅項目投資額。”
他認為,盡管國內有上百家公司已經在準備或者著手做這一項目,但以上三個問題,并不是所有公司都回答得上來,“所以現在很多公司是在盲目地做,這讓人有點擔心。”
“兩年前這個產業是很好的。但當你看到一個行業都有錢賺的時候,往往應該離開。”彭小峰說,自己在2002年開始調研該市場,后來逐步計劃進入硅片領域,而在硅片形成規模之后,LDK籌劃起多晶硅生產,“我們真正投入的時間都較早,并不是現在才開始做多晶硅計劃的。”
Related相關
薄膜電池與晶體硅各有市場
是發展多晶硅還是薄膜,太陽能電池面臨著兩種不同的發展路徑,到底哪種是未來的發展方向?LDK董事長彭小峰表示,市場對于兩種產品的認知存在著誤區,兩者可以同時存在,并互相補充。
所謂“薄膜”電池,就是包括非晶體硅和化合物半導體電池的兩種產品。據歐洲能源協會預測,2010年薄膜電池有望占光伏安裝總量的20%。
“從廣義上說,上述兩種電池好像是有競爭的,其實并非如此。比如水和蘋果汁,各自有不同的市場。對薄膜而言,最廣泛的應用是集中在幕墻,晶體硅則主要用于屋頂。”彭小峰舉例說明。晶體硅的發電效率在12%到15%之間,而薄膜電池因為適用產品種類的不同,轉換效率低的為6%,高到能達到22%。
現在,包括無錫尚德在內的多家光伏電池廠家都在增建薄膜電池線。但根據東北證券的數據,目前全球90%以上的市場被晶體硅電池壟斷,薄膜電池的比例在10%之內。
“不可否認,未來十年光伏電池仍是晶體硅的市場,它至少能占有70%到80%的份額,而薄膜電池從不足5%的份額,可能會增長到超過10%。”彭小峰稱。
利潤超高且競爭尚未展開,是太陽能的細分產業――多晶硅生產目前的狀況。
展望未來,該產業在華的投資規模已超過千億元。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下稱“LDK”)董事長彭小峰日前就表示,現在投資多晶硅,可能已經錯過了良機。他提醒新的競爭對手,要考慮到技術(包括生產成本)、市場及資金的供應情況,再作決策。
LDK正在籌建1.5萬噸的多晶硅生產基地,第一階段6000噸產能的建設和設備安裝將會在2008年年底前完成。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貴輝曾指出,目前在建的硅材料項目近50個,建設規模超過10萬噸,總投資超1000億元。
硅礦―硅片―電池―組件構成了太陽能晶體硅制造的產業鏈。LDK作為一家硅片生產企業,向多晶硅這一上游產業鏈的延伸顯然即將收獲。但在更多資本角逐多晶硅市場的同時,彭小峰卻并沒有喝彩。
多晶硅價格暴漲且利潤巨大,是這幾年國內企業紛紛注資的原因之一。中投證券預計,新光硅業一期1260噸的多晶硅產品出廠后,今明兩年的收入分別是19.4億元和20.4億元,其凈利潤可達到10.7億元和9.2億元,凈利潤率是55%和45%。
面對誘惑巨大的多晶硅產業,彭小峰提醒新入者需要冷靜,“投資人首先要回答清楚三個問題:技術、市場以及資金來源。現在,很多公司還回答不清楚這些問題,就盲目介入這個產業。”
“越往上游,技術的壁壘也就越高。”彭小峰稱,自己公司在數年前已經向海外公司購買了一套完整的技術,因此目前該問題已得到了解決。
說及技術,牽出的另一個關鍵詞便是“經濟成本”。
“現在,我們看到很多的300噸的多晶硅項目。以前,電子級多晶硅3000噸確實是一個經濟型規模,現在至少1萬噸才是一個好的經濟規模。”
彭小峰所說的“經濟規模”,實際是指目前幾種多晶硅的制造成本。最普遍的西門子法,每千克的產品制造成本在25~35美元,冶金法則更低到5~15美元。
之所以力推經濟成本降低,一方面是因為一旦控制了生產成本,產品的銷售價格也可以穩定下來;另一方面,太陽能發電也直接可以與風電產業形成競爭。
第三個問題便是資金,“LDK通過融資,加上4億美元的發債,公司可以確保投資額到位,現在獲得的資金遠超12億美元的多晶硅項目投資額。”
他認為,盡管國內有上百家公司已經在準備或者著手做這一項目,但以上三個問題,并不是所有公司都回答得上來,“所以現在很多公司是在盲目地做,這讓人有點擔心。”
“兩年前這個產業是很好的。但當你看到一個行業都有錢賺的時候,往往應該離開。”彭小峰說,自己在2002年開始調研該市場,后來逐步計劃進入硅片領域,而在硅片形成規模之后,LDK籌劃起多晶硅生產,“我們真正投入的時間都較早,并不是現在才開始做多晶硅計劃的。”
Related相關
薄膜電池與晶體硅各有市場
是發展多晶硅還是薄膜,太陽能電池面臨著兩種不同的發展路徑,到底哪種是未來的發展方向?LDK董事長彭小峰表示,市場對于兩種產品的認知存在著誤區,兩者可以同時存在,并互相補充。
所謂“薄膜”電池,就是包括非晶體硅和化合物半導體電池的兩種產品。據歐洲能源協會預測,2010年薄膜電池有望占光伏安裝總量的20%。
“從廣義上說,上述兩種電池好像是有競爭的,其實并非如此。比如水和蘋果汁,各自有不同的市場。對薄膜而言,最廣泛的應用是集中在幕墻,晶體硅則主要用于屋頂。”彭小峰舉例說明。晶體硅的發電效率在12%到15%之間,而薄膜電池因為適用產品種類的不同,轉換效率低的為6%,高到能達到22%。
現在,包括無錫尚德在內的多家光伏電池廠家都在增建薄膜電池線。但根據東北證券的數據,目前全球90%以上的市場被晶體硅電池壟斷,薄膜電池的比例在10%之內。
“不可否認,未來十年光伏電池仍是晶體硅的市場,它至少能占有70%到80%的份額,而薄膜電池從不足5%的份額,可能會增長到超過10%。”彭小峰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