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光伏發電自上世紀70年代起步,經過30多年的努力,已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在“光明工程”先導項目和“送電到鄉”工程等國家項目及世界光伏市場的有力拉動下,我國光伏發電產業迅猛發展。到2007年年底,全國光伏系統的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0萬千瓦(100MW),從事太陽能電池生產的企業達到50余家,太陽能電池生產能力達到290萬千瓦(2900MW),太陽能電池年產量突破109萬千瓦(1090MW),超過日本和歐洲,并已初步建立起從原材料生產到光伏系統建設等多個環節組成的完整產業鏈,特別是多晶硅材料生產取得了重大進展,突破了年產千噸大關,沖破了太陽能電池原材料生產的瓶頸制約,為我國光伏發電的規模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但是,總體來看,我國的光伏發電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特別是近年來,世界各國都在加大光伏發電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力度,并制定了支持和鼓勵光伏發電發展的優惠政策,使光伏發電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光伏電池的轉換效率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取得了日新月異的發展。2007年,世界光伏電池的年產量已達到400萬千瓦,累計安裝容量達到1200萬千瓦,10年間年均增長率高達40%以上。因此,我國光伏發電還需要繼續努力,在技術、產業、管理體制等多方面不斷改革創新,才能始終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成為能源工業的一支重要的生力軍。
我國幅員遼闊,太陽能資源和硅礦石資源十分豐富,并已擁有一批太陽能電池和硅材料生產的龍頭企業,具備大規模發展光伏發電的良好資源條件和產業基礎。此外,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已在光伏電站建設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形成了自己的技術隊伍,培養了大量的專業人才。目前,制約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光伏發電投資大、成本高,加之支持光伏發電的政策體系尚未形成,大型太陽能光伏并網示范項目尚未啟動,太陽能光伏應用范圍小,市場需求不足,難以滿足光伏發電產業發展的需要。
當前,我國發展光伏產業有三大瓶頸問題亟待解決。一是產業定位問題。太陽能光伏系統的能量回收周期很短,其能量產出大大高于自身能源消耗,可以提供大量清潔高效能源,因此不能簡單地將太陽能光伏產業說成是高能耗、高污染產業。二是硅材料生產有序發展問題。目前,全國在建硅材料項目近50個,建設規模超過10萬噸,投資超過1000億元。這種情況一方面有利于緩解我國硅材料短缺和價格過高問題,但另一方面,能耗指標偏高、環保尚未達標和無序發展的現象比較嚴重,應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加大技術進步和創新步伐,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三是逐步擴大國內應用市場問題。為了改變我國光伏產業過分依賴國外市場的被動局面,應進一步研究完善相關投資政策、價格政策、稅收政策,通過政策支持和項目示范,促進國內太陽能光伏技術的推廣應用,啟動國內太陽能光伏市場,引導和擴大國內需求,調整能源結構,增加能源供應,以帶動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